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教案设计(20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教案设计(2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教案设计(20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教案设计-第 19 页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 学教案执教者:李 杰二一七年下学期2017年下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进行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化学知识,传达化学思想,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二、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九年级两个班的化学教学任务,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化学新教材
2、。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同时,因以往的一些客观原因,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程兴致不浓,通过开学的学情摸底,了解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备,知识积累程度低,有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三、具体措施 1、抓好课堂教学常规。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做好第一个实验,保障每节一练。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
3、趣。 5、虚心向外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6、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7、每次单元检测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8、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化学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化学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9、争取结合化学学科内容多点使用多媒体教学,以增强教学效率效果。 四、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日期教 学 内 容(篇目或章节名称)1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2第一单元 课题1 课题2 3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4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 课题2 氧气5题课2 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实验活动16第
4、一至二单元测试及讲评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与原子7课题2 原子的结构 课题3 元素8第三单元测试与讲评 第四单元 课题1 爱护水资源9课题2 水的净化 课题3 水的组成10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11期中考试及讲评12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2 书写化学方程式13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4第六单元 课题1 二氧化化碳的制取 实验活动3 15课题2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16第七单元 课题1 课题217期末复习18期末复习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之一(着火防范)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2017.9.1 第1课时 着火是化学实验室,特别是有机实验室里最容易发生的事故。多
