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复习资料(10页).doc
《中药鉴定学复习资料(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鉴定学复习资料(10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药鉴定学复习资料-第 9 页总 论中药鉴定学的定义: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订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造成中药材品种混乱和复杂现象严重的原因是:1.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 大青叶来源:蓼蓝、马兰、菘蓝 女贞子/冬青子同物2.一药多基源情况较为普遍 黄芪10多种 贯众58种 大黄3种(药用大黄、掌叶大黄、唐库特大黄)3.外形相似 人参/桔梗(芦头有无) 信石/贝母粉/滑石粉4.以伪充真 5.本草记载与现今用药不同造成混乱。 白头翁;加工保管、贮藏不当造成混乱 中药的资源包括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资源传统中药约1200种,其中常用中药约500种,民族药150020
2、00种资源保护:2002年发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GAP),并从2002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途径:1.从民族药或民间药寻找新药源。2.根据生物的亲缘关系寻找新药源。3.以有效成分为线索,寻找和扩大新药源。4.以药理筛选结合临床疗效寻找和扩大新药源。5.从古本草中寻找或探索老药新用途6.根据植物生长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进行寻找历代主要本草著作1.神农本草经西汉时期 365种 分上、中、下三品,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药物知识,为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2.新修本草(唐本草)唐代 李勣苏敬 850种 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出现了图文
3、鉴定的方法。3.证类本草宋代唐慎微1746种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为研究古代药物最重要的典籍之一。4.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1892种对中药学贡献最大,是我国十六世纪以前医药成就的大总结,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药学文献之一,本书按药物自然属性作为分类基础。中药的采收采收与质量的关系 (生长年限、采收时间、采收方法、药用部位)一、确定适宜的采收期,必须把有效成分含量高、产量高、有毒成分低结合考虑。1.当药材产量和有效成分积累量在同一时期最高时采收2.产量变化不大、在有效成分含量积累最高期采收3.依据总产量=单产量有效成分物质积累百分含量 在总产量最大是采收二、各类中药的一般采收原则(以植物药为例):根
4、及根茎类:秋、冬季采收。 茎木类:秋、冬季采。 皮类:春末夏初采收。叶类: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采。 花:含苞待放时或在花初开时采收。果实类:在自然成熟或近成熟时采收;种子类:在果实成熟时采收。 全草类:在茎叶茂盛时采割。中药鉴定的依据 中国药典中药鉴定的方法有:来源鉴定(原植物、原动物和矿物)、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新技术新方法(生物鉴定)等方法。1.来源鉴定观察植物形态 核对文献 核对标本2.性状鉴定特点:简单、易行、迅速。十要素: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折断面、气、味、水试、火试断面:大黄横切面根茎髓部大,其中有星点。何首乌切面皮部有“云锦状花纹”。牛膝、川牛膝有黄色小点(
