《食用菌栽培技术》模拟练习题通识附答案(22页).doc
《《食用菌栽培技术》模拟练习题通识附答案(2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菌栽培技术》模拟练习题通识附答案(22页).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食用菌栽培技术模拟练习题通识附答案-第 22 页浙江师范大学食用菌栽培技术模拟卷通识(2011.03.25)一、名词解释1.食用菌:食用菌俗称菇或蕈,是一类可供食用的真菌的总称,如蘑菇、香菇、平菇、金针菇等。2.组织分离法:指通过菇体组织分离纯种的方法。 具体步骤:选择种菇表面消毒(75%酒精或0.1%升汞)撕成两半取菌柄菌盖交界处小块菌肉移入PDA培养观察转管纯种。3.菌丝体:许多菌丝相互交错成的网状物。4.巴氏消毒法:采用6070的温度处理1530min的消毒方法。如双孢蘑菇培养料在后发酵期间,为进一步消灭病虫杂菌,就采用巴氏消毒法,一般是在6062下,保持47h。5.恒温结实型:结实温
2、度保持恒定不变可以形成子实体。如白蘑菇、黑木耳、草菇、猴头、灵芝等。6.变温结实型:结实温度保持恒定不变,不能形成子实体,只有变温才能结实。如香菇、平菇、金针菇等,一般用810温差的低温刺激。7.孢子印:指成熟伞菌在静止的空气中释放孢子时,其沉积物所形成的图纹。8.子实体原基:双核菌丝大量增殖后,在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适宜时,形成火柴状状的扭结团。9.食用菌的子实体:由已分化的菌丝体组成,能产生孢子的菌体或菇体。可供人们食用。10.食用菌遗传标记:能反映不同基因型个体遗传差异并稳定易辨的性状特征。11.单倍体阶段:从减数分裂开始,经过担孢子,担孢子萌发成单核菌丝,直到单核菌丝进行质配以前的阶段
3、。12.食用菌菌根:食用菌的菌丝能和高等植物的根系生长在一起,形成互供养分的共生体。13.菌肉:菌盖表皮下面的松软部分。结构、厚薄、质地、颜色、味道等多样化。14.次生被果型:最初子实层的形成是外生的,裸果型的,随后幼小菌盖的边缘向菌柄内侧弯曲或幼菇菌柄上部向外扩展,子实层被包围,形似被果型但担子果成熟时,菌柄伸长,子实层又外露的担子果的发育类型。15.双因子异宗配合:交配型由两个具有复等位的、互不连锁的A和B因子所控制,该种菌的担子减数分裂后形成的担孢子分成A1B1、A1B2、A2B1、A2B2四种不同的交配型,只有A和B两个因子都不相同的单核菌丝间的交配,才能完成有性生活史。16.食用菌育
4、种:是一门研究选育食用菌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17.食用菌营养缺陷型:对某种维生素不能自给的食用菌(或菌株)。18.布勒现象:同种菌株间其单核菌株会被双核菌株双核化的交配现象。19.二极性异宗配合:交配由一个具有复等位基因的A因子所控制,进行减数分裂后形成A1:A2=1:1的性孢子,其中只有A1和A2之间形成的单核菌丝结合形成的双核菌丝才能完成有性生活史。20.世代交替:在食用菌生活史中单倍体的有性世代和双倍体的无性世代交替循环的现象。8.食用菌生长: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同化作用超过异化作用,细胞原生质的量不断增加,即为生长。21.碳源:凡用于构成细胞物质或代谢产物中碳素来源的营养物质。
5、22.发菌:指食用菌栽培种接种后直到出菇前的所有促进菌丝生长的管理措施23.母种(一级菌种):用孢子分离或组织分离等方法培育的菌丝体称为母种。24.原种(二级菌种):把母种扩大到木屑、棉籽壳等为主的培养料上的菌种称为原种。25.子实体分化时期:指食用菌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这一时期,即原基形成时期。26.消毒:是一种杀死或清除物体表面微生物的过程。如进行食用菌组织分离时,子实体表面要用0.10 %升汞或75 %酒精进行消毒。27.防腐:抑制M生长繁殖,以达到物质不腐败和霉变的过程(如:盐渍平菇)。28.灭菌:即彻底灭菌,即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死物体中的所有微生物使物体完全无菌。29.花菇:是生
6、长在低温干燥环境中的香菇,菌盖上表皮裂开,露出白色的菌肉,状如花纹而得名。花菇是香菇的珍品,在香菇的商品流通中,花菇质优价高,很受欢迎。30.生长因子:促进食用菌子实体分化的微量营养物质,包括核苷、核苷酸,特别是环腺苷酸,有生育激素的功效。31.粪生菌:宜于在牲畜粪上或粪肥多的沃土上繁殖生长的食用菌。32.食用菌生态学:研究食用菌与其他生物种群、食用菌与生活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33.变态组织(菌组织):有些食用菌在一定生长阶段其菌丝体可形成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特殊结构,称之为变态组织。34.次生菌丝:由两条初生菌丝经过质配而形成的菌丝。35.蘑菇圈:自然界中菌丝体从一点不断地向四周辐射延伸,
