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公开课最终版教案(5页).doc
《《归园田居》公开课最终版教案(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园田居》公开课最终版教案(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归园田居公开课最终版教案-第 5 页17 汉魏晋诗三首之归园田居高一语文 卓秋艳一、 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陶渊明的生平、作品类型及相关的写作背景;2、 理清由“归”字折射出的4个问题: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3、 体会诗中的意境;4、 体会陶渊明归隐后怡然自得的心境。二、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中悠然自得的心态。 2、理解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三、 教学时数 1课时四、 教学步骤 (一) (课前安排学生学习小组分别收集作者的介绍)作者简介(*请同学上台展示) 师补充:陶渊明(365- 427),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晋宋之际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出身于没
2、落的地主家庭,父亲早死,少年时代生活贫困。青年时代曾怀着建功立业的壮志,几次出仕,二十九岁时出任江州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后来曾出任镇江参军、彭泽令等职。当时东晋政治日益腐败,统治阶段内部的矛盾十分尖锐,权力斗争剧烈。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又不肯与黑暗的士族社会同流合污。公元 405 年,他担任彭泽令才八十三天,一日郡遣督邮至县,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以示敬意。他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萧统陶渊明传)即日解印,离职回乡。这年他才四十一岁。从此他过着躬耕自给的田园生活,终身不仕,于六十三岁时贫困而死。死后他的朋友私谥他为“靖节”,所以后代也称他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
3、史上杰出的田园诗人。他归隐之后,写了不少田园诗。他在诗中描述了田园景物及其在农村生活、劳动的情景,往往含有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肯同流合污的精神,意境淡远,语言质朴,有丰富的现实生活内容和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现存的有诗 120 多首,还有散文、辞赋等,著有陶渊明集。 (二)基本解读师:归园田居共有诗五首,表达了他的归隐心情及对乡居生活的感受。这组诗写于陶渊明辞官归田后的第二年,即公元 406 年,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课文所选的是这组诗的第一首,显示出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和特色,尤为后人传诵。陶渊明在这首诗中,对人生所走过的历程进行了总结,决心归隐农村。全诗描述了作者由官场回归农村以后赏心
4、悦目的田园生活及其乐趣,表达了诗人置身于大自然的感受,抒发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 (三)(结合学案【课堂探究案】)内容分析,请小组讨论回答 师: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学:“归”字师:全诗共 20 句,可分为三层。请同学们划出层次。生:第一层:从“少无适俗韵”到“守拙归园田”,共 8 句。第二层:从“方宅十余亩”到“虚室有余闲”,共 10 句。第三层:是最后两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师: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层。开头两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是
5、说自己从小在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天性就热爱山林。一个“无”字,一个“爱”字,表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呢?生:爱憎分明、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师:有什么作用吗?生: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师:从哪里可以看出?生:“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是写他对官场生活的看法,表达了他对卑污官场的厌恶之情。他把官场视为尘世的罗网,把做官看作是“误落尘网”,可见他对当时的社会是非常反感的。“误落”一词,既是对自己出仕官职的感叹,又是对尘网般的官场的蔑视。因此,表现了诗人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师:很好。我们来看看“误”字,包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误落尘网中”写环境之劣,“一去三十年”写时间之久。这两句揭示了他迫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归园田居 园田 公开 最终版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