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3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3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33页).doc(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第 33 页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4.曹冲称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15个生字,正确运用“象、像”、“称、秤”,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议论、果然”的意思,知道“直、才”在句子中的作用,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2.过程与方法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象的办法之间的联系。难点: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课前准备:玻璃器皿装上水、木船、玩具象、天平、投影片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谈话:
2、1放三国演义主题歌,你们看过(听说过)三国演义吗?2请学生自由回答。3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的名字?你怎么知道的?(随机表扬阅读面广的学生,告诉学生搜集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一、导入1启发谈话:曹操是三国时魏国的丞相,一次,有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就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象。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象”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设计意图:由课题的出示,引发学生思考质疑,。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二、初读(自由读文,
3、画出生字,了解内容。)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造、秤、得、倒”等字的读音。 (课件出示反馈时,学生会读哪个就读哪个,读对了的,其他学生跟着将这个字读3遍。) 3.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识字办法学习生字、掌握读音。(生自主识字,师巡视指导)4.多种方式认读注音生字: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5.去掉拼音读生字:(1)同桌比赛读(2)男女比赛读(3)全班齐读。6.开火车认读生字。7.指名读文把生字放到课文中,读一读。(提示读书姿势)读书时身体要站直或坐直,双手捧书,眼睛与书本保持一段距离,吸气定神再开口这是会读书的表现。其他同学仔细听,评价
4、。三、讨论(交流读书体会,整体感知课文。)1.这篇课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让学生用手势表示。) 思考:通过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四、朗读(在理解中感悟读文,提高学生朗读水平。)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段指读课文,组织学生评价朗读,相互促进,教师适时范读指导。2.抓住“一边一边”的句子,认真体会,练习说话。3.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组内的同学听。五、写字(针对学生实际,激发写字兴趣。)1.出示“我会写”中的“再、象、像、做”四个字,组织学生认读观察,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先描红,再书写。2.针对学生实际,对典型字进行重点指导。如“候”等。3.学生自由练
5、写,组织展示评价。六、拓展练习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称象办法? 作业设计:一、我会读:在会读的词语后面的打“。称象 官员 象腿 柱子 议论称杆 一艘 下沉 停止 微笑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一( )象 一( )秤一( )船 四( )柱子 两( )树一( )线 三、比一比,组词。官( )称( ) 柱( ) 象( )宫( )秤 ( ) 住 () 像( )第2课时一、导入(复述故事,引入新课。)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设计意图:实现新旧过渡,促进学生表达。)二、讨论(读书讨论,比较称象方法,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1引导学生读1-3自然段。思考:曹操听
6、了大臣们称象的方法为什么“直摇头”?官员们是怎样说的呢?学生汇报,师适时板书:官员:造秤 宰象割块2.师引导:那么当他这样说的时候其他人有什么意见呢?曹操呢?曹操听了为什么直摇头?谁能边说边做动作给大家看。(学着摇了一下头)这叫直摇头吗?谁再做做看?“直摇头”说是不住地摇头,表示很不同意。曹操为什么不同意呢?3.现在请大家试着学官员的口气读一读他们的话。这里面有三个官员说话了,读谁愿意来当官员学着官员的口气读一读。指名3个来读。师:其他同学想不想也来读一读,那么老师提议一、二、三小组分别读三个官员的话,第四小组的同学读旁白,同意吗?(分小组读)过渡:七岁的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边听边思考,灵
7、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一个好办法。曹冲又想出什么办法呢?(设计意图:围绕核心问题,读书讨论,避免了繁琐的分析理解,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语文思维,促进学生合作及表达能力的发展。)三、演示(演示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慧。)1.引导学生读4、5自然段, 请大家用“-”画出表示曹冲做法的语句。2.课文用几句话来讲曹冲的办法呢?(四句)也就是四个步骤,现在我们把这四步总结出来:板演:赶象(上船) 沿水(画线)象下(装石) 称出(重量)师:谁能 解释一下这四步的做法? 3.师:曹冲的办法可真好,想不想当一回小曹冲?老师这儿有一些东西,大家请看(师出示教具)请大家前后桌的同学一起来读他的