7、由于中心老菌丝体死亡,周围形成的菌丝体常形成圆形,产生的子实体在地上成圆圈状生长的现象。36.人造树皮:袋料栽培香菇脱袋后,通过人工管理,菌筒由白色变为粉红色后,逐步变为棕褐色的树皮状的菌被。37.食用菌干制:是将新鲜食用菌经过自然干燥或人工干燥,使其含水量降到12%以下的加工方法。38.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指通过具有不同遗传类型的菌丝去壁后形成原生质体,这些原生质体在融合剂或电场的作用下进行融合,最终达到部分或全基因组的交换与重组,形成具有新的基因组合的新品种或类型的过程。39.质配:担孢子萌发形成单核菌丝体,具有亲和性的两性单核菌丝体的菌丝相遇时,菌丝可能发生相连,一条菌丝中的细胞质和另一条
8、菌丝的细胞质发生融合,形成具有双核的新菌丝细胞。40.杂菌:对于食用菌栽培来说,除要求培养的菌类以外的微生物。41.菌核分离法:从食用菌菌核分离培养获得纯菌丝的一种方法42.液体石蜡保藏:用矿油覆盖斜面试管保藏菌种的方法43.半熟料栽培:指培养料不经过高温灭菌,而靠堆积发酵,用巴氏消毒法杀死其中大部分不耐高温的杂菌和害虫后,再进行栽培的方法。44.菌核:真菌在生活过程中由菌丝密集而形成的块状或颗粒状的休眠体。其功能主要是:抵抗不良环境;贮存养分。45.菌索:由菌丝密集而成的绳索状的结构。其外貌与根相似,故又称根状菌索。46.同宗配合:由一个担孢子萌发的两条单核菌丝能进行结合而生育后代者,称为同
9、宗结合或自交亲和。47.异宗配合:多数食用菌的单核菌丝有性别(“”与“”菌丝)之分,同性别的菌丝间永不亲和,只有经过异性菌丝结合才能生育后代者,称为异宗结合。48.假困山:指在一定时间内把香菇菇木堆放在温湿度适宜的场所,使受伤的菌丝恢复生长的措施。49.单因子异宗配合:交配型由一个具有复等位基因控制,只有经过不同交配型的单核菌丝之间的交配才能完成有性有性生活史。50.核相交替:是食用菌生活史中单倍体核相和双倍体核相有规律出现循环的现象。51.食用菌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或化学因子处理食用菌的细胞群,促使其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其遗传性改变,然后从变异的细胞中筛选出来少数具有
10、优良新性状变异的菌株。52.食用菌的发育:食用菌细胞从生长到繁殖、结构和功能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的整个过程53.恒温结实性:有些种类的食用菌子实体分化不需变温,保持一定的恒温就能形成子实体。54.食用菌三级种:由原种扩大培养、直接用于生产的菌种55.食用菌固体培养基:以含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等各种碳源物质为主,添加适量有机氮源、无机盐等,含有一定水分呈固体状态的培养基。二、选择题1、属担子菌纲的食用菌有( A,D )。A 金针菇 B 羊肚菌 C 冬虫夏草 D 猴头2.有机锗含量特别丰富的食用菌有( B )。A 竹荪 B 灵芝 C 冬虫夏草 D 猴头3.可用于止血、消炎、止咳利咽、多用于口
11、腔手术后止血的食用菌为( A )。A 马勃 B 羊肚菌 C 冬虫夏草 D 灵芝4.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消化道疾病的食用菌为( D )。A 灵芝 B 黑木耳 C 白木耳 D 猴头5.属高温型的食用菌有( C,D )。A 大肥菇 B 白木耳 C 草菇 D 灵芝6.属中温型的食用菌有( B C D )。A 灵芝 B 黑木耳 C 白木耳 D 大肥菇7.子实体可在完全黑暗环境下生长发育的食用菌有( C )。A 金针菇 B 猴头 C 蘑菇 D 黑木耳8.已知担子菌中约( D )属于异宗配合,现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多属于此类型。 A.60% B.70% C.80% D.90%9.平菇菇房的空气湿度低于( B )时,
12、子实体生长就会停止。A.20 B.35 C.40 D.6010. 香菇子实体分化的适宜温度是( B )。A. 10 B. 15 C. 16 D.2011.食用菌制种消毒药品属于氧化剂药品的是( )。A.甲醛 B.KMnO4 C.CH3COOH D.CaOCl212.根据菌种的物理形状,可把菌种分为( )。 A.液体菌种 B.固体菌种 C.固化菌种 D.颗粒菌种13.食用菌制种一般完整的制种程序是( )。 A.原种 B.母种 C.栽培种 D.菌种14.使用子实体分离法,可以从下列哪些部位取材( )。 A.菌盖 B.菌柄 C.菌褶 D.菌肉15.属于中低温型的平菇品种有( )。 A.糙皮侧耳 B.
