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学计划和教案(18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学计划和教案(1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学计划和教案(18页).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学计划和教案-第 18 页三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学生基本掌握了一、二年级所开设课程的知识,有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个别学生环保意识较差,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他们滞后的原因。二、教学目标总要求:(一)双基:1、让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2、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二)思想教育:1、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2、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
2、自然的情感意识。三、教材简析:本册教科书以主体性单元的形式编排了三个单元:美丽的家乡、珍爱生命、简朴生活,以专题性研究的形式编排了两个专题:绿色志愿者“我身边的浪费现象”童眼看法规“保护野生动物”。本册以“欣赏自然珍爱生命过简朴生活”思路构建,设计的内容标准为:欣赏自然美;保护自然,珍爱生命;崇尚自然简朴的生活;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环境,学会思考、倾听和讨论。各单元和专题从学生身边的环境问题入手,提出环境保护的问题,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获得基本的环境知识,掌握基本的环境保护技能,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四、教学重点难点: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
3、作的能力得到锻炼。学生对动物与人的关系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和了解,理解爱护、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怀得到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体会自然之声的美妙、和谐,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美德。五、教学措施:1、精心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健康教育。2、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3、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5、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六、教学进度:教 学 进 度周次教 学 内 容课时数2我们的家园地球1
4、4认识我们的家乡16我们周围的生物18生物的生存环境110生物和我们的生活112活动课:小实验114世界动物日116奇妙的昆虫118神奇的鸟类120多样性的哺乳动物1一、我们的家园地球学习目标: 1、 简单了解我们的家园地球,了解地球环境的组成部分。 2、 明确认识到,地球只有一个,我们要热爱地球。 3、 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如何保护地球,在生活中做一个爱护地球的好公民。 教学重难点: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如何保护地球。在生活中做一个爱护地球的好公民。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 谈话:在广阔的宇宙中,有着成千上万颗星球,然而,适合人类生存的只有地球一个
5、。 2、 导入课题并板书。 三、总体了解地球。 观看相关的课件资料,了解地球的美,知道阳光、空气、水、土地、动植物、微生物等是地球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四、说一说。 1、维持我们生存必需的物质都有什么? 2、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你能说说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吗? 五、学习地球环境的组成 (一)、陆地环境 向同学们介绍你了解的陆地环境。(二)海洋环境 海洋占地球总表面积的71%,知道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六、做一做 每年的4月22日是地球日,明年的这一天,你准备用什么礼物献给地球妈妈祝贺呢? 七、小结:地球只有一个,我们要热爱地球母亲,做地球母亲的好孩子。教学反思:二、认识我们
6、的家乡教学目标: 1、 了解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感受家乡的特别和美丽。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你能为我们介绍一下那生养你们的故土吗?二、一分钟介绍自己的家乡 1、请两个孩子在全班介绍家乡。2、孩子们评议,说说自己的感想。 3、引导学生说清自己具体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他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4、说了半天的家乡,有些小朋友可能还不知道我们的家乡重庆到底是在那里吧?我们一起在地图上去找一找。 5、在引导学生填写书上的夸夸家乡。 6、根据自己填写的内容,组织成一段通顺的话,分小组介绍自己的家乡。 三
7、、动手画家乡。 1、孩子们都说的很好!家乡的天,家乡的山,家乡的水我们用最好的语言也说不完家乡的美,今天我们一起拿出你的笔,画一画美丽的家乡吧! 2、学生动手画家乡。 3、请学生介绍自己画中的家乡。4、收集整理,以后展览在教室。四、拓展 1、做一做:同学们,你们能试着把中国十大名花的名称填写在( )中吗? 2、重庆市有市花吗?是什么花?请你用彩笔画出来,贴在班里的墙报上。 五总结 教学反思:三、我们周围的生物一、教学目的 1.能用各种感官感知动物与植物的外部特征,并用语言或图画等方描述所观察的动植物的形态特征。 2.在对动植物的观察活动中,体验合作的愉快,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知道生
8、活中常见动物、植物的名称,初步学习用不同标准对动植物进行分类。 二、重点、难点:在对动植物的观察活动中,体验合作的愉快,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放映关于动物和植物幻灯或录像。 2.谈话:同学们通过观看幻灯片(或录像带),有什么想法和问题? 3.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答。(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要给予引导和鼓励。) 4.讲述:我国动植物种类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他们都统称为生物。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我们周围的生物。 (板书课题:我们周围的生物) (二)学习新课 1.人类的朋友植物(出示一些熟悉的植物的幻灯片)。 A请同学
9、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观察: 这些都是什么植物?它们有哪些作用? B出示植物生长、繁殖图。 谁能说说它的生长繁殖过程?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绿色植物养育了人类,给我们提供吃的、穿的、住的、用的 2.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出示一些熟悉的动物的幻灯片)。 教师过渡:和植物一样,人类的生活也离不开动物。他们的生长繁殖过程和植物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出示动物生长繁殖图。谁能说说它的生长繁殖过程? 过渡:了解了他们的生长繁殖,我们再来具体认识一下这些可爱的动物朋友吧。 具体说说: (1)你见过那些动物?说说他们的名字。 (2)表演一种动物的动作或学它的叫声,让其他孩子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3)哪些