5、异常维管束)排列成数轮同心环。车轮纹。苍术断面有“朱砂点”,可析出白毛状结晶,习称“起霜”。杜仲断面有白色胶丝相连。牛黄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气、味;味极苦:黄连、马钱子(有剧毒)、。气微、味甜而特殊:甘草。水试、秦皮热水中水浸液成黄绿色,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红花花浸水中,水染成金黄色,药材不变色。西红花入水柱头呈长喇叭状,散出橙黄色色素呈直线下沉,并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熊胆粉末少许投入水杯中,在水面旋转并成黄线下沉,短时内不扩散。麝香粉末少许置手掌中,加水湿润手搓能成团,再用手指轻揉即散,不沾手、粘手、顶指或结块。牛黄水调和后,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成“挂甲”。进口沉香
6、沉水国产浮水车前子入水粘稠林蛙油入水体积膨大10-15倍火试(为经验鉴别方法)。马勃有火星青黛紫红色烟血竭外色黑似铁,研粉后红似血,火烧呛鼻,有苯甲酸样香气。取颗粒置白纸上,用火烘烤则熔化,但无扩散的油迹,对光照视呈鲜艳的血红色,以火燃烧则发生呛鼻烟气。3.显微鉴别水合氯醛透化目的:1溶解淀粉粒,蛋白质,叶绿体,树脂,挥发油等;2 使以收缩的细胞膨胀3水合氯醛是优良的透明剂。4.理化鉴别方法有:化学定性分析、微量升华、荧光分析、显微化学分析、物理常数的测定、膨胀度的测定、色度检查、泡沫指数和溶血指数的测定、浸出物测定、含量测定、有害物质的检查5.新技术新方法:色谱法、分光光度法术语星点:大黄根
7、茎横切面上,髓部宽广,有异常维管束,每个异常维管束形成层呈环状或散在,外侧为木质部,内部为韧皮部,射线呈星状射出。云锦状花纹:中药何首乌横切面皮部环列个类圆形异型复合维管束,如同散列的云朵状花纹,并具色彩朱砂点:苍术断面黄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点,习称“朱砂点”,过桥:黄连根茎上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部分节间平滑车轮纹:牛膝药材横切面上维管束与较宽的射线相间排列成稀疏整齐的放射状纹理,状如木制车轮菊花心:指甘草、黄芪药材断面有明显的形成层环纹及放射状纹理共同组成菊花心金井玉栏:黄芪断面可见放射状纹理及裂痕,皮部黄白色,形成层棕色,木质部淡黄色园参:栽培人参林下参:播种在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
8、的人参艼:人参根上的不定根芦头:人参的根茎芦碗:人参地上脱落后留下的茎痕、铁线纹:主根上端有紧密深陷的环纹珍珠疙瘩:人参须根上的细小疣状突起雁勃芦:芦头细长、与主根等长或更长圆芦:靠近主根的一段根茎较光滑的茎根枣核艼:艼中部饱满形如枣核,狮子盘头:党参根头部具有多数的瘤状凸起。怀中抱月:松贝外层有两瓣麟叶,大小悬殊,大瓣紧紧包含着小瓣,未包合德部分呈新月型。虎皮斑:炉贝表面有的具棕色斑点。观音合掌:青贝外层2片麟叶,大小相近,相对包合。马牙嘴:炉贝外面鳞片两瓣大小相近,顶端开裂而略尖,开口称鹦哥嘴:天麻的一端具有红棕色的干枯芽孢。(红小辫)。简朴:干皮呈卷状或双卷简状靴简朴:干皮近根部的干皮一
9、端展开如喇叭口鸡肠朴:根皮呈单简状或不规则块片,有的弯曲似“鸡肠”“铁皮石斛”:边炒边扭成弹簧状,习称“耳环石斛”毛壳麝香 (整麝香):猎获后割取香囊,阴干,麝香仁:毛壳麝香除去囊壳,银皮:拣去麝香仁中的细毛和脱落的内层皮膜当门子:麝香仁颗粒大者冒槽:取毛壳麝香,用特制槽针从囊孔插入,转动槽针,撮取麝香仁,立即检视,槽内的麝香仁应有逐渐膨胀高出槽面的现象, “马头蛇尾瓦楞身”:海马头顶有冠状突起,尾部渐细,向内卷曲,体上有瓦楞形节纹并具短棘,各 论双子叶植物单子叶中心常无髓中央有髓中柱维管柱 较 皮部大(环内木质部占比例大)中柱 较 皮部小(皮层占比例大,中柱占的小)外有栓皮外常无栓皮横断面可
