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六则导学案(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六则导学案(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语六则导学案-第 4 页论语六则学习导航1、 学习此文,能深入思考,逐步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2、 能诵读课文,感知古今汉语的异同。3、 从积累文言字词入手,理解课文内容。一、 沙滩拾贝1、填空: 论语是记录_的一部书。是_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_,字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论语全书共 篇,内容涉及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观念、道德修养等方面,行文以 为主,是 体散文的典范。南宋朱熹把论语和 、 、 合为四书。2、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注音 (1)人不知而不愠()(2)不亦说乎() (3)学而不思则罔()(4)思而不学则殆() (5)默而
2、识之() (6)敏而好学() 3、读后你有哪些疑惑?请写在下面。(一、二点即可)4、划分下列句子的停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是以谓之文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二、 浪里串珠5、找出文中的通假字。6、古今异义。 学而不厌 古义:今义:是以谓之“文”也 古义:今义:7、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识:)择其善者而从之(从:)8、“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别下列句中“而”
3、的不同用法:学而时习之() 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敏而好学() 学而不厌()择其善者而从之()9、摘出出自论语六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10、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1、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 。 (2)阐述个人道德修养的句子: 。 (3)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 。(4)表明要有正确的教学态度的句子: 。(5)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
4、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六则中孔子的话: 。三、深海探宝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12、论语六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有 13、第一则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14、“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15、课文中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
5、结合起来的一则是16、所选六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关于思想品德修养有。请分别就两个方面各举一两则。第一方面:第二方面:17、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18、在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方面,你还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请举出两例。四、扬帆弄潮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知,通“智”,智慧)也。”(为政)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不习乎?”(学而)19、翻译下列句子: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则是为了告诫弟子 。2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社会现象? 22、曾子经常反思的一些事是什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