10、动物可以在家里养?那些不能? 3.你们认识微生物吗?你在什么时候用肉眼看过微生物? 看图认识了解微生物。 (三)总结: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微生物共组组成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他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 教学反思:四、生物的生存环境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 2. 举例说出不同生物的生长的环境是不同的,了解他们不同的生活方式。 3.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他们生存的条件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教学准备 教 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 生:课前收集有关动植物生存环境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疑 1.课件展示。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太空画面及
11、优美的自然风景图片,学生在欣赏美丽画卷的同时,设问哪些地方有生物生存呢?从而引出课题:生物的生存环境。 2.提出问题。地球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星球,在地球上,种类繁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我们人类,共同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为什么说地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二、探究新知,了解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1.地球透视,认识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 根据课本中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的相关链接,结合观察学生自己手中的地球仪,明确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的概念,为理解生物圈的概念及范围埋下伏笔。 2.巧妙设问,质疑生物的生存空间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设问是不是地球上的所有地方都有生命(生物)存在呢?学生通过思考
12、可知,地球上有的地方就没有生物。比如:在天空的最顶部、在海洋的最底部、在地球的最里面 3.理解概念,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空间是有一定范围的,如果把生物生存的这个范围叫做生物圈,怎样给生物圈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呢?学生认真读图1.3-1 (生物圈示意图),理解生物圈的概念,明确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做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在生物圈中生存、繁衍,并且相互间发生着复杂的关系。这样使学生的学习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 角色扮演,认识生物圈的范围 学生分角色扮演生物圈的三个圈层,生动形象地描述生物圈三个圈层的特点,说出生活在三个圈层的代表动物
13、,如雄鹰、鲸鱼、蚯蚓、微生物等。进一步明确适合生物生存的生物圈,其实只是地球表面的一薄层,通常认为,生物圈的范围为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之间,但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厚的范围内。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足球大小,那么,生物圈就比一张纸还要薄! 5.天体对比,解读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天上是否住着神仙?月宫中是否有寂寞的嫦娥?为什么生物圈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进行发言,然后师生共同总结。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等。那么,将来人类能否移居月球呢?科学家们正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希望同学们
14、认真学习知识,不断实践,提高能力,将来报效祖国。 三、了解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 过渡:刚才我们谈到有些生物生活的环境不一样,现在我们一起看看书上29页,了解了解他们不同的生活方式。 1、 看书29页,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2、 不同种类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 我们身边的生物,他们有时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是怎样生活的? 四、拓展 1、你喜欢什么样的居住环境,为什么? 2、思考:小草、小花、大树对环境有什么作用?拿起笔,画一画小花大树。 五、总结 看来我们想要有好的居住环境,离不开生物,他和我们息息相关。下节课我们继续了解生物和我们的生活。教学反思:五、生物和我们的生
15、活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验证知道一些生物具有生命现象,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维系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给人类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懂得如何爱护动、植物。 2、情感目标:对破坏植物、残杀动物的行为感到气愤,激发关心、热爱动、植物的情感,唤起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3、行为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觉爱护动、植物,不做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的事。 二、教学重点:感受动、植物的一些生命现象,以及给我们带来的美丽和乐趣,懂得如何爱护动、植物。 教学难点: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觉爱护动、植物,不做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的事。 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 课外观察,完成表格;搜集与动、植物之间发生的小故事;
16、 教师准备 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喜欢动、植物的兴趣 1小朋友们,请你竖起小耳朵,听听这是谁的声音呀?(课件播放:小鸟、公鸡、羊的叫声)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动物 2、老师再做几个谜语给你们猜猜:(1)身裹层层衣,珍珠藏在里,好笑真好笑,头顶长胡须。( ) (2)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 ) (3)一顶小伞,落在林中,一旦撑开,再难收拢。( ) 他们也有个共同的名字叫植物 3、因为动、植物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他们加上微生物,统称生物(板书)他们是咱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生物和我们的生活 二、感受与动、植物给我们带来的
17、美丽与乐趣 1、这些动、植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呢?请欣赏 2、 播放课件(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师生共同欣赏。 3、 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感受? 4、 学生交流反馈 5、 对,这就是动、植物美丽的生命现象,给我们增添了不少乐趣,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你还会发现它们更可爱、更美丽的时刻,我们的世界因他们的存在而更加美丽、可爱。 三、感受生命现象和生命的神奇 1、我们人类是有生命的。因为我们会睡觉、会奔跑、会吃东西。那么动物、植物他们有生命吗?他们会些什么来证明它们也是有生命呢?请听大象伯伯是怎样介绍生命现象的? 课文中还有哪些属于生命现象呢?(学生朗读文中话) 2、听了大象伯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上册 环境 教育 教学计划 教案 1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