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复习资料(40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文学史复习资料(4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学史复习资料(40页).doc(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文学史复习资料-第 39 页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 一、知识点: 1、我国古代没有专门的神话集,神话材料散见于古书当中。保存材料较多的有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p.21 2、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风、雅、颂在本质上是一种音乐上的分类。p.27 3、从内容方面对诗经进行分类,可分成祭祀诗(维天之命、载芟)、颂赞诗(生民、公刘、帛系、皇矣、大明)、怨刺诗,揭露时艰、讽谕朝政的诗歌(民劳、节南山、小弁)、婚恋诗(关雎、蒹葭、月出、采葛)、征役诗,反映战争问题和军旅生活的诗(采薇、无衣)。p.34P.49 4、尚书以记言为主。p.58 5、战国策的散文艺术具有很高的成就,前人称赞它“辩丽横肆
2、”。 p.77 6、战国策有很多寓言故事,如“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狐假虎威”、“骥服盐车”、“南辕北辙”等。p.79 7、诸子百家包括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等众多的学派。p.85 8、孔子之后,与儒家学派相抗衡,在当时并称为“显学”的,是墨翟创立的墨家学派。p.91 9、墨子的中心思想是兼爱、非攻。墨子显露出由语录体向成熟的论说文过渡的痕迹。墨家还提出以“三表”做为立言的标准,“三表”又称“三法”。p.92 10、老子一书共八十一章。p.94 11、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晚年和弟子万章等人编撰了孟子一书,全书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
3、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前提下。p.98p.99 12、庄子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p.105 13、荀子共有三十二篇,系汉代刘向编定。荀子主张“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 p.117 14、荀子有成相和赋篇两篇韵文。清代卢文弓召(cho)称成相为“后世弹词之祖”。P.120 15、韩非的主张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的寓言有“守株待兔”、“郑人买履”。p.121p.124 16、吕氏春秋以道家黄老学派的观点为主流。p.1
4、25 17、李斯的名篇是谏逐客书。p.126 18、屈原的作品共二十三篇,包括离骚、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天问、招魂。p.133 19、宋玉的作品在楚辞章句中载有招魂、九辩两篇,后人确信为宋玉作品的是九辩。p.164 20、风赋、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神女赋、对楚王问等作品很有特色。p.166 21、汉赋分为骚体赋和散体大赋。骚体赋上与屈原一脉相承。首倡者是汉初的贾谊,代表作是吊屈原赋和服鸟赋。还有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东汉后期有张衡的归田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p.188p.189 22、司马相如还有大人赋、哀二世赋。散文有谕巴蜀檄、难蜀父老、谏猎疏、封禅文。p.196
5、 23、杨雄写有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还写过骚体的太玄赋、逐贫赋和反离骚。p.199p.200 24、张衡的归田赋与西汉初期的骚体赋仍一脉相承,但从思想和文章的体制上又有许多变化,它是魏晋以后大行于世的所谓“抒情小赋”的先驱。这类赋还有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祢衡的鹦鹉赋,王粲的登楼赋。p.204 25、贾谊的政论散文主要有治安策、过秦论、论积贮疏。p.207 26、晁错的政论散文主要有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贤良文学对策、言兵事疏、论削藩疏。p.210 27、梅乘的散文仅存一篇谏吴王书。p.211 28、邹阳的散文有上吴王书、狱中上梁王书。p.212 29、董仲舒的散文有举贤良对策三篇。p.214
6、 30、东方朔的散文有应诏上书、谏起上林苑疏、答客难、非有先生论p.217 31、杨恽报孙会宗书。p.220 32、刘向的奏议最著名的是谏营延陵过侈疏。p.222 33、杨雄的散文有单篇散文解嘲和法言中的一些段落。p.224 34、刘歆的散文有移书太常博士。p.226 35、东汉前期的论说文作家主要有桓谭、王充、冯衍、马援等,最重要的是王充。东汉中后期的论说文作家有李固、王符、仲长统等。王充论衡;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李固遗黄琼书;王符潜夫论;仲长统昌言。p.228p.238 36、史记的原名叫太史公书,称此书为史记是东汉后期以后的事。此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它的
