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位数与众数 教学设计(7页).doc
《中位数与众数 教学设计(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位数与众数 教学设计(7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位数与众数 教学设计-第 6 页教案:中位数与众数教材来源: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内容来源: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 第二节标题:中位数与众数课时:1课时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设计者:张金金/郑州市郑东新区龙翔初级中学一、 目标确定依据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掌握中位数、众数等数据代表的概念,能根据所给信息求出相应的数据代表。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一组数据做出自己的判断。学情分析:经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能利用平均数解决实
2、际问题。学生在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学习活动中,解决了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获得了从事统计活动所必须的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初步形成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教材分析本节进一步学习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另外两个量中位数和众数。教科书首先设计了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中感受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这样既巩固了平均数的概念,又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感受到学习中位数与众数的必要性,十分自然的引出中位数与众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在通过“做一做”进行巩固练习;最后通过对有关概念的辨析,让学生感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各自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初步具备
3、根据问题背景选择合适的量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能力。二、学习目标:.能说出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2.能准确说一组具体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结合具体情境,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对数据作出自己的正确评判。二、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合作探究;第三环节:运用提高;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布置作业。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内容: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们经常要求一些信息“用数据说话”,所以对数据作出恰当的评判是很重要的。下面请看一例:某次数学考试,小英得了79分。全班共30人,其他同
4、学的成绩为1个100分,5个90分,20个80分,1个61分,1个30分,1个20分。小英计算出全班的平均分为78分,所以小英告诉妈妈说,自己这次数学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上水平”。小英对妈妈说的情况属实吗?你对此有何看法?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作出评判:平均数是我们常用的一个数据代表,但是在这里,利用平均数把倒数第四的成绩说成处于班级的“中上水平”显然是不属实的。原因是全班的平均分受到了两个极端数据30分和20分的影响,利用平均数反应问题就出现了偏差。怎样说明这个问题呢?我们需要学习新的数据代表中位数与众数。目的:一、复习平均数的概念与计算,同时说明有些数据信息仅仅知道平均数是不够的,从而为引入新的
5、数据代表奠定基础。二、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一种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引起学生对“平均水平”的认知冲突。第二环节:合作探究内容:应聘者小王到某公司应聘,经理说:我公司员工收入很高,月平均工资为2700元。小王就很高兴的进入这家公司,但是几天后,他发现身边的同事没有一个人工资达到2700元,他就去找经理,经理递给他一张公司员工工资单: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如下: 员 工经理副经理职员A职员B职员C职员D职员E职员F杂工G月工资/元700044002400200019001800180018001200职员C说:我的工资是1900元,在公司算中等收入。职员D说:我们好几个人工资都是1800元。一位应聘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位数与众数 教学设计7页 中位数 众数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