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市第三实验小学学校发展愿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密市第三实验小学学校发展愿景.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高密市第三实验小学发展愿景 1 / 18 强有力的愿景,能把师生吸引过来,实现从“我”到“我们”的转变,带领我们想去而没有去过的地方,看到最美的风景。师生会清楚,通向成功的道路不是追随,而是独辟蹊径,及众不同。 校长心语 第三实验小学诞生于2013年。学校将“绿色教育、和谐愉悦”定为办学理念,凸显“绿色教育”的办学特色,营造“和谐愉悦”的文化氛围。绿色是环保的、健康的、生态的、科学的。从深层内涵理解,“绿色教育”是崇敬生命、回归自然、尊重个性的教育,是倡导和谐共生、协作分享的教育,是促进师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科学、人文、健康、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是其五个核心要素。制定本发展愿景既为明
2、确办学方向,提升办学品位,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又为三实小每一位教师提供工作、行为准则及努力方向。第一章 发展方略学校发展最重要的不是定位,而是前进的方向。前进的方向一旦确定,就会产生共同的奋斗目标,萌发强大不竭的内动力。第一条 发展愿景1.探索“绿色文化”。就是以“绿色教育、和谐愉悦”为核心理念的校园精神和文化氛围,包括学校的显性绿色和隐性绿色。探索“绿色管理”。就是以人为本,在依法治校的前提下,实施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人文管理,以“绿色教育”的办学理念全方位引领学校管理工作。 探索“绿色德育”。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把活动体验权交给学生,构建“自主体验,教育引导”的
3、德育模式。 探索“绿色教学”。形成绿色课堂教学模式,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形式,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达成教学目标。 探索“绿色评价”。就是把师生的进步和发展作为评价的核心要素、关注师生综合素质提高。2.培养从容优雅、激情阳光、担当奉献、敬业乐群、开拓创新的新时代教师。3.培养思想纯净、思考睿智、行动敏捷、行为儒雅、处事健康的复合型学生。 4.成就绿色教育品牌,擦亮绿色教育特色。将三实小推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教育前沿。5.以绿色文化建设引领学校的发展。不断积淀学校文化内涵,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争创潍坊市绿色学校、潍坊市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
4、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将学校塑造成为一所让人难忘的温暖学校,一所值得信任的品牌学校,一所受人尊敬的卓越学校。第二条 学校文化及价值观1.绿,是生命活力之色,是万物生机的象征。“绿色”代表生命,代表希望。“绿色”即顺人、事、物本身之自然,不做违背自然之事。 2.崇尚绿色,追求纯真、健康和完美;回归自然,追求平等、高效和优质。3.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是对受教育者从能改变的地方一点点的改变,“只要变,不怕慢”。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需要耐心和耐性;慢,更需要坚持和期待。4.教育要回归生活大自然,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回归儿童的本真生活世界。5. 和谐、愉悦的绿色教育是一种
5、充满生机及活力、激情及梦想的教育,是让人时刻充满希望的教育。6. 教师成长需要有阳光的心态、坚定的信念、执著的行动、永恒的激情。7. 成长不可拔苗助长,孩子成长应遵循规律,是适合其心理发展水平、兴趣和需要的绿色生长。8. 制度性“刚”,文化质“柔”。制度是硬文化,文化是软制度。制度是在文化土壤中孕育并长大成熟的。第三条 整体策略1.坚持“文化立校”。文化是有力量的,能形成一种“文化力”,健康文化产生“正能量”。学校将让文化形成一种强大的执行力,让每个人自觉主动地工作,达到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 2.强化“文化自觉”。不断丰富绿色文化内涵,坚持用文化引领学校发展,陶冶师生情操,从“文化浸润”走向“
6、文化自觉”,创建一个集自然美、艺术美、人文美于一体的师生快乐成长的家园。3.推行“文化共赢”。以学校为主导成立“绿色教育发展联盟”,共享教育智慧。在绿色教育理念引领下实现共赢。第二章 师生导向创造教师自主发展及价值体现,学生全面发展及个性张扬的环境。让每一名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学好文化知识,明白做人的道理;让每一名教师不断提高素养,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第四条教师导向铸高尚师德,强立教之本;练过硬师功,砺执教之技;储宽厚知识,夯从教之基;锻科研之能,优施教之质,造就一支拥有爱心、积极奉献、敢于竞争、善于合作、适应时代步伐的积极向上型教师队伍。第五条学生导向拥健康心理、炼强健体魄;夯扎实基础、塑良好