7、记事上起轩辕皇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其中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本纪”是以历朝帝王的顺序年代为纲的历史大事纪,是一种编年史的摘要;“世家”是有爵位封地世代相传的家族的历史,写的是春秋战国时代所存在的各个诸侯国和汉代帝王所封的王侯;“列传”是一些有才干、有作为,卓荦不群,能不失时机地建立功业,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人物的传记;“书”是有关经济、军事、水利、祭祀,以及礼、乐方面的制度史;“表”是把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谱列成表格,以使人一目了然。史记的内容广泛,艺术高超,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和文学杰作,而且还有着丰富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医学、天文学、地理学等许多学科、
8、许多领域的内容。以至于使得我们今天不论研究哪个部门的学问,仿佛都不能抛开史记而不顾。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史记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p.246 37、班固说史记“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鲁迅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p.246 38、史记的创作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p.247 39、汉书先后由四个人共同写成:班彪、班固、班昭、马续,包括十二篇纪,八篇表,十篇志,七十篇传,共一百篇,记事上起高祖元年,下至王莽地皇四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p.275 40、吴越春秋的作者是赵晔。p.288 41、东汉马第伯的封禅仪记可称之为游记文学的始祖。p.
9、293 42、乐府机关的职能,一是写词配曲,演习排练;另一方面就是组织人到各地去采集民间歌谣,“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p.297 43、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末期徐陵编的玉台新咏。题下有个小序说,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p.305 44、汉代楚歌有项羽垓下歌、刘邦大风歌、戚夫人戚夫人歌、刘彻秋风辞及瓠子歌二首、梁鸿(东汉)五噫歌、张衡四愁诗(已经是一首比较整齐而有韵味的七言诗了)。p.312p.316 45、班固写过一首咏史,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有案可查的文人五言诗。从此以后,张衡写过同声歌,秦嘉写过赠妇诗,宋子侯写过五言乐府董娇娆,辛延年写过五言乐府羽林郎。p.
10、317 46、建安时期文学创作的主力和代表,是“三曹”、“七子”和女诗人蔡琰。p.22(二) 47、“七子”指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p.24(二)、 48、曹操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风气。曹操诗、文俱佳,散文形式自由,作风清峻通脱。p25(二) 49、曹操不愧为建安文学的核心人物,其诗文都有开一代风气之功劳。其以乐府古题写时事,不仅开创了乐府诗歌创作的新风,而且为后世诗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他于五言腾踊的时代,又使四言诗重放光彩,对嵇康、陶渊明、韩愈等人的四言
11、诗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p.28(二) 50、曹丕的燕歌行用代言体,全诗均用七言,句句押韵,一韵到底,在中国七言诗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曹丕也擅长散文及辞赋。其典论一书中的论文长于议论。其名作有与吴质书、又与吴质书。p.29(二) 51、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五言诗的作家,钟嵘称他“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曹植把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完全成熟。钟嵘称之为“建安之杰”。洛神赋为其名作。另有与吴季重书、与杨德祖书、求自试表。p.33(二) 52、孔融的散文有论盛孝章书、荐祢衡表。刘勰称王粲为“七子之冠冕”,其七哀诗三首最为有名,其辞赋登楼赋最负盛名。陈琳有饮马长城窟
12、行。阮瑀有驾出北郭门行。刘桢的赠从弟三首写得最好。徐干著有中论。p.34p.37(二) 53、祢衡有吊张衡赋、鹦鹉赋。诸葛亮有出师表。p.39(二) 54、正始文学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竹林七贤”。p.44(二) 55、钟嵘评阮籍的诗“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阮籍是建安以来第一个全力作五言诗的人。p.47(二) 56、嵇康的代表作是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和幽愤诗。文章有太师箴。其与山巨源绝交书一文中,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刘勰说嵇康之文“兴高而采烈”,“师心以遣论”。p.48p.50(二) 57、太康年间的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名噪一时。p.51(二) 58、潘岳“善为哀诔之文”。