5、数着火事故是由于加热或处理低沸点有机溶剂时操作不当引起的。 常见有机液体的易燃性 名 称 沸 点() 闪 点()自 燃 ()石 油 醚 40-60 -45 240 乙 醚 34.5 -40 180 丙 酮 56 -17 538 甲 醇 65 10 430 乙(95) 78 12 400 二硫化碳 46 -30 100 苯 80 -11 甲 苯 111 4.5 550 乙 酸 118 43 425 二硫化碳,乙醚、石油醚、苯和丙酮等的闪点都比较低,即使存放在普通电冰箱内(冰室最低温18,无电火花消除器),也能形成可以着火的气氛,故这类液体不得贮于普通冰箱内。另外,低闪点液体的蒸气只需接触红热物体
6、的表面便会着火。其中,二硫化碳尤其危险,即使与暖气散热器或热灯泡接触,其蒸气也会着火,应该特别小心。 一、火灾的预防 有效的防范才是对待事故最积极的态度。为预防火灾,应切实遵守以下各点: 严禁在开口容器或密闭体系中用明火加热有机溶剂,当用明火加热易燃有机溶剂时,必须要有蒸气冷凝装置或合适的尾气排放装置。 废溶剂严禁倒入污物缸,量少时可用水冲入下水道,量大时应倒入回收瓶内再集中处理。燃着的或阴燃的火柴梗不得乱丢,应放在表面皿中,实验结束后一并投入废物缸。 金属钠严禁与水接触,废钠通常用乙醇销毁。 不得在烘箱内存放、干燥、烘焙有机物。 使用氧气钢瓶时,不得让氧气大量溢入室内。在含氧量约25%的大气
7、中,物质燃烧所需的温度要比在空气中低得多,且燃烧剧烈,不易扑灭。 二、消防灭火万一不慎失火,切莫慌惊失措,应冷静,沉着处理。只要掌握必要的消防知识,一般可以迅速灭火。1、常用消防器材化学实验室一般不用水灭火!这是因为水能和一些药品(如纳)发生剧烈反应,用水灭火时会引起更大的火灾甚至爆炸,并且大多数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且比水轻,用水灭火时有机溶剂会浮在水上面,反而扩大火场。下面介绍化学实验室必备的几种灭火器材。 (a) 沙箱 将干燥沙子贮于容器中备用,灭火时,将沙子撒在着火处。干沙对扑火金属起火特别安全有效。平时经常保持沙箱干燥,切勿将火柴梗、玻管、纸屑等杂物随手丢入其中。 (b) 灭火毯 通常用大
8、块石棉布作为灭火毯,灭火时包盖住火焰即成。近年来已确证石棉有致癌性,故应改用玻璃纤维布。沙子和灭火毯经常用来扑灭局部小火,必须妥善安放在固定位置,不得随意挪作他用,使用后必须归还原处。 (c) 二氧化碳灭火器 是化学实验室最常使用、也是最安全的千种灭火器。其钢瓶内贮有CO2气体。使用时,一手提灭火器,一手握在喷CO2的喇叭筒的把手上,打开开关,即有CO2喷出。应注意,喇叭筒上的温度会随着喷出的CO2气压的骤降而骤降,故手不能握在喇叭筒上,否则手会严重冻伤。CO2无毒害,使用后干净无污染。特别适用于油脂和电器起火,但不能用于扑灭金属着火。(d) 泡沫灭火器 由NaHCO3与Al2(SO4)3溶液
9、作用产生Al(OH)3和CO2泡沫,灭火时泡沫把燃烧物质包住,与空气隔绝而灭火。因泡沫能导电,不能用于扑灭电器着火。且灭火后的污染严重,使火场清理工作麻烦,故一般非大火时不用它。 过去常用的四氯化碳灭火器,因其毒性大,灭火时还会产生毒性更大的光气,目前已被淘汰。 2、灭火方法 一旦失火,首先采取措施防止火势蔓延,应立即熄灭附近所有火源(如煤气灯),切断电源,移开易燃易爆物品。并视火势大小,采取不同的扑灭方法。 (a) 对在容器中(如烧杯、烧瓶,热水漏斗等)发生的局部小火,可用石棉网、表面皿或木块等盖灭。 (b) 有机溶剂在桌面或地面上蔓延燃烧时,不得用水冲,可撒上细沙或用灭火毯扑灭。 (c)
10、对钠、钾等金属着火,通常用干燥的细沙覆盖。严禁用水和CCl4灭火器,否则会导致猛烈的爆炸,也不能用CO2灭火器。 (d) 若衣服着火,切勿慌张奔跑,以免风助火势。化纤织物最好立即脱除。一般小火可用湿抹布,灭火毯等包裹使火熄灭。若火势较大,可就近用水龙头浇灭。必要时可就地卧倒打滚,一方面防止火焰烧向头部,另外在地上压住着火处,使其熄火。 (e) 在反应过程中,若因冲料、渗漏、油浴着火等引起反应体系着火时,情况比较危险,处理不当会加重火势。扑救时必须谨防冷水溅在着火处的玻璃仪器上,必须谨防灭火器材击破玻璃仪器,造成严重的泄漏而扩大火势。有效的扑灭方法是用几层灭火毯包住着火部位,隔绝空气使其熄灭,必
11、要时在灭火毯上撒些细沙。若仍不奏效,必须使用灭火器,由火场的周围逐渐向中心处扑灭。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之二(中毒和化学灼伤防范)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2017.9.4 第2课时1、化学药品的毒性 化学药品的危险性除了易燃易爆外,还在于它们具有腐蚀性、刺激性、对人体的毒性,特别是致癌性。使用不慎会造成中毒或化学灼伤事故。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机化合物,其中绝大多数对人体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害。 2、化学中毒和化学灼伤事故的预防 化学中毒主要是由下列原因引起的: 由呼吸道吸入有毒物质的蒸气。 有毒药品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 吃进被有毒物质污染的食物或饮料,品尝或误食有毒药品。 化学灼伤则