7、品行;激广泛兴趣、养学习能力;锻坚强意志、培创新精神,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拥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合格公民。第三章 文化建设学校之间的软实力竞争靠文化,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靠的也是文化。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就会熏陶出什么样的教师,也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第六条文化载体内涵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载体的作用,体现育人功能,做到让每一处景点启迪智慧,每一寸空间渗透美丽。全方位构建绿色和谐校园,形成有深厚底蕴的绿色校园文化氛围。第七条景点布局诗意化。巧妙设计各景点,花草树木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合理,力争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让绿色校园恬静雅致、自然优美。第八
8、条“三风一歌”内核化。形成并内化凝练校风、学风、教风、校歌,使其人人皆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身体力行,彰显学校精神,使之成为学校教育的文化内核。第九条文化实验自主化。尝试开展学生自主创造文化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学生更多文化建设的空间和平台,让学生在亲历实验实践中主动走近文化,感受文化魅力,获取文化浸润,愉悦自我身心,促进精神和谐成长。第十条班级文化特色化。完成班级静态文化建设,并开展班级动态文化建设,探索班队管理体制的优化。教师对学校、班级的事务进行明确分工,学生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养成关心集体、他人,亲近社会的良好品质。第十一条人本文化创意化。积极构建既协调统一又充分
9、张扬个性的人本文化,以班风、学风、教风的建设来彰显隐性绿色人本文化,让教室成为学生表现自我、张扬个性、创意无限的场所,让办公室成为教师自我设计、挥洒才情、展示潜能的文化舞台。第十二条“三化”工程长期持续化。持续推进文化、亮化和绿化“三化工程”,深入挖掘和不断丰富绿色教育的内涵,增强其渗透力和感染力。第十三条制度文化人性化。打造富有人文情怀的学校制度文化,引领学生自主发展,健康成长,实现管理者及被管理者愿望的融合,使校园充满和谐。 第四章 教师发展创造一个平台,让教师尽显才华;搭建一个阶梯,让教师登高望远;激活一个机制,让教师自我完善。选择三实小,就选择了一生的责任担当!我们的誓言:我是教师,我
10、自豪;我是三实小教师,我幸福。我愿意为三实小的发展贡献我全部的智慧、情感和力量。第十四条师德建设常态化践行三实小教师“十点准则”:微笑露一点、说话轻一点、肚量大一点、亲情浓一点、动作快一点、效率高一点、思路清一点、工作细一点、学习勤一点、创新多一点。以师德教育为核心,进一步深化、细化“珍惜岗位、关爱学生、团结协作、容纳他人、热情工作、提高质量”工程,努力建设好教师的三个精神乐园。(1)爱岗敬业的精神乐园。爱岗敬业,心灵宁静,信念坚定,时刻充满成就感和幸福感,寻求工作中的快乐。(2)热爱学生的精神乐园。教师心存爱意,情系学生,感染学生,亲师信道、爱学乐学。热爱学生,一视同仁;培优补差,孜孜以求;
11、关注学生身心,使其快乐成长。(3)依法施教的精神乐园。知法遵法,守法用法,心中有法,依法执教,时刻警醒,落实到位,一丝不苟。第十五条教师发展多元化 (1)积极搭建教师业务技能、基本素质等展示平台,不断提升教师业务水平。(2)促进学校各学科综合发展,使各学科都有优秀的专业人才学科领袖。(3)树立大学科观念,开展跨学科交流活动,培养一批全面型教师。(4)加大校级名师培养力度,打造一支专家型教师队伍。完善激励机制,组织学校骨干虚拟工作室;每位教师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切入点,借助校级骨干教师工作室团队力量,充分挖掘个人潜能,快速助推个人成长。第十六条教师成长机制化(1)自我规划。每一位教师对自己的职
12、业生涯认真作规划,自定奋斗目标,明确努力方向。(2)搭建舞台。努力为青年教师创设各种崭露头角的机会,在各种公开场合亮相,提高实战能力。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既要给任务、压担子又要搭梯子,多关心、多引导、多帮助、多鼓励,使其尽快成长、成名。(3)专业培训。利用校内外资源,积极为教师提供各类培训,包括信息技术、专业技能、演讲及口才等。(4)请进走出。拓宽对外交流渠道,选送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及本地名校建立来往机制,互相切磋交流。每学期不定期邀请市内外专家来校讲学,及时补充新的教学信息、接触新的教育理念。(5)对口培养。根据每位教师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使之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成长和学校
13、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第十七条成长道路宽阔化。积极引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打造自己的亮点。力争每名教师都有自己的特色,使三实小教师群体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第十八条教师素养厚重化。教育从来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永远不会结束。教育是同教师的生命一同开始的。教师素质标准:有正确的儿童观遵循儿童成长规律,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发现并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实施差异发展。有厚实的文化底蕴勤于学习,充实自我,专业知识扎实,储备宽厚的所任学科的背景知识,具有娴熟的现代教育技术。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注重修身养性,知书达礼,形象得体,为人师表,文明施教,尊重学生,礼待家长。 第五章 学生成长走进三
