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教案06(9页).doc
《《涉江采芙蓉》教案06(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涉江采芙蓉》教案06(9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涉江采芙蓉教案06一、 导入新课由钟嵘诗品评古诗十九首“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导入二、 文学常识古诗十九首师补充: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1、 矢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2、 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3、 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三、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自学指导:诗歌鉴赏的方法1. 读顺畅,通大意;2. 找诗眼,抓主旨;3. 找意象,品意境;4. 依景情,析手法。 四、 品读诗歌,分析鉴赏1、 读顺畅,通大意2、 找诗眼,抓主旨;(1)什么是“诗眼”?找出本诗“诗眼”并根据“诗眼”概括主旨。生了解古诗十九首,明确:l 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l 继诗经、楚辞之后的一组最重要的作品;l 前
2、承诗经和楚辞的传统,下启魏晋的风气;l 为唐宋诗歌的崛起奠定坚实的基础。l 被称为“风余”和“诗母”。l 标志着五言诗歌已经成熟。l 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l 南朝萧统合收于文选中。学生自学这首诗1、 这首诗写了什么?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主题)3、 这首诗诗人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学生用通顺的语言翻译这首诗l 渡过江去采摘荷花,生有兰草的沼地长着香草。l 采摘荷花送给谁呢?所思念的人在遥远的长道。l 回头看那故乡啊,漫长的道路无边无际又渺渺。l 感情深厚却两地分居,在愁苦忧伤中慢慢变老。 生明确: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形式有二)(2)主人公为何忧伤?“同心而离居,忧伤
3、以终老” 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有什么作用?五、课堂探究,鉴赏技巧1、关于涉江采芙蓉的抒情主人公,有人认为是男性,“涉江”者和“还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 师: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第二种观点。“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是女子推己及人的一种想像,是虚写,足见出女子对于男子的爱情有极深的信任,她从对面写起,通过想象男子回望“旧乡”徒见长路漫漫的慨叹来表达自己对男子的想念之情,这种从对面写起,想象虚写的写法在思乡怀人诗中非常普遍,被称为“对写法”。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本诗的“诗眼”是
4、“忧伤”。生思考:结尾两句诗人直抒胸臆:“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为天各一方而忧伤难遣,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生小组讨论,交流:观点一:“还顾”者就是“涉江”者,古代离乡远行的照例是男子,照这样看,便是男子在说话,是他在“还顾望旧乡”,想念他的心爱的女子,“涉江采芙蓉”的是他,“忧伤”的也只是他。如此传达出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怀人。观点二:“还顾”者就是“所思”者,不是“涉江”者,说话的人是留在“旧乡”的女子,是她在“涉江采芙蓉”,心想自己在采芳草寄给“所思”的男子;同时那位“所思”
5、的男子也在“还顾望旧乡”,起“长路漫浩浩”欲归不得之叹。把“还顾”接“所思”,作为女子推己及人的一种想像,见出女子对于男子的爱情有极深的信任,这样就衬出下文“同心”两个字不是空话,而“忧伤”的也就不仅是女子一个人。如此传达出的主题则成了女子思夫怀远。2、学习“对写法”举例说明:月 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解析】此诗是诗人在安史之乱时身陷长安时思念妻子儿女之作,原本是诗人思念妻子儿女,而诗人却采用了“对写法”。从对方落墨,想像妻子在月夜里如何对月思念自己,从而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有评论家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 芙蓉 教案 0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