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专题(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AB卷(9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AB卷(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专题(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AB卷(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地理一轮专题(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AB卷-第 9 页第六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A卷全国卷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6新课标全国,1011)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1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2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解析第1题,考查岩石圈(山地)、大气圈(气温)、水圈(冰川)之间的
2、整体性关系。解读图文信息,经历的冰期次数越多,说明山峰的抬升时间越早,故选B项。第2题,山地是否存在现代冰川,与山顶的气温具有直接关系,山顶气温较高,降雪融化难以形成冰川,故直选B项。答案1.B2.B(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8)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第3题。3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解析科隆群岛的位置极其特殊,距离南美大陆约1 000 km,形成了一个几近封闭的小型生态环境,因而生物多具有独特性。答案B(2013新课标,45)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
3、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完成45题。4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大气环流 B地形C纬度位置 D洋流5该区域位于()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解析第4题,由题干可知该区域位于45N,并且距海(180 km)较近,读图可知西侧有山脉且有植被覆盖,东侧为高原荒漠。由纬度位置可知该区应当受西风带影响,西侧为西风迎风坡,降水量大,植被覆盖好,东侧为西风背风坡雨影地区,降水少,形成高原荒漠,所以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而不是大气环流
4、、纬度位置、洋流。第5题,该地区位于西风带,并且距海较近,西侧有山脉,并且有植被覆盖,山脉东侧为高原,高原上为荒漠景观,结合所学知识,很客易判断该地区为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答案4.B5.D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与非地带性(2014大纲全国,45)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67题。6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7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A海拔高 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解析第7题,由
5、经纬网及海陆分布状况判断图示区域属于马来群岛的一部分,图中面积较大的岛屿为爪哇岛。该区域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所以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热带雨林。第8题,据材料可知,K岛屿与大陆上的热带雨林相比,K岛没有种源和光照优势,海拔高也不是恢复植被的优势,火山灰可形成肥沃的土壤,利于植被生长。答案6.A7.C(2013课标,6,)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回答第8题。8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C针阔叶混交林 D草原解析据材料信息可判断出该区域为45N的
6、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受西风带影响,山脉西坡山麓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因山麓海拔相对较高,其自然植被应为针阔叶混交林。答案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2016新课标全国,1011)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910题。9磷高累积区是()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10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米处()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解析第9题,图中磷的累积量在4
7、000米到4 500米处最大,结合该山地理位置,该高度植被最可能是高山草甸带。故选A项。第10题,由图可知,2 000米到3 000米处,磷的累积量相对较少;相对磷高累积区,海拔低,气温高,不利于累积,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说明磷的累积量与生物生产量有直接关系,B项错误;材料中说明土壤含水高,有利于磷的积累,所以C项正确;地表径流小,有利于磷的积累,所以D项错误。答案9.A10.CB卷地方卷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5四川文综,1112)贝加尔湖湖面每年15月封冻,冰厚可达90厘米。下图为贝加尔湖地区等高线图。据材料完成12题。1贝加尔湖()A结冰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B湖面中心结冰早于边缘C位于
8、山谷导致冰层较厚 D北部的封冻期长于南部2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A结冰时使气温降低 B融冰时使气温升高C减小了气温年较差 D冰层增加空气湿度解析第1题,贝加尔湖结冰主要原因应是纬度高,冬季气温低;湖面中心结冰应晚于边缘;位于山谷气温应偏高不会导致冰层较厚;北部纬度高于南部,气温比南部低,封冻期长于南部,A、B、C项错误,D项正确。第2题,贝加尔湖与陆地相比,湖水热容量大于陆地,故夏季增温慢,气温低,冬季降温慢,气温高,减小了气温年较差,C项正确。结冰时放热不会使气温降低,融冰时吸热不会使气温升高;湖水结冰冰层使水汽含量少,不会增加空气湿度,A、B、D项错误。答案1.D2.C(2015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高考 地理 一轮 专题 自然 地理环境 整体性 差异性 AB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