13、佛州侧耳 C.黄白侧耳 D.桃红侧耳16、与香灰菌伴生的食用菌有( A )。A 银耳 B 木耳 C 蘑菇 D 金针菇17.平菇栽培中,出现不出菇和大脚菇可能的原因分别为( A,D )。A C/N失调 B 温度偏低 C 温度过高 D CO2浓度过高18.培养料中加石膏、CaCO3等的作用主要有( A,B )。A 提供Ca+ B 中和有机酸 C 补充碳源 D 提供能源19.蘑菇栽培管理特点是需要( B )。A 光照 B 覆土 C 低温 D 高湿20.培养料中麸皮、米糠的主要作用有( A ,C )。 A 补充维生素 B 提供碳源 C 提供氮源 D 提供矿质元素21食用菌的孢子着生在( A )上。A
14、菌褶 B 菌盖 C 菌柄 D 菌环22、金针菇栽培中产生针尖菇的原因主要是( D )。A 营养不良 B 温度偏低 C C/N 失调 D CO2浓度过高23.厌湿性菌类高温环境耐受力差,如( D )在高湿条件下子实体发育不良。 A.银耳 B.木耳 C.平菇 D.香菇24.子实体生长阶段与菌丝生长阶段相比,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是( A )。 A.高些 B.低些 C.持平 D.以上都不对25.适合于段木栽培的食用菌要求段木的含水量在( C )左右。 A.20 B.35 C.40 D.6026. 平菇试管种在冰箱保藏的温度是(C )。A. 14 B. 10 C. 4 D. 027.菌种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15、即( ABC )。A.母种 B.原种 C.栽培种 D.孢子种28.属于多孔菌科的食用菌有( ACD )。 A.茯苓 B.干巴菌 C.猪苓 D.灰树花29.在食用菌遗传育种研究中常用的遗传标记有( )。 A.形态标记 B.生理标记 C.生化标记 D.分子标记30.下列哪些食用菌的代谢产物能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 A.香菇素 B.双孢蘑菇的酪氨酸酶 C.草菇的毒心蛋白 D.松乳菇5-鸟甘酸31.下列适合多孢子分离法的食用菌有( )。 A.双孢蘑菇 B.香菇 C.平菇 D.木耳32、珊瑚丛型猴头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A,D )。A 营养不良 B 温度偏低 C C/N 失调 D CO2浓度过高33、
16、鹿角状灵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D )。A 营养不良 B 温度偏低 C C/N 失调 D CO2浓度过高34、绝大多数食用菌有菌柄,其着生位置有:1)中央生,2)侧生和3)偏生等。蘑菇和平菇菌柄的着生位置分别为 ( A )。A 中央生和侧生 B 侧生和中央生 C 偏生和偏生 D 中央生和中央生35、生长最适pH为中性的食用菌有( A,D )。 A 草菇B 香菇C 平菇D 蘑菇36、菇体最小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食用菌为( B )。A 平菇 B 金针菇 C 蘑菇 D 灵芝37、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死物体中的所有微生物使物体完全无菌的方法( B )。A 消毒 B 灭菌 C 防腐 D 抑菌38、Fe含量
17、较多,可用于治疗小儿贫血的理想辅助食品的食用菌为( D )。A 灵芝 B 猴头 C 白木耳 D 黑木耳39、食用菌在分类上属于( B )。 A 细菌 B 真菌 C 植物 D 动物40、有独特浓郁香气,营养丰富,被称为“菜中之王”的食用菌( A )。A 香菇B 草菇C 平菇D 蘑菇41、子实体有菌环的食用菌( D )。A 香菇B 金针菇 C 平菇D 蘑菇42.公元前290年屈原离骚中:“采三秀兮山间”中的“三秀”指的是( D )。 A.猴头 B.香菇 C.松乳菇 D.灵芝 43.食用菌的菌丝( B )是有隔菌丝。 A.不 B.都 C.三分之一 D.二分之一 44.次生菌丝的本质是菌丝的( A )
18、。 A.质配 B.核配 C.有丝分裂 D.减数分裂45.发生锁状联合的食用菌有( C )。 A.双孢蘑菇 B.红菇 C.香菇 D.乳菇46.下列哪种描述指的是半被果型食用菌( D )。 A.子实层自始外露。 B.孢子果一直被包裹着,直到孢子成熟。 C.最初子实层裸露,后被包围,成熟后子实层又外露。 D.担子果自幼被封闭,孢子成熟时子实层外露。 47.食用菌繁殖的基本单位是( D )。 A.单核菌丝 B.双核菌丝 C.子实体 D.孢子48.由泡囊状菌丝构成的子实体的食用菌是( C )。 A.香菇 B.滑菇 C.松乳菇 D.双孢蘑菇49.菌托是由哪部分变化而来的( C )。 A.表皮 B.外菌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 栽培技术 模拟 练习题 通识附 答案 2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