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大坝土地整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7页).doc
《万亩大坝土地整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亩大坝土地整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7页).doc(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万亩大坝土地整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 43 页*县*镇万亩大坝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单位:*县*镇人民政府可行性研究承担单位:编制日期:*县*镇万亩大坝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县*镇万亩大坝土地整理项目项目申报单位(公章):*县*镇人民政府项目负责人:项目可行性研究承担单位(公章):负 责 人:联系方式:电 话:通讯方式:邮政编码: 目 录第一章 综合说明41.1项目名称41.2项目类型41.3项目性质41.4项目区位置和范围41.5项目区所在地及项目区地貌类型41.5.1项目区所在地地貌类型41.5.2项目区地貌类型41.6土地权属状况41.7项目区主要建设内容
2、41.7.1土地平整工程41.7.2农田水利工程51.7.3道路工程51.7.4其他工程51.8项目区耕地质量现状及整理后耕地质量变化5第二章 项目背景62.1项目所在县简况62.1.1项目所在县的地理位置62.1.2项目所在县的自然条件62.1.3 项目所在县的社会经济情况72.2项目提出的理由92.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92.3.1法律、法规92.3.2相关政策102.3.3相关规划102.3.4技术标准10第三章 项目区概况113.1自然条件113.1.1地形地貌113.1.2气候条件113.1.3土壤113.1.4水文地质113.2自然资源条件113.2.1光热资源113.2.2水资
3、源123.2.3生物资源123.3社会经济状况123.4自然灾害123.5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123.5.1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123.5.2项目区土地利用程度143.6项目区基础设施条件143.6.1交通条件143.6.2排灌设施143.6.3电力设施143.6.4农田防护设施153.7居民点建设发展现状15第四章 项目分析134.1项目合法性分析134.1.1法律法规134.1.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134.1.3其他规划134.2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134.3新增耕地来源及分析计算144.3.1新增耕地来源分析144.3.2新增耕地数量分析144.3.3预计新增耕地质量分析14
4、4.4水土资源平衡分析144.4.1供需水量分析144.5土地适宜性评价174.6公众参与分析18第五章 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195.1规划原则195.2建设标准195.3总体布局195.3.1土地利用布局195.3.2工程平面布置215.4建设内容225.4.1土地平整工程225.4.2道路工程235.4.3农田水利工程235.4.4其它工程235.4.5 典型田土块设计245.4.6工程量分类汇总245.5整理后土地利用结构状况26第六章 土地权属调整方案276.1项目区土地权属现状276.1.1土地权属27第七章 项目实施措施与工程管理287.1实施措施287.1.1组织机构的建立28
5、7.1.2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287.1.3实施控制措施297.2工程管理307.2.1管理机构的建立307.2.2管理措施307.2.3经费筹措30第八章 施工组织设计328.1施工条件328.2天然建筑材料328.3施工布置328.4主要工程施工338.4.1土地平整工程338.4.2道路工程338.4.3农田水利工程338.5施工进度33第九章 投资估算359.1编制说明359.1.1预算编制依据359.1.2取费标准和计算方法的说明359.2估算费用构成389.3资金筹措409.4投资进度计划40第十章 效益分析4110.1社会效益分析4110.1.1项目建设期对社会的影响4110.1.
