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复习题(文字)(8页).doc
《GPS复习题(文字)(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PS复习题(文字)(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PS复习题(文字)-第 8 页一、名词解释1.导航电文答:GPS卫星的导航电文是用户用来定位和导航的数据基础。它主要包括:卫星星历、时钟改正、电离层时延改正、工作状态信息以及C/A码转换到捕捉P码的信息。2.伪距答:GPS定位采用的是被动式单程测距。它的信号发射时刻是卫星钟确定的,收到时刻则是由接收机钟确定的,这就在测定的卫星至接收机的距离中,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两台钟不同步的误差影响,所以称其为伪距。3.静态定位如果在定位时,接收机的天线在跟踪GPS卫星过程中,位置处于固定不动的静止状态,这种定位方式称为静态定位。4.GPS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个空基全天候导航系统,它由美国国防
2、部开发,用以满足军方在地面或近地空间获取一个通用参照系中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的要求。5.岁差在日月引力和其他天体引力对地球隆起部分的作用下,地球自转轴方向不再保持不变,这使春分点在黄道上产生缓慢的西移现象,这种现象在天文学中称为岁差。6.星历误差答:实际上就是卫星位置的确定误差。星历误差是一种起始数据误差,其大小主要取决于卫星跟踪站的数量及空间分布、观测值的数量及精度、轨道计算时所用的轨道模型及定轨软件的完善程度等。7. SA技术答:其主要内容是:(1)在广播星历中有意地加入误差,使定位中的已知点(卫星)的位置精度大为降低;(2)有意地在卫星钟的钟频信号中加入误差,使钟的频率产生快慢变化,导
3、致测距精度大为降低。8.差分GPS答:利用相距不太远的两个GPS测站在同一时间分别进行单点定位时所受到的卫星星历误差、大气延迟误差和卫星钟差等误差源的空间相关性较好的原理,利用基准站上的观测结果求得上述误差的影响并通过数据链将误差改正数发送给流动站从而提高流动站定位精度。9.相对定位答:将两台接收机分别安置在基线的两个端点,其位置静止不动,并同步观测相同的4颗以上GPS卫星,确定基线两个端点在协议地球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这种定位模式称为相对定位。10.相对论效应答:GPS卫星在高20200km的轨道上运行,卫星钟受狭义相对论效应和广义相对论效应的影响,其频率与地面静止钟相比,将发生频率偏移,这
4、是精密定位中必须顾及的一种误差影响因素。二、选择题 1、GPS卫星星座配置有(D)颗在轨卫星。 A.21 B.12 C.18 D.4 2、UTC是指(C)。 A. 协议天球坐标系B. 协议地球坐标系 C. 协调世界时 D. 国际原子时 3、AS政策是指(D)。 A. 紧密定位服务 B. 标准定位服务 C. 选择可用性 D. 反电子欺骗4、GPS定位中,信号传播过程中引起的误差主要包括大气折射的影响和(A)影响。 A. 多路径效应 B. 对流层折射 C. 电离层折射 D. 卫星中差 5、一般地,单差观测值是在(A)的两个观测值之间求差。 A. 同卫星、同历元、异接收机B. 同卫星、异历元、异接收
5、机 C. 同卫星、同历元、同接收机D. 同卫星、异历元、异接收机 6、双差观测方程可以消除(D)。 A. 整周未知数B. 多路径效应 C. 轨道误差D. 接收机钟差 7、C/A码的周期是(A)。 A. 1msB. 7天 C. 38星期D. 1ns 9、在GPS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的(B)位置为准的,所以天线的相位中心应该与其几何中心保持一致。 A、几何中心B、相位中心 C、点位中心D、高斯投影平面中心 10、GPS广播星历中不含() GPS卫星的六个轨道根数 GPS观测的差分改正 GPS卫星钟的改正 GPS卫星的健康状态 11、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削弱GPS定位的精度() 晴天为了不让太阳直