13、p.53(二) 59、陆机被钟嵘奉为“太康之英”。其骈文有吊魏武帝文、叹逝赋序、豪士赋序。论文有文赋。p.54(二) 60、左思的代表作是咏史八首。p.55(二)左思的辞赋,名气最大的是三都赋,洛阳纸贵。P.57(二) 61、郭璞工诗善赋。其诗今存二十余首,游仙诗十四首为其代表作。P.59(二)钟嵘认为其诗“文体相辉,彪炳可玩”,“词多慷慨,乖远玄宗”,“乃是坎壈咏怀,非列仙之趣也”。p.60(二) 62、东晋的玄言诗人有孙绰、许询、桓温、庾亮、支遁等,而以孙、许为代表。p.62(二) 63、陶渊明的三篇辞赋,闲情赋仿张衡定情赋、蔡邕静情赋等而作。感士不遇赋仿董仲舒、司马迁同题之作。其辞赋中最
14、为出色的是归去来兮辞。陶渊明的散文有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p.72p.74(二) 64、南朝诗歌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刘宋时期山水诗的代表作家是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世称“元嘉三大家”。齐及梁初为“永明体”形成和繁荣时期,代表作家是沈约、谢朓等。梁中叶至陈为“宫体诗”兴盛时期,代表作家是萧纲、萧绎、徐摛、徐陵、庾肩吾、庾信。p.78(二) 65、鲍照的代表作是拟行路难。钟嵘称鲍照“才秀人微”。其风格豪放俊逸,杜甫说:“俊逸鲍参军”。p.84(二) 66、沈约提出了“文章当从三易”的著名论点。p.87(二) 67、谢朓的创作主张是“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 p.89(二) 68、萧纲提出“立身先须谨
15、慎,文章且须放荡”。 萧纲与其弟梁元帝萧绎和徐摛、庾肩吾等宫廷文人大煽宫体诗风,人们遂称这种形式讲究的艳体诗风为“徐庾体”。 p. 91 69、鲍照是宋代的骈文高手,其名作是登大雷岸与妹书。齐梁时期的骈文也不乏优秀之作,如孔稚珪的北山移文、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宋元思书、丘迟的与陈伯之书。p. 95(二) 70、徐陵是梁陈时期著名的骈文作家,玉台新咏序为其代表作。p. 96(二) 71、宋代的辞赋作家首推鲍照,以芜城赋最负盛名。p. 96(二) 72、谢惠连和谢庄也是宋代知名的赋作家。谢惠连以雪赋最著名,谢庄以月赋最著名。p. 96(二) 73、江淹赋今存二十八篇,而最为世人所传诵者,是
16、别赋和恨赋。p. 97(二) 74、北魏末至北齐时期,北朝出现了几位比较正统的诗文作家,其中声名较著者有温子升、邢邵和魏收,号称北地三才。P.100(二)75、杜甫说:“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庾信以拟咏怀二十七首为代表。庾信的抒情小赋有枯树赋、竹杖赋、伤心赋、小园赋等,均为传诵名作,而哀江南赋则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赋作。庾信又是一位骈文大家,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哀江南赋序。庾信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继往开来,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P.102p.104(二) 76、自齐梁之后,南朝散文日衰,而北朝却出现了几部别开生面的散文名著:颜之推颜氏家训、郦道
17、元水经注、杨炫之洛阳伽蓝记。P.105(二) 77、南朝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郭茂倩乐府诗集中,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一是吴声歌曲,二是神弦曲,三是西曲歌。南朝民歌中最杰出的代表作是抒情长诗西洲曲。P.109p.111 78、中国古代小说的源头,可追溯到远古的神话和传说。P.115(二) 79、志怪小说以干宝的搜神记成就最高,其中较著名的有东海孝妇、干将莫邪、韩凭夫妇。其他志怪小说还有王嘉的拾遗记,托名曹丕的列异传,张华的博物志等。P.117p.119(二) 80、以记录人物轶闻琐事为主的轶事小说在魏晋南北朝也颇盛行,今存比较完整的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它是这一时期轶事小说的代表作。P.119(二) 8
18、1、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最早的一篇文学理论批评专著,他把文章看作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他明确提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的观点,还提出“文以气为主”的观点。P.123(二) 82、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P.123(二) 83、南北朝时期,随着文学意识的明确和作家对作品艺术性的自觉追求,“文”“笔”之说流行。P.124(二) 84、文心雕龙共五十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大部分。P.126(二) 85、诗品是我国第一部论诗的著作,所论的范围主要是五言诗。钟嵘对诗歌创作的一些重要问题,如诗的“滋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P.