6、2对社会稳定和耕地动态平衡的作用4110.1.3社会效益产生影响的几个技术指标4110.2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4110.3经济效益分析4210.3.1费用计算4210.3.2收益计算4310.3.3静态评价指标4510.4耕地质量评价45第十一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4611.1可行性研究结论4611.2建议46第十二章附件4812.1必要的图件48第一章 综合说明1.1项目名称*县*镇万亩大坝土地整理项目。1.2项目类型省级投资项目。1.3项目性质土地整理项目。1.4项目区位置和范围项目区位于*县*镇,地理位置为东经10710161071523,北纬275149275631。*镇距*县城18
7、km。1.5项目区所在地及项目区地貌类型1.5.1项目区所在地地貌类型项目区所在地地貌类型:*镇山地、丘陵、坝子错落分部,属中山丘陵地貌。项目区地貌类型:项目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海拔在8181023m。1.5.2项目区地貌类型地形全为中山丘陵与盆地及缓坡地带。中丘坡地坡度在200左右,大部分较为平坦。1.6土地权属状况土地所有权为*县*镇小河、龙潭、凡其堡、马场、吴关堡、张关堡6个村集体所有。使用权为涉及村的农户所有。1.7项目区主要建设内容1.7.1土地平整工程主要平整工程为:荒草地开发36公顷,水田平整面积86公顷。1.7.2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对灌、排水工程的建设
8、。其中:项目区修建斗渠1条,断面为60cm40cm,长6954m。农渠5条,断面为40cm30cm,7138m。排水沟4条,其中3条断面为150cm150cm,长10579m。1条断面为200cm150cm,长2910m。1.7.3道路工程项目区道路工程为该项目的主要工程,也是项目区急需解决的最主要问题,道路工程主要是对田间道和生产路的建设。田间道与乡村路相连接,辐射范围300m左右;生产路布设在田间地头,并与田间道相通形成网络,利于田间生产、生活物资的运输和劳作,生产路可满足田间生产、生活物资的运输和劳作的要求。改建11条宽4.0m的田间道,共长16123m。10条宽1.5m的生产路,共长9
9、674m。涵洞17座,其中:7座1.5m0.3m0.4m,10座4m0.6m0.8m。错车道14个。1.7.4其他工程其他工程包括防护林工程和土壤培肥工程。项目区周边植被较完好,不单设防护林工程。土壤培肥工程:为了提高土壤熟化程度,对开发的荒草地施撒绿肥。1.8项目区耕地质量现状及整理后耕地质量变化项目区现有耕地1047.64公顷,土壤类型水稻土为主,土层深厚,一般达到60cm以上,土壤酸碱度和地力情况为:Ph值为6.0-6.5,有机质含量为145.08g/kg,全N6.47g/kg,全K50.7mg/kg,石砾含量0.5%,土壤质量较好。通过整理,基础设施配套,耕地质量得到了提高,耕地增加了
10、35.12公顷。同时对耕地进行培肥,调节Ph值,改善农田灌溉条件,使项目区Ph值偏碱性,有机质含量在3以上,全N不低于0.6,有效改善项目区耕地质量。第二章 项目背景2.1项目所在县简况2.1.1项目所在县的地理位置项目区所在县*县位于贵州省北部,大娄山脉中段,地跨东经10657221073111,北纬274922282934之间,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56公里,土地总面积2544.5平方公里。东南与湄潭县相邻,西南和遵义县接壤,东北靠正安县,西北连桐梓县,距遵义市红花岗区42公里,离贵阳市200公里,离重庆市330公里,县城临川黔铁路的李家湾站22公里。2.1.2项目所在县的自然条件2.1.
11、2.1 地形地貌 *县位于贵州省北部,大娄山脉中段,隶属遵义地区,是该区中心地带。*县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地势西部、西北部较高,中部、东南部稍低,逐步成缓倾斜下降。 2.1.2.2 气候项目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县平均海拔866米。年平均气温15.1,年降雨量1160毫米,全年无霜期283天,年日照时数1114.2小时。 2.1.2.3 土壤土壤有黄壤和黄棕壤,石灰土和紫色土地,海拔高程1200m以下为黄壤,以上为黄棕壤,紫色页岩出露地区为紫色土,岩溶地区多为石灰土。2.1.2.4 水文地质镇宁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坡度变化较大。县境东北部的茅草坡山主峰为全县最高点,海
12、拔1678米,南端良田乡北盘江出县界处为最低点,海拔356米,相对高差1322米。镇宁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山地面积1098平方千米,丘陵面积157.8平方千米,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63.91%和9.19%。岩溶地貌分布广,占全县总面积60%以上,是贵州省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2.1.3 项目所在县的社会经济情况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02亿元,年均增长15.08%,完成财政总收入4.09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44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29.51%和27.4%,连续五年保持“双二十”增速;完成工业总产值25.5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5.8亿元,年均增长38.19%和42.42%;完成
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2亿元,年均增长49.5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8亿元,年均增长19.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22元,年均增长19.94%;农民人均纯收5779元,年均增长13.48%。*投资开发前景广阔,该县在进一步审视县情,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到*,经过认真分析、反复论证,确定了把*建成“绿色产品基地、特色经济之乡、旅游休闲新区、遵义卫星城市” 2.1.4 项目所在县的土地利用状况情况镇宁自治县地处黔中高原向黔南山地倾斜的斜坡地带。全县土地总面积1709.42平方公里,下辖16个乡(镇),2010年末总人口322869人,是一个由汉、布依、苗、艇、仡佬、回等多
14、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一)土地资源利用现状据2010年土地变更调查,全县土地总面积170941.94公顷,土地利用现状为:1、农用地全县农用地面积127482.9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4.58%。具体分类面积是:耕地面积54997.3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2.17%,其中:灌溉水田9904.65公顷,望天田6229.36公顷,旱地38736.70公顷,菜地126.62公顷,分别点耕地面积的18.01%、11.33%、70.43%、0.23%。园地面积111.8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7%。其中果园面积80.52公顷、桑园6.02公顷、荼园21.51公顷,其它园地3.76公顷,分别
15、占园地面积的72.02%、5.38%、19.24%、3.36%。林地面积38153.2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2.32%。其中,有林地面积2896.60公顷,灌木林地3216.17公顷、疏林地280.83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692.77公顷,迹地0.83公顷、苗圃1.00公顷,分别占林地面积的75.90%、8.43%、和0.74%、14.91%、0.01%和0.01%。牧草地面积32331.0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91%,全部为天然草地。水面面积为1889.5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1%,其中,河流水成1352.39公顷、水库水面460.26公顷、坑塘水面51.25公顷、滩涂25
