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有答案)(3页).doc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有答案)(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有答案)(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有答案)-第 3 页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说明:本练习共有6篇阅读,满分100分,60分为合格。整体的难度偏大,因为部分词语还没有积累,但文章的内容上练习较为紧密,可以猜出词义。另外,题目与实际的考试题难度相当,可以感受一下初中文言文的难易程度。 (一)师旷论学(18分)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1、解释文中加黑的词。(4分) 恐
2、已暮矣( )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 ) 善哉( )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4分)( ) A、臣闻之 B、如日出之光 C、驱之别院 D、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4、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二)欧阳修论作文(16分)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1、解释文中加黑的字词。(4分) 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 惟勤读书而多为之( ) 自工( ) 疵病不必待人指摘( ) 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
3、各指代什么。(4分) 学而时习之( )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多作自能见之( )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4、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4分)(三)自护其短(14分)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1、解释文中加黑的字词。(4分) 席上啖菱( ) 或曰( )啖菱须去壳( )欲以清热也(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作“因为”解释的一句是(4分)( ) A、欲以清热也。 B、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课外 文言文 阅读 练习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