10、见明显形成层环纹横断面可见内皮层环纹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纹理(射线)无植物类单双子叶区别: 根基根茎类绵马贯众:鳞毛蕨科粗茎鳞毛蕨(带叶柄残基)的根茎 附注:紫萁贯众 狗脊贯众 荚果蕨 大黄:蓼科植物掌叶大黄、药用大黄、唐古特大黄根及根茎 作用:泻下攻积 成分:蒽醌类 指标成分:大黄酸性状特征:(1)类圆柱形、圆锥形或块片状(2)黄棕色至红棕色(3)去皮者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4)质坚实,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5)横切面根茎髓部较大,有星点(异常维管束)(6)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理化鉴别:(1)粉末的稀乙醇浸出液,显棕色至棕红色荧光。(2)粉末微量升华后,可见黄色菱
11、状针晶或羽状结晶。(3)饮片置紫外光灯下,不得显持久的亮蓝紫色荧光。附注:(1)藏边大黄、河套大黄(波叶大黄)、华北大黄、天山大黄的根及根茎。横切面均无星点。不含或仅含痕量双蒽酮苷番泻苷类,故泻下作用很差。药材含土大黄苷,显兰紫色荧光。怀牛膝川牛膝的区别川牛膝:个大、色深、环多(车轮纹纹数多)黄连:(Rhizoma Coptidis) 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云莲的根茎。 成分:小檗碱 黄连性状鉴别:黄连:味连:(1)多分枝,聚成簇,形如鸡爪(2)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部分节间平滑,习称“过桥”(3)皮部暗棕色或橙红色,木部金黄色(4)中央髓部红棕色(5)气微,味极苦。雅连:多单枝,“过桥”
12、较长 云连:多单枝,较细小,有“过桥”。理化鉴别:(1)根茎横断面显金黄色荧光,木质部尤为显著。(2)粉末或薄切片置载玻片上,加95%乙醇及30%硝酸,镜检,有黄色针状或针簇状结晶析出。甘草: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 成分:甘草甜素 理化鉴定:取甘草粉末+80%硫酸变成橙黄色或金黄色(甘草甜素)黄芪:豆科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成分:皂苷类甘草和黄芪的区别1.甘草红棕色或灰棕色,黄芪表面灰黄色或淡褐色,2.甘草气微,味甜而特殊,黄芪气微味甜,嚼之有豆腥味,3.甘草断面略显纤溶性,有粉性有明显的形成层环状放射状纹理构成菊花心,黄芪断面纤溶性,粉性具有放射及裂陷,呈菊花心
13、。4.黄芪有金井玉栏。人参(Radix et Rhizoma Ginseng)五加科人参的根及根茎 成分:人参皂苷Rg1、Re、Rb1 红参特有人参皂苷Rh2 西洋参特有人参皂苷L1、R1拟人参皂苷f11、f13规格: 加工品:红参 生晒参 糖参性状鉴别:圆参:一般分芦、艼、体、腿、须等部。上部的根茎称“芦头”; 芦头上凹窝状茎痕,习称“芦碗”; 芦头上不定根,习称“艼”。主根称体,纺锤形或圆柱形。支根为腿,腿生有须根,其上有小突起,习称“珍珠点”。生晒参 :主根纺锤形或圆柱形;表面灰黄色,上部有断续环纹及明显纵皱纹,体轻,质较硬,断面淡黄白色,形成层环棕黄色,皮部有棕色点状树脂道和放射状裂隙
14、。气香而特异,味微苦、甘。红参.表面红棕色、半透明、具纵向顺纹,上部有断续不明显环纹。断面平坦、角质,中间有颜色稍浅的圆心。生晒山参 :芦头细长、与主根等长或更长,称“雁脖芦”;芦分三节, “马蹄芦,对花芦、圆芦”。艼中部饱满形如枣核,习称“枣核艼”。主根短,上端有紧密深陷的环纹,习称“铁线纹”。参腿2 3支,须根细长,清疏不乱,质韧,“珍珠点”明显。气香浓。“ 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野山参加工成全须生晒参。附注:伪品:1、豆科的野豇豆根. 无芦头、芦碗,表面无横纹而有明显的纵皱纹,质坚实难折断。纤维性较强。有豆腥气。 组织中有树脂管,内含黄棕色物。有众多纤维束散在。无草酸钙簇晶。2
