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教学分析(8页).doc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教学分析(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教学分析(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教学分析-第 8 页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教学分析(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口算除法的探索过程,会口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以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除法。2让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笔算的探索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一位数除多位数,并能用乘法验算。3让学生经历在具体的情境中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形成估算的习惯。4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能够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5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培
2、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习惯。(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1教学内容和作用。标准(2011)对小学阶段整数乘、除法计算的最高要求是: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本套教材整数乘、除法的教学内容安排在三个年级,具体编排如下表。 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另一方面,它将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进一步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和用估算解决问题,具体编排结构如下表。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安排,按照“口算笔算用估算解决问题”的顺序编排,体现了“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
3、认知规律。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口算除法。因为口算是诸多运算中的一种最基本的运算,是一种最直接、最常用的简便计算。而且除法笔算的过程,也是多次运用乘法口算和减法口算的过程。因此,把口算放在笔算之前学习是顺理成章的,体现了学习“由简到繁”的规律。根据标准(2011)在第一学段对学生口算能力的要求,即“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在“口算除法”一节中,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探究“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可以转化为表内除法)及几十几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除尽)的口算方法。在让学生用已有的口算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同
4、时,为理解笔算算理作铺垫。第二个层次是笔算除法(例1例7)。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笔算除法的演算过程,要多次应用乘法和减法,还会涉及0的计算,演算的步骤较多,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容易出错。因此,除了借助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外,教材重点采取各个突破的办法来克服笔算除法的难点。(1)按照“由一般到特殊”的原则,先安排“商中没有0”的除法,再安排“商中有0”的除法,便于学生在掌握一般方法的基础上,自主探究特殊的计算方法。(2)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先安排“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再安排“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安排“首位能除尽”的除
5、法,再安排“首位不能被除尽”的除法。根据实验教材的反馈意见,增加了例3,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上能除尽的题目,减小教学的坡度。第三个层次是解决问题(例8和例9)。重点教学如何将估算作为的一个有效策略来解决问题,这是整套修订后教材关于估算教学的一大特色。在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知识后,安排例8,让学生探究除法估算的方法,掌握如何用除法估算解决问题;然后安排例9,让学生学习如何灵活应用估算策略(乘法或除法)解决问题。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小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容,是需要学生必须理解掌握的。同时,这些内容也具有很重要的教育价值。有研究表明,进行除法口算、演算除法竖式,能够使学生
6、的大脑感受到刺激,使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紧张状态,从而使学生思维变得灵活、敏捷,有益于智力的开发。学生在除法计算的过程中,需要运用乘法、减法、加法等知识和方法,在探究除法的法则时,要在不断地思考辨析中,理解算理,用语言逐步准确地表明算法,并在竖式演算中,体会除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在验算中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形成计算知识的网络,并使思维获得发展。除法竖式演算中的不断演进与计算,是一种数学思维的特殊表达方式,它反映了人们对缜密周详的推理以及简洁有效的表达的追求。其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的特点,具有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熏陶的作用。2教材编排特点。(1)加强对算理的理解,沟通算
7、理和算法的联系。第一,无论在教学口算还是笔算时,教材都注重通过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在“口算除法”的小节中创设了平均分彩色手工纸的情境,将手工纸设计为10张一沓,给出直观图展示分的过程和结果,为学生理解算理提供直观支撑。在“笔算除法”中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通过小棒图直观呈现“余下1个十与2根合并,再分到2份中去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第二,在教学口算除法时,突出基本方法,为理解笔算算理作准备。例如,第12页例2(1203),突出了利用数的组成“可以把120看成12个十”转化为可用表内乘法解决的方法,并通过学生的对话给出思考的过程,为后面教学笔算除法时,被除数最高位不够商1的计算作准
8、备。第三,在笔算除法中,重视沟通算理与算法的联系。在教学例1时,分步给出了竖式的演算过程,并配合给出小棒图展示平均分的过程,还标注了每一个结果的含义;在教学例2时,同样分步给出了竖式的演算过程,配合给出小棒图展示分的过程,并标注了每一个结果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竖式的每一步的算理,实现了从算理到算法的自然过渡。(2)重视对计算方法的总结和概括,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在学生获得大量计算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教材重视让学生对计算法则进行归纳和总结。在进一步掌握算法,形成计算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例如,在探索了大量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后,教材在第18页安排了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总结计
9、算方法的场景,虽然教材没出给出完整的计算法则的文本,但是通过学生的对话了突出了计算的基本步骤和要点。又如,在学生积累了大量计算“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经验后,让学生想一想“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时,应该怎么办”,总结计算这一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再如,在单元末的“整理和复习”中,让学生再一次回顾笔算除法的计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整体把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3)落实“四能”,培养学生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标准(2011)中提出的重要的教学目标。本套教材十分注重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本单元教材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作
10、出了努力。第一,教材凸显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这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教材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以期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距离感,同时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单元的例题和习题,几乎都是以生活情境、应用问题的方式出现,真实、自然地体现了除法产生于解决具体的实际生活问题之中。“口算除法”一节的3道例题,创设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分手工纸的情境;“笔算除法”一节的9道例题则创设了植树、整理相册、书店购书、购买跳绳、计算住宿费以及分装菠萝等生活情境与问题。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除数 一位数 除法 单元 教学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