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眩晕的方剂(5页).doc
《治疗眩晕的方剂(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眩晕的方剂(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治疗眩晕的方剂一、方剂组成生地10-20g 丹皮10-20g 钩藤15-20g 山药15-20g 茯苓10-20g 山芋肉15-20g 当归10-20g 珍珠母10-20g 菊花10-20g 川芎10-20g 地龙10-20g 天麻10-20g 半夏8-10g 酸枣仁20-30g 栀子8-10g 僵蚕8-10g 甘草5-10g 胆南星8-15g。二、功能与主治镇肝潜阳、熄风止眩。用于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者仆倒。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三、技术领域:治疗眩晕症的中药方剂,属医药领域。四、技术背景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
2、动性或位置性错觉,是病人的一种自我体验,大约30的人一生中会经历此症,它涉及多个学科。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咽喉科门诊的15%。能引起眩晕的疾病种类很多,大约有上百种之多。中医学认为眩晕病位在清窍,由脑髓空虚,清窍失养,或痰火上逆,扰动清窍,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五、病因眩晕是一种自身或外界物体的运动性幻觉,是对自身平衡觉和空间位象的自我感知错误,表现为感受自身或外界物体的运动性幻觉,如旋转、升降和倾斜等。眩晕按照病变的性质可分为“假性眩晕”和“真性眩晕”两大类;真性眩晕是由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假性眩晕多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如心血
3、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几乎都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患者感觉“飘飘荡荡”,没有明确转动感。眩晕按照部位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大类。中枢性眩晕是由脑组织、脑神经疾病引起,比如听神经瘤、脑血管病变等,约占眩晕病人总数的30%。周围性眩晕是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反应等原因引起,约占眩晕病人总数的70%。眩晕的病性以虚居多,张景岳谓“虚者居其八九”,如肝肾阴虚,肝风内动,气血亏虚,清窍失养,肾精亏虚,髓脑失充。眩晕实证多由痰浊阻遏,升降失常,或痰火气逆,上犯清窍。眩晕的发病过程中,各种病因病机,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形成虚实夹杂;
4、或阴损及阳,阴阳两虚;或肝风痰火上蒙清窍,阻滞经络,而形成中风;或突发气机逆乱,清窍暂闭或失养,而引起晕厥。六、机理 本方重用生地滋补肝肾之阴,山药益气养阴,山芋肉补益肝肾、涩精敛汗,三药共用滋阴益气;珍珠母镇肝熄风,钩藤清热熄风降火、与天麻共同平肝潜阳;川芎辛温升散,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上行头目”,祛风止痛,地龙清热熄风,通行经络,僵蚕熄风止痉、化痰,共用镇肝熄风、降火通络;当归补血活血,酸枣仁交通心肾,养心安神,二药为用,补血养心;半夏、茯苓、胆南星健脾燥湿化痰;丹皮、菊花、栀子清肝泻火;甘草调和诸药。七、临床运用美尼尔氏综合征、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神经衰弱等病以眩晕为主要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治疗 眩晕 方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