14、实小,就走进了梦想的殿堂!我们的誓言:学习生活的知识;学会生存的本领;学懂生命的意义;牢记我们的校训:每天都是绿色的。“绿色”做人,“绿色”做事。第十九条积极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实行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工作落实到人。第二十条扎实推进班主任队伍建设。利用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和育人能力,打造能力卓越、育人底蕴丰实,有创新方法,善于反思和提高的班队管理者,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第二十一条 充分培育绿色德育(1)落实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德育工作“从小、就近、抓实、搞活”,围绕诚信、责任、关爱等基础道德品质,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在尊重学
15、生自我发展的基础上,以扎实的手段养成学生现代社会所必需遵循的道德规范,使学生在思想、行为上树立一种崭新的自然观、人生观和生存发展观。(2)德育活动主题化、系列化,形象化、生活化,让活动深入学生心田,在活动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养。(3)倡树学校正能量。提出并践行“校内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校外我是一块流动的广告牌”的口号,促使师生时时处处自觉爱护自己和学校的形象。引导学生做人、求知,追求真、善、美。第二十二条 倾心打造绿色智育(1) 全力打造书香校园。开展“让书香伴随学生成长”、“让读书成为习惯”等读书活动。通过读书汇报会、图书漂流等形式,营造全员读书的良好氛围。(2)精心举办绿色文化
16、节。通过绿色文化节系列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励学生发展特长,展示师生和学校风采。力争做到活动立意新、周期短、内容实、形式活、格调高、效果好。第二十三条 持续深化绿色体育 积极开展体育运动。弘扬体育运动传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体育人才。利用现有资源,探索开发适合学校推广的体育项目,形成骨干带动、全员参及的局面,打造体育项目特色校。第二十四条 不断探索艺术教育大力开展艺术教育。重视艺术队伍建设,艺术教师要做到人人有绝活;开发特色课程,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办好艺术教育活动队,如合唱队、舞蹈队、器乐队等,发展学生的艺术特长。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升审美能力
17、。第二十五条 持续提升学生素养。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顺应教育天性,三实小学生立志成为在社会某一领域有担当、能担当、能作为、有作为的人。学生素质标准:有礼有良好的文明素养和行为习惯,懂得及人交往的基本礼仪及社会规范。有爱有爱心,具有爱他人、爱集体、爱祖国的意识及情感,能知道生命的重要,做到时刻爱自己。有美具有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有能有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第六章 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互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课堂、课间及家访。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它像一根彩带拉近了师生心灵的距离,使学生学习动机由单纯的认知
18、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使教师工作动机由职业需要上升为职责需要。第二十六条正确认识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很特殊的关系,它融合了父子情、母子情、朋友情。教师及学生交往过程中,遇事要冷静处理,善于宽容,学会换位思考,同时学会将心比心,扮演不同的角色。第二十七条积极践行新型师生关系。(1)研究掌握批评学生的艺术。以恰当的批评艺术,赢得学生的信任,增进师生关系的和谐。批评学生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合理愿望,维护他们的自我尊严,让批评成为鞭策、激励学生前进的催化剂。(2)满足学生一定的预期。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并予以适当的满足,有利于加深师生情感。第二十八条 形成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1)努力创造师
19、生互相尊重、信赖、平等、和谐氛围,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人格,建立起平等相处,互谅合作的关系,使师生心及心联系在一起,产生巨大的合力,推动教学活动的进展。(2)真正建立起民主、平等、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和真诚、和谐、全面沟通的师生情感关系。第七章 课程管理课程对人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培养什么样的人,就应有及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课程是民主的、开放的、科学的。课程不仅是预设的,而且是生成的;教学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更是多元开发及创生课程的过程。第二十九条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开足、开全、开齐国家和地方课程,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第三十条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形成课程特色,建
