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上:第20课《湖心亭看雪》原创测试题(含答案)(5页).doc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20课《湖心亭看雪》原创测试题(含答案)(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八年级上:第20课《湖心亭看雪》原创测试题(含答案)(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版】八年级上:第20课湖心亭看雪原创测试题(含答案)-第 5 页20湖心亭看雪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崇祯(zhn)拏(n)更定(gng)毳衣(cu) 雾凇(sng) 沆砀(hng dng)一芥(ji) 铺毡(zhn)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更定矣 (止,停)(2)湖中人鸟声俱绝 (消失)(3)余拏一小船 (撑)(4)拥毳衣炉火 (细毛皮衣)(5)雾凇沆砀 (白气弥漫的样子)(6)焉得更有此人 (哪能)(7)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酒杯)(8)及下船 (等到)3下面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A湖中人/鸟声俱绝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D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4仿照示例,写出含有下列加点词的成语,且成语中该词与加点词意义相同。示例: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1)湖中人鸟声俱绝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2)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人声鼎沸)(3)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4)惟长堤一痕 (唯命是从)5根据提示默写句子。(1)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使人想起柳宗元江雪中的名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3)本文描写了西湖美景,其他描写西湖的诗句还有很多,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苏轼笔下雨后的西湖;“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
3、没马蹄”,这是白居易眼中初春的西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杨万里心中夏日的西湖。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这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只小船,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2)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到了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人铺着毡席面对面坐着,一个男仆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先生一样痴的人!7八年级(三)班的同学开展了一次以“徜徉山水间,感受自然美”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环节一:赏山水之词】请从修辞
4、角度赏析下面的文字。南峰之巅,云雾缥缈,绕林缠木,陡壁峭崖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恍若人间仙岛。群山朦胧,劲松朦胧,天地朦胧。这飘逸轻灵的朦胧美,散发着摄人心魂的诱惑力,令人心驰神往。云海翻腾,变幻莫测,一会儿似一条腾飞着的巨龙,一会儿似一头呼啸着的猛虎,一会儿似一只翱翔着的苍鹰,一会儿又化身为一位翩然起舞的少女我们的心随着云雾而百般变幻,涌动起伏,完全沉浸在大自然的绚丽之中。(选自西岳游记)示例:文段运用排比的修辞,将被云雾围绕着的南峰描绘得精美绝伦;然后又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将变幻莫测的云海刻画得惟妙惟肖,神奇百变,仿佛就在我们眼前。(2)【环节二:诵山水之诗】请从你的积累中,分别写出两句完整
5、的写山水的古诗词。山:示例: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水:示例: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02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我痛饮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9“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写出了环境的幽静、空旷,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铺垫。10写赏雪,却写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这样多余吗?为什么?不多余。写湖心亭上两个金陵人对坐饮酒、作者被邀勉力喝三杯的情景,为文章开出另一境界,给人一种欣逢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版 湖心亭看雪 年级 20 湖心亭 原创 测试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