8、办法,合作讨论怎样来演示这个办法,等一下派代表来演示。4.师生或生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影片进行演示,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进而体会曹冲的聪慧。(可以多组进行,进行比赛。从语言表达,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5.师:现在你们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对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展开讨论. (可能有下列问题,请学生回答,师点拨)(1)大象上船后,船为什么下沉? (2)象上船后,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上面一条线. (3)象上岸后,往船上装石头,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 (4)再读这一段,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比官员们提办法好在哪儿?6.师:我们知道曹冲的办法是按四个步骤来的。那么有谁能用:(师板书:先然后再把再)来说一说师:谁
9、再来用其它的自己喜欢的词语来说一说曹冲的办法? 7.提问:曹操认为曹冲的办法好不好?从课文中哪句话看出来?“果然”一词什么意思?曹冲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来的呢?适时板书:以船代秤 以石代象8.指导朗读课文,抓住表示称象顺序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四、扩展(引发思考,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1.引导学生思考课后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可以启发他们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2.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3.小结:现在看来,依靠科技无穷的力量,称象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可是在古时候要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就困难了。曹冲才7岁就想出了科学的称象方法,是很了不起的。同学们
10、平时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就应该像曹冲一样,要多观察,多向别人学习,爱动脑筋,祝你们都成为聪明的孩子。五、写字(加强写字指导,培养写字习惯。)1.出示“我会写”中的“点、照”,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特点。2.指导书写,强调“四点底”书写时的注意事项。3.自由练写,展示评价。 六、课外延伸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 称 象 官员们曹冲 造秤以船代秤 宰象割块 以石代象 赶象(上船),沿水(画线)象下(装石),称出(重量); 先然后再把再作业设计:1连线组词语,再读一读。 称 员 栏 下 官 子 倒 杆 柱 象 微 秤 议 艘 大 笑 鸡 腿 沉 没 一 论 不 止2选字填空。 在 再 象 相
11、 像这件事过几天( )说吧!河边来了一头大( )。 你不要( )他一样贪(tn)玩。你现( )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吧?朋友之间应该互( )帮忙(bng mng)。3用词语写句子。 一边 ,一边 。 微笑 。4按顺序把句子排起来,组成一段话。(填序号) (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 )把大象赶到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 ( )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 )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 )然后称船上的石头。 (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教学反思:5玲玲的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自主识字,朗读感悟,积累对
12、自己有启发的句子。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认读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难点: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教法引导,感悟。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老师知道大家特别聪明,我想考考大家,能不能接受老师的挑战!在古时候,有一个小男孩,他动脑筋想办法,从水缸里救出了自己的小伙伴,还记得他的谁吗?(司马光)还有一种鸟,它想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它是什么?(乌鸦)师:这节课,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很可爱,是个爱动脑筋的
13、孩子,你们想认识她吗?(出示头像)她的名字叫玲玲,我们一起和玲玲打个招呼吧!一起喊喊玲玲的名字。(出示“玲”)这个字就读“lng”,也是我们今天认识的第一个字,跟老师一起读。(指名读)“玲”多用于人名,第二个音读轻声,来和老师一起读。玲玲!你是怎么记住它的?(左面一个王字旁,右边一个令。)它还有很多的兄弟呢?你能说说都是谁吗?(领、零、岭、龄)同学们的记忆力可真是不错,帮助玲玲找了这么多的兄弟们。(学写“玲”)现在我们把玲玲的名字写在田字格里,就起手来和老师一起写。(师边写边说笔画)。同学们会写了吗?我们在本子上写上玲玲的名字。(生写,师巡视)看谁写得既美观又漂亮。写完后,同桌互相检查,看看他
14、写的是不是好看,如果他写得漂亮,就在那个字的旁边画上一颗小星星。(相互检查)2.大家写得真好看,如果你在坐的精神点,老师就更喜欢你了!玲玲不仅聪明还画了一手的好画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玲玲的画。(出示课件)板书课题。和老师一起读一遍课题(齐读)。二、凭借情境,自主构建(一)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2.同桌交流记字方法、合作学习不懂的词语。3.汇报交流。利用熟字加偏旁识记:王令玲 讠羊详 口十八叭 月庄脏利用熟字换偏旁识记:岭一山王玲 副一刂巾幅 从“三好生”奖状上识记:奖;从养了一只小狗识记:狗。在读课文时识记:糟、催。4.交流不理解的词语。端
