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特训》加试30分特训(选择题)-加试特训6 生态平衡与环保相关应用(B) Word版含解析(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考前特训》加试30分特训(选择题)-加试特训6 生态平衡与环保相关应用(B) Word版含解析(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前特训》加试30分特训(选择题)-加试特训6 生态平衡与环保相关应用(B) Word版含解析(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前特训加试30分特训(选择题)-加试特训6生态平衡与环保相关应用(B) Word版含解析-第 5 页加试特训6生态平衡与环保相关应用(B)1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斗争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2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的食物链是甲乙丙B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C
2、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磷循环不具有全球性D提高过程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3人类在北半球生产和使用农药DDT,却在南极的磷虾体内发现了DDT。该现象可解释为()A全球的生物可看作一个大生物群落B全球的生物可看作一个大种群C人类对南极的资源进行了过度开发D磷虾特别容易吸收农药DDT4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装置,在适宜的温度、光照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可得到的结论是()甲、乙对照可验证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中含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有关甲、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乙、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中的有机质被微生物降解后,产生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甲、乙、丙对照可知,生活污水的排放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唯
3、一因素A BC D5如图为我国东亚飞蝗种群在19451961年的数量变化曲线,据图指出东亚飞蝗种群的数量变化属于()A周期波动 B非周期波动C规则波动 D不规则波动6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下图甲表示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出生率、死亡率与种群大小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图甲可知,c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将受到破坏B从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C从图乙可知,p点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从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7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
4、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如图),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4支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B4支试管内种群的增长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C试管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不同D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内的开始下降8下列关于种群数量、顶极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容纳量是指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它是不变的B形成顶极群落后,群落水平方向上表现斑块性和镶嵌性是空间异质性的表现C形成顶极群落后,净初级生产量等于0D种群数量的波动主要受温度和湿度等内源性因素调节9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前特训 考前特训加试30分特训选择题-加试特训6生态平衡与环保相关应用B Word版含解析5页 考前 加试 30 分特训 选择题 生态平衡 环保 相关 应用 Word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36724063.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