20、设符合学校实际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师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深入开发校本课程。以“经典诵读”、“社团活动”、“快乐课间”等活动为载体,扩充课程内涵,开发艺术类、运动类、综合实践类、学科延伸类的校本课程。第八章 教育教学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教师从上好每一节课,改好每一本作业,写好每一次板书中,时时处处给学生启蒙。水至柔至弱,滴水能穿石。教师从一次谈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中,点点滴滴教学生做人。第三十一条言传身教,浸染滋润。为人师表,身正是范。用心呵护、关爱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尽显榜样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达到以导代管的教育效果。第三十二条凝心聚力,倾情施
21、教。一旦进入课堂,就要精气神十足。教师走进课堂,要把90%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10%的注意力用在教学方案的实施上。第三十三条打磨绿色生态课堂。注重对课堂教学策略和学习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大力提倡“五心”教学,让精心备课、全心上课、细心批改、耐心辅导、潜心科研逐渐内化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为,努力构建更加完善、更受学生欢迎的绿色生态课堂模式。第三十四条关注课堂效率。一堂好课应引得学生:脸儿通红,双眸发亮,小手频举,嘴巴常开。这是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具体体现,也是绿色课堂的情境显现。第三十五条 重视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尤其是一年级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梳理不同年级应该强化的不同习惯,
22、逐一落实;要求学生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干什么事就要干好什么事。第三十六条 强化协作意识。重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重视团队精神、合作意识、良好同伴关系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会协作的意识和能力。第三十七条 关注每一个学生。课堂上不漠视每一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课下不冷淡及每一个学生的交流,不忽视每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第三十八条融入学生当中。课间尽可能多和学生一起“玩”,及学生一起做游戏时,认真遵守“游戏规则”,接受其规则的约束。在亲近学生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力。第三十九条打造六个和谐。即师生关系的和谐,教及学的和谐,各科教学之间的和谐,课内外的
23、和谐,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手段的和谐,教育及教学的和谐。 第九章 教育科研 从“困惑”和“抱怨”里寻找项目,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寻找潜在的内在原因。改变可以改变的,选择能够改变的,选择必须改变的,选择能够短期见效的项目;要致力于行动的改变,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第四十条走科研兴校之路。实施学校校本教研,实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师,以教育科研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以教育科研推动名校、名师建设。 第四十一条教研科研进课堂。定期举行各类研讨课活动,依托课堂教学,把科研及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寻找教育教学问题突破的最佳切入点。第四十二条课题研究重实效。每位教师都要挖掘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可大
24、可小,有效即可。注意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寻找潜在的内在原因。第四十三条校本教研真落实。校本研修坚持“以人为本,以校为本”,要突出一个真,重抓一个实,切实解决教学中的热点、难点和困惑点。结合教研组和个人的特点,提出、实施、解决实际问题。第四十四条教师教学勤反思。每位教师都要养成勤动笔、勤动脑、勤反思、勤总结的好习惯,发表教育教学经验和读书心得,积极鼓励教师著书立说。第十章 后勤保障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后勤建设的目标应该是让最需要资源的人员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取资源,让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转化为师生发展的动力。第四十五条树立服务育人思想。努力发扬吃苦耐劳、无