15、详:认真仔细地看。懒洋洋:指无精打采的样子。来不及:因为时间短促无法顾及或赶上。(二)再读课文,初知内容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2.自由读文,小组交流。3.汇报交流,师总结。课文写了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在爸爸的启发下,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添了几分家的温馨。三、拓展情境,达标训练(一)指导写字1.请大家先认真观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2.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教师电脑出示带田格的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请同学
16、说一说占格位置。3.学生看电脑博士是怎样写的?(电脑演示加录音)4.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第二个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5.学生评议: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些字写的好,哪些字写的不够理想。6.奖励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汉字,师生共同欣赏。 (二)再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四、聚焦情境,评价反思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2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出示生字长,指名读2.开火车朗读课文。二、自读自语1.师指导朗读、范读。(1)读第13自然段,要读出玲玲为自己的画感到“满意”的样子。(2)读第46自然段,要表现出事情突发后玲玲紧张而着急的情形。(3)朗读第7自然段,读出爸爸处
17、事沉稳。(4)朗读第8自然段,要表达玲玲想出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后的“满意”心情。(5)第9自然段要读出爸爸高兴的语气。2.小组再分角色读,师巡视发现读得好的同学。3.读得好的同学,全班表演读。4.理解爸爸说的一句话:“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1)学生齐读这句话。(2)师: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3)学生自由读,小组内合作学习,交流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4)汇报交流。(这两句话的“糟”是指出现的情况让人担心、伤心。本课指把画弄脏了。)(“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坏事变成好事:指坏事转化成了好事。)(玲玲不小心把画弄脏了,又来不及再画
18、一幅,这是一件坏事。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拘,巧妙地掩盖了弄脏的地方,使画增添了家的温馨,结果得了一等奖变成了好事。)(遇到事情办得糟糕的时候,我们不能惊慌失措,要沉着冷静,开动筋想一想弥补的办法。)三、拓展情境,达标训练师:同学们对课文掌握得很好,那么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出现玲玲这类的事情呢?把坏事变成好事,大家想想,说一说。1.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启发。2.自由交流。生甲:有一次,我不小心把裤子弄破了,回家怕妈妈打我。于是我用卡通人物粘贴在破洞上,没想到回家妈妈还夸我。后来她把这一举动设计在衣服上,在童装上加了一些卡通人物,销量很好。生乙:我爸爸一不小心把落地扇中间的
19、支柱弄断了,不能再用,爸爸灵机一动,找到扁铁、冲击钻、膨胀螺丝,把落地扇改成了客厅的壁扇,并粘上一些装饰品,成为客厅的亮点。我和妈妈看后赞不绝口。四、聚焦情境,评价反思读了课文,你感悟到了什么?(好事坏事是可以转化的。)(只要善于思考,坏事情也会变成好事情。)板书设计25 玲玲的画端详 满意不小心 弄脏 只要肯动脑,坏事也能变成好事动脑筋 画狗教学反思:6.一封信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2.理解课文内容,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 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
20、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凡事都往好处想,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1.初步体会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1.师:孩子们写过信吗?在写信的时候,你们一般会告诉朋友或亲人一些什么事情? 2.揭示课题:一封信。 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根据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师: 这个故事就藏在课本的第 35 页,读之前看看老师给大家的小提示。 (1)自由大声
21、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把我会认的字画上圆圈。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再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识记生字 封(一封信)(密封)削(削皮)(削苹果)锅(下锅)(锅炉)朝(朝向)(朝着)叠(叠加)(重叠)刮(刮风)(刮下)胡(胡说)(胡人)灯(点灯)(电灯)修(修养)(修竹)肩(肩上)(肩膀)团(团员)(团圆)重(重复)(重新)完(完结)(说完)期(期望)(星期)束(一束花)(结束)鲜(鲜花)(新鲜)(1)带拼音认读生字大家看,这里有这么多信封,只要孩子们能将上面的生字读正确,我们就能顺利地将信封打开。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借助拼音读一读吧! (2)去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语文 第三 单元 教案 3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