15、、茄科的华山参的根。有短根茎,无芦碗,有环纹及横向皮孔样的疤痕。黄棕色半透明状;质坚实。味微苦、甘而麻舌,有毒。横切面有木间韧皮部及含草酸钙砂晶,无簇晶及树脂道。3、商陆科商陆或美洲商陆的根。呈圆锥形,下部多分支,有地上茎残基,无芦碗,去皮后显棕褐色,质坚实难折断,断面平坦呈角质,有同心性的多环维管束。(“罗盘纹”)无臭、味淡而微麻舌。横切面见同心性的多环维管束,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4、菊科的山莴苣.的根。无芦头、芦碗,表面有纵皱纹无横纹,黄棕色半透明质坚实较易折断,断面近平坦。微臭、味微甜后苦。横切面无木栓层,为后生皮层,内皮层明显,可见凯氏点,皮层及韧皮部有乳管群;无晶体及树脂道,有众多
16、菊糖。5、马齿苋科栌兰的根。圆柱形或长纺锤形,顶端有残茎,无芦碗,灰黄色半透明,有点状须根痕及纵皱纹;质硬,不易折断,断面平坦。气微味淡。遇水微带粘滑感。韧皮部较窄,有草酸钙簇晶,无树脂道。柴胡 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根 北柴胡经呈“之“子 根有分支 南柴胡没有 根无分支 大叶柴胡有毒 成分:柴胡皂苷a、b党参 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的根。有狮子盘头伪品: 迷果芹的根 无狮子盘头有菊花心 羊乳的根及根茎 质松泡 气稍腥 有不规格蚯蚓头川贝母为百合科川贝母, 暗紫贝母 ,甘肃贝母 ,梭砂贝母的鳞茎。前三者按药材性状的不同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药材习称“炉贝”。性状鉴别: 松
17、贝 呈类圆锥形或球形,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灰褐色的鳞茎盘。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细小如珍珠,称“珍珠贝母”。青贝 呈类扁球形,外层2鳞叶大小相近,相对抱合,习称“观音合掌”,顶端开口。气微,味微苦。炉贝 呈长圆锥形,表面黄白色,稍粗糙,有黄棕色斑块,习称“虎皮斑”。外面两枚鳞叶大小相近,顶端多开口。基部稍尖或较钝。天麻兰科植物天麻.块茎性状鉴别:长椭圆形。一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习称“鹦哥嘴”),或为残留茎基;另一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痕(习称“肚脐眼”)。表
18、面有点状突起(潜伏芽)排列成多轮横环纹(习称“点轮纹”)。有纵皱纹。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角质样。气微而特异,味甘。 “(冬麻)” 质佳;“(春麻)”质次。 茎木类中药 木本植物茎藤:海风藤、大血藤、鸡血藤;茎枝:桂枝,桑枝; 茎刺:皂角刺; 茎髓:通草,灯芯草; 茎的翅状附属物:鬼箭羽;草本茎:苏梗; 大部分草本植物茎:石斛木类中药: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内的部分,统称为木材。分为边材和心材(大多中药降香、苏木):边材形成较晚,含水分较多,颜色较浅;心材形成较早,位于木质部内方,蓄积较多物质。用木材中药沉香。沉香:瑞香科白木香含有树脂的木材心材 成分:挥发油和树脂 进口含有:树脂 挥发油
19、少量 皮类中药:木本植物茎干、枝和根的形成层以外部分的药材 有周皮、皮层、初生和次生木质部牡丹皮:毛茛科牡丹根皮 分风丹皮(安徽佳)、川丹皮、西丹皮(甘肃)、连丹皮(山东湖南)分有元丹皮和刮丹皮(粉丹皮):刮去外皮抽取木心成分:丹皮酚 理化鉴定:有微量升华丹皮酚结晶柱、针、羽状厚朴:木兰科 厚朴、凹叶厚朴干皮、枝皮、根皮 干皮呈卷状或双卷简状,习称“简朴”;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习称“靴简朴”根皮呈单简状或不规则块片,有的弯曲似“鸡肠”,习称“鸡肠朴”。 成分:生物碱 厚朴酚肉桂:樟科肉桂树皮 官桂:栽培5-6a幼树干皮、粗枝皮、老树皮,不压自然弯曲筒状。 企边桂:十年以上肉桂干皮板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 鉴定 复习资料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