19、128p.129(二) 86、隋唐之际独树一帜的诗人当属王绩。p.151(二) 87、沈宋的成就主要是使律诗进一步定型规范化。p.156(二) 88、“文章四友”是指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其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杜审言最擅长五律,诗薮称他为初盛唐五律之冠。p.157(二) 89、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诗、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杨炯从军行,卢照邻行路难,骆宾王从军行,在狱咏蝉,代李敬业讨武氏檄。 90、陈子昂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地位,首先在于他比四杰更明确地批判了齐梁之风,为唐代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他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明确批判了六朝以来“采丽竞繁”,“逶迤颓靡”的不良文风,而
20、且大力提倡汉魏与正始之音,并准确地概括出他们最主要特色:“风骨”与“兴寄”。陈子昂一开始即指出:“文章道弊,五百年矣”,非常准确地抓住了文学发展史的问题,这就比四杰等人只一味提倡诗经,甚至连屈宋、枚马、曹王都一律加以否定要切实得多。陈子昂的感遇三十八首是模仿阮籍咏怀八十二首的。和郭璞的游仙诗十四首,鲍照的拟行路难十八首,庾信的拟咏怀二十七首,以及后来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一起,构成一个言志抒情的系列(除鲍照皆五言)。p.163p.164(二) 91、盛唐诗歌最重要的有两派,一是山水田园诗派,二是边塞诗派。前者重要的作家有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綦毋潜、丘为等,后
21、者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崔颢、李欣等。p.168(二) 92、苏轼称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作品主要有山居秋暝、汉江临泛、鹿柴、辛夷坞、观猎、相思、送元二使安西等。p.170p.175(二) 93、孟浩然作品主要有归故园作、过故人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春晓等。p.175p.178(二) 94、高适边塞诗的最大特色和最高成就在于思想深刻,触及到深层次的社会内容,现实意义比岑参诗更强烈。代表作有燕歌行、封丘县、别董大等。王昌龄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闺怨、芙蓉楼送辛渐等。王之涣代表作有凉州词、登鹳雀楼等。李欣代表作有古意、古从军行。崔颢代表作有黄鹤楼、赠王威古。p.187p.19
22、3(二) 95、浪漫主义是李白诗歌最突出、成就最高的特点。清新自然是李白诗的重要风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除律诗稍欠外(五律好),各体皆工。从四言的诗经体,到屈赋的“骚体”,到汉魏六朝盛行的乐府体、五七言古体、歌行体,再到初唐以来流行的绝句体、律体,李白都有不少佳作,其中以乐府体、七言歌行体和绝句体成就最高。除屈原外,李白对前代诗人还有广泛师法。他盛赞“蓬莱文章建安骨”,他“一生低首谢宣城” ,杜甫 更以“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称赞他的诗风。p.204p.212(二) 96、杜甫诗达到了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最高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具体表现有二:一是关切祖国命运,最全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文学史 复习资料 4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