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趣味常识50条,5分钟爱上汉字!(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汉字趣味常识50条,5分钟爱上汉字!(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字趣味常识50条,5分钟爱上汉字!(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汉字七体: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2.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商及商之前)金文(周)篆书(秦)隶书(汉)楷书、草书、行书(汉末) 3.传说中,汉字起源于仓颉造字。黄帝的史官仓颉根据日月形状、鸟兽足印创造了汉字,造字时天地震惊“而天雨粟,鬼夜哭”。 4.原始人类使用了结绳、刻契、图画的方法辅助记事,后来用特征图形来简化、取代图画。当图形符号简化到一定程度,并形成与语言的特定对应时,原始文字形成。 5.1994年,湖北杨家湾大溪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其上170多种符号中,部分特征与甲骨文有较大类似之处。这一发现将原始汉字的形成过程推定到距今6000年以前。 6.山东大汶
2、口出土的陶器上的象形符号,西安半坡彩陶上的几何符号等,都可能是原始文字形成中(或形成前)不同阶段的表现。 7.甲骨文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其中,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失传,仅有中国的汉字沿用至今。 8.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在已发现的4500多甲骨文单字中,目前已能认出近2000字。 9.与甲骨文同期,青铜器上铸造的文字称为金文或钟鼎文,西周时期的散氏盘、毛公鼎具备很高的史料和艺术价值。 10.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李斯在大篆和六国古文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和整理,制定出了小篆作为秦朝的标准书写字体,统一了中国的文字。小篆呈长方形,笔画圆
3、润流畅。 11.从甲骨文到小篆,汉字经历了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的发展过程,字形逐步脱离事物的具体形象。这一时期的汉字称为古文字。 12.到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书体。隶书的出现,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13.隋文帝杨坚原为隨(随)国公,但因“隨”字的“辶”有不稳定之意,故去掉“辶”,而造“隋”字作为国号。 14.唐朝时,武则天根据“日月当空”之意而造字“曌”(同“照”字)作为她的名字。 15.五代刘岩取“飞龍(龙)在天”之意创了自己名字内的“龑”字。 16.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的汉字构造规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7.象形、
4、指事、会意、形声四项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转注、假借则为用字规律,是“用字法”。惟要注意的是,“六书”是对汉字产生的整理及分类,并不是造字的法则。 18.汉字的基本笔画有8种:横、竖、撇、捺、点、提、钩、折。 19.汉字的基础部件包括独体字、偏旁部首和其他不成字部件。 20.合体字的常见组合方式有:上下结构,如“笔”、“尘”;左右结构,如“搞”、“刘”;半包围结构,如“同”、“趋”;全包围结构,如“团”;复合结构,如“赢”、“斑”等。 21.汉字包括独体字和合体字,独体字不能分割,如“文”、“中”等;合体字由基础部件组合构成,占了汉字的90%以上。 22.汉字(合体字)的间架结构有:左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字 趣味 常识 50 分钟 爱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