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想和做》教案(2课时)(8页).doc
《【北京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想和做》教案(2课时)(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想和做》教案(2课时)(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京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想和做教案(2课时)-第 8 页想和做教案教学目的1教育学生,既要培养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又要具有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来源:学_科_网2了解“想”和“做”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想”和“做”的关系,了解发议论要有针对性。来源:学科网3学习运用比喻和摆事实证明论点的方法。4学会在论述多方面的道理时,可以有所侧重。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想”和“做”的辩证关系。(2)学习有针对性的议论和议论多方面道理时,可以有所侧重的写法。2难点:明确第8节在全文中的位置及其同前文的关系。学法引导以学生朗读思考议论练习为主,教师着重引导。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1
2、课时一、预习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滔滔不绝: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形容话很多,连续不断。埋头苦干:专心致志,刻苦工作。投机取巧: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个人的私利。也指想不付出艰苦的劳动,而靠小聪明来取得成功。劳而无功:白费力气,却没有功效。2阅读课文,编写阅读提纲。二、导入这是当代哲学家、历史学家胡绳写的一篇谈思想方法的议论文,作者针对两种不同的错误倾向“空想”和“死做”,有感而发,使本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议论时,又针对主要倾向“死做”,既全面又有重点地进行论述,使本文富有现实意义。这节课我们来整体了解课文的议论脉络,及本文运用比喻和摆事实进行论证的方法。三、正课1自学课文,要求:(1)找出
3、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简述理由。完成课后练习一。(2)参考课后练习三的提示,编列课文结构提纲。2学生讨论下列思考题:(1)议论文总得对什么发表意见,本文对什么发表意见?议论什么?明确:题目已经规定得很清楚,对“想”和“做”发表议论。议论想和做的关系。(2)要议论想和做的关系,就得有自己的见解,见解就是文章的基本观点,也叫中心论点。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看课文,在书上找出来。)明确:第5节“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这就是文章的基本观点,也叫中心论点。(3)一些议论文在开头就提出论点,我们称之为“开门见山”。本文不是这样写的,在第5段里才提出来,在这以前都议论些什么?也就是说论点是怎样提
4、出来的?在这之前议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明确:开头两段讲两种极端,第3段对两种人加以批评,着重指出后一种人不值得赞美。第4段论述后一种人为什么不值得赞美,从动物与人类的比较中论述为什么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4)“要联结”和“怎样联结”这两句是紧挨在一起的。为什么这样写?(前一句是论点,后一句是设问,引起后两段的议论。这两句紧靠在一起,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关联作用。)最后两段写了些什么?和论点有什么关系?运用观点联系实际,着重练习学校方面学生学习的实际。板书结构简图:来源:Zxxk.Com1要联结中心论点2怎样联结3明确:1是14段,阐述要联结起来的道理,第5段提出中心论点
5、;2是第67段,阐述怎样联结起来;3是最后两自然段,联系实际,突出中心论点。(5)再想一想,三个方框部分是怎样讲述道理的?(读一部分,议论一部分)读14段后议论:先摆“想”和“做”脱节两种事例“只会空想,不会做事”和“只顾做事,不动脑筋”,接着分析说理。读第6段后议论:分三层,先说理“想”要从实际出发,接近实际,行动;再举学游泳事例;最后再说道理。读第8段后议论:从正反两方面连举几个事例,边举例边说道理。(6)这三个部分说道理的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都举例子摆事实来讲明道理。但例子和说道理怎样配合,写法并不一样。 明确:举例说理是议论文常用的说理方法。有开头先举例的,有在中间举例的,有边举例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版 想和做 北京 年级 下册 语文 教案 课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