16、.62公顷,分别占水面面积的71.57%、24.36%、2.71%和1.36%。2建设用地全县建设用地面积4323.1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53%。具体分类面积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2794.8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4%。其中城镇187.51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2201.52公顷、独立工矿用地312.57公顷、特殊用地93.72公顷,工矿用地6.71公顷,分别占居民点及工矿用地6.71%、78.77%、11.18%和3.34%。交通用地面积795.4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47%。其中:铁路0.73公顷;公路347.20公顷;农村道路445.15公顷;港口码头1.39公顷;分别占
17、交通用地面积的0.09%、43.65%、56.09%和0.17%。水利设施用地面积732.8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42%。其中:沟渠716.61公顷,水工建筑手16.19公顷,分别占水利设施面积的97.79%和2.21%。3、未利用土地:全县未利用土地面积39135.8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2.89%。其中,荒草地1484.21公顷,沼泽地0.93公顷,裸土地16.06公顷,裸岩石砾地29284.63公顷,田土坎9349.34公顷,分别占未利用土地面积的3.79%、0.002%、0.04%、74.83%和21.34。以上数据来源于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全县土地利用现状详见表2.1.4。表2.
18、1.4*县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单位:ha行政区域总面积耕地(01)园地(02)林地(03)草地(04)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20)交通运输用地(10)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未利用地(12)170941.94 54997.33 111.8138153.20 32331.08 4323.14795.47 1889.5239135.862.2项目提出的理由(一)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二)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配套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三)加强农田防护,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改善土地利用方式,促进农用增效、农民增收。(五)促进农村经
19、济可持续发展。2.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2.3.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国务院颁布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9国家投资土地整理复垦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316号文件)10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文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建2011128号11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12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2.3.2相关政策1.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地资发1998
20、166号2.关于切实做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国地资发199939号3.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316号2.3.3相关规划1.*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2-2020年)2.*县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专项规划(2002-2020年)3.*县“十一五”生态建设规划4.*县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2.3.4技术标准1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2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4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试行)SDJ33889编制说明
21、6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SL7395)7贵州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2009.12第三章 项目区概况3.1自然条件3.1.1地形地貌项目区为低山丘陵地貌,项目区地势整体较为平坦,大部分地坡度都在20以下,高程871826m之间,地势东北高西南低,相对高差45m。3.1.2气候条件项目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平均海拔为854.5m,年内降雨充沛,年均降雨量为1156mm左右,但年内分配不均,历年510月受海洋季风气候影响,雨水集中。3.1.3土壤项目区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土类,潴育型水稻土土属,土种主要是大眼泥,土层厚度80150cm,土壤ph值5.56.5之间,呈
22、微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约为30g/kg,粘粒含量一般为15%左右,土壤整体肥力中等,利于水稻和玉米生长,土壤理化性状均能满足水稻和玉米优质高产条件。3.1.4水文地质项目区内出露地层全部为沉积岩,岩层的分布以三迭系最广,岩性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碎屑灰岩类,岩溶发育,第四系覆盖层主要分布于山间洼地、大型槽谷及河流阶地,3.2自然资源条件3.2.1光热资源*镇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东无严寒,夏无酷暑。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3,年平均气温15.1,年平均降雨量1156毫米。无霜期29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1113.6小时左右,平均全年总辐射量为3475.04兆焦耳,光热资源比较丰富,有利于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坝 土地 整理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4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