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学案(教师版)(4页).doc
《《长亭送别》学案(教师版)(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亭送别》学案(教师版)(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长亭送别学案(教师版)-第 4 页细节决定成败纠错成就完美错题卡题号错题原因摘要长亭送别学案(教师版)教学重点:1. 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构成,了解王实甫及西厢记。2. 鉴赏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特点的曲词,体味剧作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3. 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长亭送别学案第一课时 课前自学案 编号BX509A1一、文本名句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2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3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4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作者名句1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
2、疑是玉人来。2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3地生连理枝,水出并头莲二、作者视窗 待月西厢月上柳梢,西厢房里,烛影摇红,在幽幽的光晕里,她不时地从半开的门户探头张望。朦胧而恬淡的夜色里,花木婆娑。院墙之下,花影动摇之间,引得她心生了几回颤动?这待月西厢,曾让多少人迷恋?红楼梦中宝黛晨昏共读“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曾让多少人向往?牡丹亭里杜柳生死同求,曾让多少人陶醉?从关关雎鸠的吟唱,东南孔雀的飞翔,到西洲遥望的情郎,江底怒沉的宝箱,无不在万般追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注】王实甫,生卒年不详,名德信,元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著有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吕蒙正风雪破窑记
3、四丞相高会丽春堂韩彩云丝竹芙蓉亭等。其剧作大都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塑造了崔莺莺、红娘、刘月娥等妇女的典型形象。他的作品戏剧性强,曲词优美,明代朱权评价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三、写作背景王实甫生活的时代,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的元代,蒙古统治者将人分为十阶,知识分子处于仅仅优于乞丐的卑贱地位。西厢记通过莺莺与张生这对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这一主题而形象地表现了反抗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提出了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理想。元杂剧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
4、戏剧形式,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
5、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孛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独白、旁白、带白四、基础梳理1音准形正(1)单音字玉骢(cn)迍迍(zhn)笑靥(y) 揾(wn) 金钏(chun) 挣揣(
6、chui)玉醅(pi) 谂知(shn) 恓(x)惶 泠泠(ln) 蜗(w)角 青鸾(lun)绣衾(qn) 谨赓(n) 拾芥(ji) 禾黍(sh)(2)多音字倩(qin)疏林 挣揣(chui) 课堂探究案 BX509B11、西厢记突破了杂剧一本四折的形式,是五本21折的连本戏。长亭送别,共十九支曲文,按时间的推移、情节的发展,可分为哪几个场面?2、赏析第一部分:“送别途中”(长亭路上、赶赴长亭)。(1)赏析【端正好】,其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是怎样情景交融的? (2)长亭送别一折,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的情、景描写真正达到“交融”的高度。【滚绣球】一曲正是情景交融的典例,师
7、生共同赏析。课后拓展案 BX509C1阅读延伸我看长亭送别中的崔莺莺韩雁冰西厢记流传了几百年,崔莺莺的动人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在人们心目中,她是忠贞不渝、忠于爱情的象征。高中语文第四册选入了长亭送别这一折戏,教参上有如下的介绍与评价:长亭送别这一折突出地刻画了莺莺的叛逆性格。在她心目中,金榜题名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不是爱情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临别时不忘叮嘱张生“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与老夫人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么莺莺真的是如上文所评价的那样叛逆吗?她何以如此对待功名利禄?莺莺的父亲官拜前朝相国,在莺莺十九岁的时候去世。相国的家庭可想而知有多么富足华丽了,莺莺又是相国唯一的女儿,可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亭送别 长亭 送别 教师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