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21页).doc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2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21页).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 18 页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班 级: 5(4)授课人: 张宇 课题生活中的快乐教学时间2013年授课教师文化街小学 陈立梅 教学目标1.通过呈现快乐的场景,带动学生去细心观察、发现快乐;知道快乐并不难寻找,让学生在发现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2.知道快乐有很多种,而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的快乐更持久。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生活中的快乐教学重难点理解什么是快乐,感受生活中的快乐,指导学生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教学方法课前搜集资料、课上小组交流分享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达
2、成一、导课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快乐。当我们听到好消息、取得好成绩时,当我们尽情地玩耍、唱歌时,快乐都伴随着我们。快乐是好心情,快乐是一种感受。揭示课题引入下文。二、多变的情绪1.上个星期,老师让同学们记录一周之内自己的心情变化,大家举起手来,让我看看;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里和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心情故事。2.谁愿意给全班同学讲讲一周内自己的情绪变化,什么事使自己感到快乐,当时的心情怎样?小组交流 讨论通过交流分享,使学生感受到情绪的多变会影响我们心情,多种形式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能加深学生的体会。三、快乐驿站1.让学生通过讲笑话、唱一首快乐的歌、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表演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
3、快乐的事情,表达快乐的心情,并感染其他同学,让学生在“快乐驿站”,共同感受快乐。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快乐的情绪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好处;在愉悦、快乐的心境下学习、做事有什么感受。交流 探讨 多种形式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能加深学生的体会。四、找寻快乐1.大家都希望自己快乐多一点,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快乐,当我们听到好消息时,取得好成绩时,当我们买到满意的东西和小伙伴尽情玩耍时,都可以感受到生活到处洋溢着快乐。现在让我们来寻找快乐。2.师给生发“快乐卡片”,大家把自己往日或今天的快乐或家人生活中的快乐写下来且说一说。给大家五分钟,小组交流。各小组交流 探讨 通过小组交流,使
4、学生感受到生活到处洋溢着快乐五、全班交流:说说你找到的快乐,其他同学有类似的经历吗?(1)妈妈说,这学期期末考试只要每门考了90分以上,暑假就带我去旅游,听后我很高兴。(2)上次,我数学竞赛得了二等奖,我很高兴。(3)妈妈生病了,我帮妈妈做家务,妈妈高兴的说我长大了。全班交流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快乐六、总结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看来快乐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就看你会不会发现,能不能感受到。七、生活与运用快乐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呢?思考1、教学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本环节目的是让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能使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2、搜集下节课所需
5、的资料,为下节课做好课前准备。板 书 1.生活中的快乐 多变的情绪 寻找快乐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达成一、导入:1、快乐有很多,有单纯的快乐,也有掺杂着痛苦和汗水的快乐;有短暂的快乐,也有能持续长久的快乐有些快乐轻而易举就能得到,有些快乐则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2、揭示课题揭示课题引入下文。二、活动汗水换来的快乐1.出示教材,分小组选择一幅图说一说。(1)农民丰收的喜悦是如何得来的?(2)中国女排为什么夺冠后激动地拥抱在一起热泪盈眶?(3)这道题终于做出来了!他们都是经过努力,征服自己,超越自我,达到一个新目标,由此获得的快乐。2.接下来我们来看一则日记,为什么说这是他最快
6、乐的一天?看来,付出努力、汗水后得来的快乐,会使我们感到更兴奋,更回味无穷!根据主题的不同而自愿结合成组。将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并用多种方式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分享,使学生感受到快乐无所不在,多种形式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能加深学生的体会。三、活动给予的快乐1.课前,我让大家完成调查:你做过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事情吗?如果有,是什么事情?你的感觉怎样呢?(1)我给邻居王奶奶,提过热水瓶。(2)在公共汽车上,我给老爷爷让座。2.出示教材,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人感到快乐? 3.让我们读读高尔基写给他儿子的信,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小组推荐一名成员进行汇
7、报。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五、总结 因为他们给了别人快乐,一份快乐给了别人,就变成了两份快乐了。交流收获。通过交流学习收获,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六、生活与运用1、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会吗?2、让我们来做个学习总结:用一句话,或一个比喻说说自己对快乐的理解。什么是快乐?思考1、教学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本环节目的是让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能使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2、搜集下节课所需的资料,为下节课做好课前准备。板 书 汗水换来的快乐 生活中的快乐(珍惜) 给予的快乐课后反思课 题拥有好心情教学时间授课教师文化街小学 陈
8、立梅 教学目标1.知道烦恼人人都有,烦恼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尝试分析、思考造成烦恼的主客观原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有些烦恼是客观原因造成的,自己无法回避。面对这样的烦恼,应该在接受现的同时,面对现实,并寻求排解的方法。有些烦恼则是“自寻烦恼”,如果改变一下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心理状态就可以缓解情绪,解决困惑。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拥有好心情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知道面对同样的事情,态度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会有不同的心情,由此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要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教学方法课前收集资料、课上小组交流分享。教具准备课
9、件课 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达成目标一、导课人人都有烦心事我们都向往快乐,希望快乐永远与自己相伴。然而“快乐”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感受到快乐却不是那么容易。揭示课题引入下文。二、人人都有烦心事活动一:坦言烦恼1.调查统计(1)结合书中的表格,在班内或向周围的人做测试。(2)将测试结果做简单统计,看看有什么发现。2.说说我的烦恼看来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快乐,也都有自己的烦恼。你有什么烦恼,我们把它们写出来,再一起讨论如何解决。让学生想一想自己有什么烦心事无法排遣,并写出来。3.鼓励学生上台说说自己的烦心事。(1)我的个子长得太慢了,我要是长得像他那么高就好了。(2)我没有说什
10、么得罪他们的话呀,他们为什么不理我了?(3)妈妈一天到晚老是说我,刚刚看一会儿电视,妈妈就批评我老是看电视。(4)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小组交流学习。 小组推荐一名成员汇报成果,进行班级交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小组交流有利于合作学习。三、走出烦恼面对烦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我们先来看看“李萌的烦心事”(教材第10页)看看她是如何面对烦恼的?情境一:1.课件演示:一天大扫除,李萌去大队部拿报纸,回到教室时,听见几个同学在议论她。2.思考:假如你是李萌,听到同学议论后,你会是什么感受?你会怎么做?讨论:(1)被同学误解,受到委屈而感到心里不高兴,有些生气,甚至有时伤心地哭都是正常的
11、,但如果因此而长时间闷闷不乐,发脾气或对误解自己的同学总是耿耿于怀,就是不正常的情绪。(2)让学生设想如果李萌向同学解释后,很快化解误会,原谅同学,对自己及自己与同学的关系会怎样?如果为此而总是闷闷不乐,不理同学,又会怎样?情境二: (1)课件演示:放学时,李萌看到几个在前边,她叫了几声,可是她们没有理她。(2)思考:假如你是李萌,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3)交流,评议(分析哪些情绪表现是正常的、合理的;哪些情绪表现是不合理的。)思考:不良的心理表现会给自己、给自己与同学的关系带来什么后果?为什么李萌总会遇到烦恼?原因是什么?给李萌开个药方。活动二:诊断烦恼走出烦恼(1)请同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品德与社会 年级 下册 品德 社会 2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