25、私奉献的精神,创造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积极主动全心全意为师生做好后勤服务工作。第四十六条提高后勤保障质量。以优质服务为目标,加强后勤的安全管理和校园绿化美化工作,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第四十七条优化物质育人条件。完善学校后勤服务支撑,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优化校园环境,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提供最佳的服务条件。第四十八条建设勤俭节约型校园。全体师生要树立大局观念和节约意识,保证学校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用到必需处。 第十一章 管事理人管理在于使你周围的人生活得更好,它赋予生活意义,它创造价值。为此,我们致力于探索“绿色管理”,从管理的源头制度的制定开始,让文化融入其中,让教师和
26、学生成为制度的自觉执行者、文化的引领者。第四十九条实施以文化人。管理既要靠制度更要靠文化。制度不到的地方,文化是一种补充和完善。改变“以管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代之以“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关心每一个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关心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存在价值,将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及学校的发展紧密相连,让师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充分发展。第五十条 要有宽广胸襟。鼓励教师张扬个性,大胆探索,各显神通,各展优长。对别人的错误要善于包容,对自己的错误要勇于改正;积极听取不同的意见、建议,博采众长,实现管理的人文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第五十一条 要有全局观念
27、。工作要善于从全局考虑问题,善于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找准发展定位,把握发展重点,顺应发展要求,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第五十二条 严谨管理程序。要明确责任分工,目标落实到位,上下统一行动,干群密切配合,形成协调一致的工作合力。第五十三条 成就干部教师。经营学校就是经营人,经营人就是成就人。培养一支“乐干、会干、敢干、会管理、懂服务、能奉献”的干部队伍;塑造一个“团结、进取、务实、创新”的教师群体。第十二章 家校合育家校合育是实现绿色教育的保障。学校是教育学生的主阵地,家庭教育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点,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要教育好孩子,只有“家”和“校”的合作才能收到最大的教育效益。第五十四条
28、建立家校合育机制。建设家长委员会和学校理事会,通过各种途径,使家长、社会了解学校,熟悉学校,配合学校。第五十五条 提高家庭教育能力。通过家长会、家教知识讲座、经验交流等方式,宣传普及家教知识,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不断提高家长培训活动的针对性及实效性。第五十六条 形成家庭教育特色。开展学习型家庭和书法特色家庭的创建活动,开展特色家庭申报活动,强化家长的学习意识,提高家长的人文素养,创建浓郁的家庭育人氛围。第十三章 科学评价评价制度是影响学校办学活力、教学育人活力和学生发展活力的关键因素。评价是手段,促进是目的,科学评价不仅注重检查功能,更强调改进和激励功能。 第五十七条 领会评价指导思想
29、。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要求,改进评价方式方法,实现评价方式和评价体系的转变,发挥评价的教育及发展功能,引领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五十八条 落实学生多元评价方法。 坚持多元评价,体现出管理的刚性和柔性。以学生发展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变多头、单一、经验性评价为统一、多元、科学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第五十九条 坚持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坚持让教师在业务发展上进行自主选择、自主反思、自主建构、自主成长;不断完善教师发展激励机制;探索构建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坚持“两全”策略全员评价、全面评价;实行三多策略目标多元、主体多元、方法多样,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励教师不断进取。 第六十条 建设干部绩效评价制度。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学校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及履行职责情况,真正起到激励和检查、监督作用,增强其工作的责任感,激发学校干部工作潜能,提高行政工作效率。 及你的成员分享有吸引力、有价值而又可以达成的愿景吧,没有什么能比这个更有力地推动一个组织不断进步、迈向卓越。 伯特纳努斯(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