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头凤》教学设计(12页).doc





《《钗头凤》教学设计(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钗头凤》教学设计(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钗头凤教学设计-第 11 页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钗头凤目 录前言 3一、 教材与学习任务分析 3二、学情分析 31. 学习对象 32. 知识与能力基础 3三、教学目标41. 知识目标 42. 能力目标 43. 情感价值观目标 4四、教学重点与难点4五、教学课时4六、教学思路设计41.学法指导 4 2.教学准备 5 3.教法与学法 5七、教学过程51.导入新课 52.教学新课 53.问题设计 94.板书设计 95.总结106.布置作业10八、学习流程图10钗头凤教学设计设计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一班 王素欢前言: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选择应用多媒体方式教学,这不仅为建立新型教
2、育方式和教育模式提供了新方式和新思维,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便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通过检索、构思,将教材内容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资源相结合,加工总结,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与认知,从而更好地培养学习思考能力与创新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投之于实践,实现素质教育。因此,我将人教版高中必修1的一篇宋词钗头凤用新理念、新方式指导,制作出了一课时的信息化教学方案。一、教材与学习任务分析:本词是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宋词鉴赏中的一篇,是高中古文的组成部分。在初高中的诗词学习中,爱情是诗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爱情类诗歌相对于其他
3、类诗歌,譬如,思乡、怀才不遇等,略显不够被重视,往往都是草草带过,造成了学生学习的不全面。本课从爱情出发,讲述了伟大词人陆游与其妻唐婉的一段凄美爱情故事,具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对爱情的感觉大多是朦胧的,没有正确的爱情观,很容易走入歧途,而爱情这一话题在课文中的出现,当然是拥有正确价值观的爱情话题的出现,会确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本篇宋词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古代诗词的优美语言,还能让学生领悟词人凄美故事背后的深刻意义,使学生把朦胧的不确定的爱情观念变为正确的有意义的爱情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二、学情分析:1、学习对象:本课是刚步入高中的高一学生学习的古代诗歌内容,在经过初中的学习
4、之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诗歌内容与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诗歌鉴赏与分析能力。然而,初中的古文学习,仅仅是一些简单化易理解的古文的学习,到了高中,古文的难度加深了很多,同学们理解起来难度相对大。同时初中诗歌的学习不够全面均衡,学生古文能力参差不齐,所以学习起来有一定得难度。2、知识与能力基础:通过对初中以及高中课本之前古文的学习,学生有一定的古文知识储备,同时也拥有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思想与情感价值。学生有基本的分析诗歌、鉴赏诗歌的能力。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词的背后情感故事,感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形象美和感情美。掌握词所用的艺术手法与“炼字”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品位诗歌,展开想
5、象,把握词中形象,让学生学会欣赏词的方法,提高学生鉴赏词的能力。3、情感价值目标:透过字词让学生体会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感受词人凄美的爱情。通过了解词人追悔莫及的无奈之感,再联系唐婉钗头凤,让学生体味两人之间真挚的爱情与爱而不得的无奈,从而树立真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词掌握基本的诗歌鉴赏能力与词的感情内容,学会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形象美、感情美等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诗歌的能力,以及创新型思维;培养学生大胆的想象能力以及深入鉴赏诗歌的能力。五 、教学课时:一课时(45)六、教学思路设计:1、学法指导:学习古诗词,学生要学会联想想象
6、,通过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春天美丽景象以及才子佳人的景象,再结合老师所放映的PPT图片以及音乐,形成自己对这首词的认知和情感。同学之间要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互动学习,相互交流体会心得,活跃自己的思维,从而形成对本词成熟的认知观和感情观。同学可以通过饰演文中角色,置身情景之中,切身体会主人公的思想,而形成正确的对词的理解。学会联系应用法,可以联系以前学过的诗歌,来探究现在所要学的诗歌,巩固旧知识的同时,深刻的学习新知识。2、教学准备:教学媒体:投影仪、可访问Internet的计算机、多媒体课件、黑板学习资源:上网检索的相关资料,本课教案等3、教法与学法:多媒体演示法:通过多媒体呈现给学生关于本词
7、的一些图片、文字以及音乐等,给学生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全新感受,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本词。角色饰演法:让学生扮演词中角色,演绎词所描绘的情景,融入词中,更好的感受词人当时的情感。小组讨论法:把学生分组,相互谈论交流心得,把几个人的想法与感受综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形成对词的深刻理解。探究式教学: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通过创设情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指引学生形成真确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思考问题、分析多媒体课件以及课文的能力。比较探究法:比较本词与以前学过的词,展开想象,分析词之间的不同,从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比较思维、语言表达能力。总之,本课以学生为学习的中心,教师起组织者、引导者
8、和促进者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演示法、饰演法、探究式教学法、比较探究法、分析归纳法和图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手段,重视学生的参与性、探究性,引导学生体验文章情境情感,增强学生对古文学习的兴趣爱好。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元好问有一句话说得好“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人生来就有七情六欲,自古以来多少人为了爱情伤透了心,而我们伟大的诗人陆游也不能逃脱,他与唐婉之间唯美的爱情故事千古流传。在浙江有一个旅游景点沈园,在沈园陆游写下了多首怀念唐婉的诗歌,而且在沈园墙上记录了一首千古绝唱钗头凤,那是词人对爱人唐婉的深深思念与自责追悔。海誓山盟犹在,人却改,让我们来领略一下伟大诗人陆游给我们
9、带来的爱情震撼。2.教学新课【多媒体】用多媒体给同学投放图片和音乐 投放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有“小李白”之称。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有描写日常生活、感情生活之作。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本词就是一首旖旎婉转的爱情之作。 投放本词背景: 我们都知道著名南宋词人陆游和其妻有一段凄美
10、的爱情故事,感人心脾又让人悲痛欲绝。词人陆游和其妻唐婉是青梅竹马的恋人,结婚之后夫妻伉俪情深,羡煞旁人,而然,唐婉却不被陆母所喜欢,陆母强迫陆游休妻,在爱与孝之间,迫于社会压力(古代孝为先),词人不得不与妻和离。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被封建父母摧毁了,两个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只能在各自的世界里默默的想念着彼此。十年之后,在沈园,陆游和唐婉再次相见,但早已物是人非,唐婉已嫁他人,陆游已娶新妇。故人相见今非昨,唐婉和其夫招待了陆游,本来应该是快乐的春天宴会却显的那么凄凉,忘不了彼此的两个人暗自悲伤。沈园回去之后,陆游写了这首词,表达自己的凄凉之情,而为和陆游钗头凤唐婉也写了一首钗头凤,唐在此次宴会之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钗头凤 教学 设计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