12、是因为皮肤直接接触强腐蚀性物质、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如浓酸、浓碱、氢氟酸、钠、溴等引起的局部外伤。预防措施如下: 最重要的是保护好眼睛!在化学实验室里应该一直配戴护目镜(平光玻璃或有机玻璃眼镜),防止眼睛受刺激性气体薰染,防止任何化学药品特别是强酸、强碱、玻璃屑等异物进入眼内。 禁止用手直接取用任何化学药品,使用毒品时除用药匙、量器外必须配戴橡皮手套,实验后马上清洗仪器用具,立即用肥皂洗手。 尽量避免吸入任何药品和溶剂蒸气。处理具有刺激性的,恶臭的和有毒的化学药品时,如H2S、NO2、Cl2、Br2、CO、SO2、SO3、HCl、HF、浓硝酸、发烟硫酸、浓盐酸,乙酰氯等,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通
13、风橱开启后,不要把头伸入橱内,并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 严禁在酸性介质中使用氰化物。 禁止口吸吸管移取浓酸、浓碱,有毒液体,应该用洗耳球吸取。禁止冒险品尝药品试剂,不得用鼻子直接嗅气体,而是用手向鼻孔扇入少量气体。 不要用乙醇等有机溶剂擦洗溅在皮肤上的药品,这种做法反而增加皮肤对药品的吸收速度。 实验室里禁止吸烟进食,禁止赤膊穿拖鞋。 3、中毒和化学灼伤的急救 眼睛灼伤或掉进异物 一旦眼内溅入任何化学药品,立即用大量水缓缓彻底冲洗。实验室内应备有专用洗眼水龙头。洗眼时要保持眼皮张开,可由他人帮助翻开眼睑,持续冲洗15分钟。忌用稀酸中和溅入眼内的碱性物质,反之亦然。对因溅入碱金属、溴、磷、浓酸、浓
14、碱或其它刺激性物质的眼睛灼伤者,急救后必须迅速送往医院检查治疗。 玻璃屑进入眼睛内是比较危险的。这时要尽量保持平静,绝不可用手揉擦,也不要试图让别人取出碎屑,尽量不要转动眼球,可任其流泪,有时碎屑会随泪水流出。用纱布,轻轻包住眼睛后,将伤者急送医院处理。 若系木屑、尘粒等异物,可由他人翻开眼睑,用消毒棉签轻轻取出异物,或任其流泪,待异物排出后,再滴入几滴鱼肝油。 皮肤灼伤 (a) 酸灼伤 先用大量水冲洗,以免深度受伤,再用稀NaHCO3溶液或稀氨水浸洗,最后用水洗。 氢氟酸能腐烂指甲、骨头,滴在皮肤上,会形成痛苦的,难以治愈的烧伤。皮肤若被灼烧后,应先用大量水冲洗20分钟以上,再用冰冷的饱和硫
15、酸镁溶液或70酒精浸洗30分钟以上,或用大量水冲洗后,用肥皂水或25NaHCO3溶液冲洗,用5%NaHCO3溶液湿敷。局部外用可的松软膏或紫草油软膏及硫酸镁糊剂。 (b) 碱灼伤 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1%硼酸或2%HAe溶液浸洗,最后用水洗。 (c) 溴灼伤 这是很危险的。被溴灼伤后的伤口一般不易愈合,必须严加防范。凡用溴时都必须预先配制好适量的20Na2S2O3溶液备用。一旦有溴沾到皮肤上,立即用Na2S2O3溶液冲洗,再用大量水冲洗干净,包上消毒纱布后就医,在受上述灼伤后,若创面起水泡,均不宜把水泡挑破。 中毒急救 实验中若感觉咽喉灼痛、嘴唇脱色或发绀,胃部痉挛或恶心呕吐、心悸头虽等症状时
16、,则可能系中毒所致。视中毒原因施,以下述急救后,立即送医院治疗,不得延误。 (a) 固体或液体毒物中毒 有毒物质尚在嘴里的立即吐掉,用大量水漱口。误食碱者,先饮大量水再喝些牛奶。误食酸者,先喝水,再服Mg(OH)2乳剂,最后饮些牛奶。不要用催吐药,也不要服用碳酸盐或碳酸氢盐。 重金属盐中毒者,喝一杯含有几克MgSO4的水溶液,立即就医。不要服催吐药,以免引起危险或使病情复杂化。砷和汞化物中毒者,必须紧急医。 (b) 吸入气体或蒸气中毒者 立即转移至室外,解开衣领和钮扣,呼吸新鲜空气。对休克者应施以人工呼吸,但不要用口对口法。立即送医院急救。 烫伤、割伤等外伤 在烧熔和加工玻璃物品时最容易被烫伤
17、,在切割玻管或向木塞、橡皮塞中插入温度计、玻管等物品肘最容易发生割伤。玻璃质脆易碎,对任何玻璃制品都不得用力挤压或造成张力。在将玻管、温度计插入塞中时,塞上的孔径与玻管的粗细要吻合。玻管的锋利切口必须在火中烧圆,管壁上用几滴水或甘油润湿后,用布包住用力部位轻轻旋入,切不可用猛力强行连接。外伤急救方法如下: (a) 割伤 先取出伤口处的玻璃碎屑等异物,用水洗净伤口,挤出一点血,涂上红汞水后用消毒纱布包扎。也可在洗净的伤口上贴上“创口贴”,可立即止血,且易愈合。若严重割伤大量出血时,应先止血,让伤者平卧,抬高出血部位,压住附近动脉,或用绷带盖住伤口直接施压,若绷带被血浸透,不要换掉,再盖上一块施压
18、,即送医院治疗。 (b) 烫伤 一旦被火焰、蒸气、红热的玻璃、铁器等烫伤时,立即将伤处用大量水冲淋或浸泡,以迅速降温避免深度烧伤。若起水泡不宜挑破,用纱布包扎后送医院治疗。对轻微烫伤,可在伤处涂些鱼肝油或烫伤油膏或万花油后包扎。实验室医药箱 医药箱内一般有下列急救药品和器具。 医用酒精、碘酒、红药水、紫药水、止血粉,创口贴、烫伤油膏(或万花油)、鱼肝油,1%硼酸溶液或2%醋酸溶液,1%碳酸氢钠溶液、20%硫代硫酸钠溶液等。 医用镊子、剪刀,纱布,药棉、棉签,绷带等。医药箱专供急救用,不允许随便挪动,平时不得动用其中器具。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目标】 授课时间: 第 课时认知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第一 单元 教案设计 2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