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60171(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文献综述60171(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综述60171(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献综述60171-第 4 页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题 目 某电站坝下水位治理工程 枢纽重力坝设计 专 业 水利水电工程 班 级 2010级1班 学 生 倪昌义 指导教师 陈 野 鹰 重庆交通大学 2014 年摘要:根据重力坝发展历史以及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的看法和经验,了解重力坝建坝的基本步骤和注意问题以及筑坝技术的宝贵意见。列举几点重要东西和对重力坝的基本认识,结合他们在各自具体工程的应用总结了它们的优缺点,并对重力坝优化设计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关键词:重力坝、抗滑、措施、发展趋势1 重力坝的基本了解 重力坝历史 公元前2900年埃及美尼斯王朝在首都孟斐斯城附近的尼罗河上,建造了
2、一座高15m、长240m的挡水坝。中国于公元前3世纪,在连通长江与珠江流域的灵渠工程上,修建了一座高5m的砌石溢流坝,迄今已运行2000多年,是世界上现存的,使用历史最久的一座重力坝。18世纪,在法国和西班牙用浆砌石修建了早期的重力坝,横断面都很大,接近于梯形。1853年以后,在筑坝实践中,设计理论逐步发展,法国工程师们开始拟出一些重力坝的设计准则,如抗滑稳定、坝基应力三分点准则等,出现了以三角形断面为基础的重力坝断面。20世纪初,由于混凝土工艺和施工机械的迅速发展,在美国建造了阿罗罗克坝和象山坝等第一批混凝土重力坝。1930年以后,美国修建了高183m的沙斯塔坝和高168m的大古力坝以后,重
3、力坝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有了一个飞跃。1950年以后,重力坝继续得到发展,在瑞士修建了当今世界上最高的重力坝大迪克桑斯坝,坝高285m;在印度修建了高226m的巴克拉坝和高192m的拉克华坝;在美国修建了高219m的德沃夏克坝。苏联在寒冷地区多修建混凝土重力坝,如高215m的托克托古尔坝,在中国,60年代初建成高106m的三门峡重力坝和高105m的新安江宽缝重力坝;70年代建成了高147m的刘家峡重力坝和高的牛路岭空腹重力坝。80年代又建成了高165m的乌江渡拱形重力坝。1970年以后,世界上创造出碾压混凝土坝筑坝技术,美国威洛克里克坝(又译柳溪坝)、日本岛地川坝、中国福建坑口坝和南盘江天生桥
4、二级水电站首部枢纽都采用了这种施工技术。坑口坝坝高,通仓浇筑,不设横缝,但在迎水面增设防渗面,简化了坝体构造。(福建大田坑口坝,中国第一座碾压混凝土坝,高,1986年竣工、贵州遵义乌江渡水电站,拱型重力坝高165m,1983年竣工水电站全景、水电站主坝,中国最高的混凝土重力坝,高147m、瑞士大迪克桑斯坝,世界最高的混凝土重力坝,高285m,1962年竣工、日本岛地川坝,世界第一座碾压混凝土坝,高90m,1980年竣工) 1。 重力坝的基本原理、特点及类型工作原理(1)利用自重在坝基面产生的摩擦力以及坝与地基间的凝聚力来抵抗水平水压力而维持稳定;(2)利用自重引起的压应力来抵消由水压力产生的拉
5、应力。工作特点(1)优点1)安全可靠。剖面尺寸较大,抵抗水的渗漏,洪水漫顶,地震或战争破坏的能力都比较强,因而失事率较低。 2)对地形、地质条件适应性强,坝体作用于地基面上的压应力不高,所以对地质条件的要求也较低,低坝甚至可修建在土基上。 3)枢纽泄洪容易解决,便于枢纽布置。 4)适用于各种气候,施工方便,便于机械化施工。 5)结构作用明确,应力计算和稳定计 算比较简单。(2)缺点1)剖面尺寸大,水泥石料等用量多。 2)坝体应力较低,材料强度不能充分发挥。 3)扬压力大,对稳定不利。 4)砼体积大,温控要求较高重力坝的类型(1)按坝高来分:高坝:大于70m,中坝:30m70m,低坝:低于30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献 综述 6017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