6、射接收机,将测站点至于树荫下进行观测。 测站设在大型水库旁边 在SA期间进行GPS导航定位 夜晚进行GPS观测12、GPS卫星之所以要发射两个频率的信号,主要目的是() 消除对流层延迟消除电离层延迟 消除多路径误差增加观测值个数 13、GPS观测值在接收机间求差后可除() 电离层延迟 接收机钟差 卫星钟差 对流层延迟1、GPS定位的实质就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数据,采用(A)的方法,确定待定点的空间位置。A、空间距离后方交会 B、空间距离前方交会 C、空间角度交会D、空间直角坐标交会 2、根据GPS定位原理,至少需要接收到(B)颗卫星的信号才能定位。 A、5 B、4 C、3 D、
7、2 3、在以下定位方式中,精度较高的是(C)。 A、绝对定位B、相对定位 C、载波相位实时差分D、伪距实时差分 4、GPS技术给测绘界带来了一场革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利用GPS技术,测量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的程度 B、与传统的手工测量手段相比,GPS技术有着测量精度高的优点 C、GPS技术操作简便,仪器体积小,便于携带 D、当前,GP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资源勘查、地壳运动观测等领域 5、与传统的手工测量手段相比,GPS技术具有的特点是(C) A、测量精度高,操作复杂 B、仪器体积大,不便于携带 C、全天候操作,信息自动接收、存储 D、中间处理环节较多且复杂 6、GPS卫星信
8、号的基准频率是多少?(B) A 1.023MHzB 10.23 MHzC 102.3 MHzD 1023 MHz 7、周跳产生的原因(A) A、建筑物或树木等障碍物的遮挡 B、电离层电子活动剧烈 C、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D、卫星信噪比(SNR)太高 8、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削弱GPS定位的精度(D) A. 晴天为了不让太阳直射接收机,将测站点置于树荫下进行观测B. 测站设在大型蓄水的水库旁边 C. 在SA期间进行GPS导航定位 D. 夜晚进行GPS观测 9.单频接收机只能接收经调制的L1信号。但由于改正模型的不完善,误差较大,所以单频接收机主要用于(A)的精密定位工作。 A、基线较短 B、基线较长
9、C、基线40kmD、基线30km 10.双频接收机可以同时接收L1和 L2信号,利用双频技术可以消除或减弱(C)对观测量的影响,所以定位精度较高,基线长度不受限制,所以作业效率较高。 A、对流层折射B、多路径误差C、电离层折射D、相对论效应 11.GPS卫星信号取无线电波中L波段的两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作为载波,在载波L2上调制有(A)。 A、P码和数据码 B、C/A码、P码和数据码 C、C/A和数据码 D、C/A码、P码 12. 地球在绕太阳运行时,地球自转轴的方向在天球上缓慢地移动,春分点在黄道上随之缓慢移动,这种现象称为(A)。 A、岁差 B、黄赤交角C、黄极D、黄道 13.GPS系统的空
10、间部分由21颗工作卫星及3颗备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相对与赤道的倾角为55的近似圆形轨道上,它们距地面的平均高度为20200Km,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 、3个 、4个 、5个、6个 14. 下列不是模型改正法所针对的误差源是() 相对论效应电离层延迟卫星钟差 卫星轨道误差 15.下列误差不是与传播途径有关的是() 电离层延迟 对流层延迟相对论效应多路径效应16.GPS目前所采用的坐标系统,是(B) A) WGS-72系B)WGS-84系C) 西安80系D)北京54系17、在一般的GPS 短基线测量中,应尽量采用() 双差固定解三差解单差解 双差浮点 18、未经美国政府特许的用户不
11、能用()来测定从卫星至接收机间的距离 C/A码 L1载波相位观测值 载波相位观测值 Y码 三、填空题 1、在GPS定位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的相位中心位置为准的,所以天线的相位中心应该与其几何中心保持一致。 2、按照GPS系统的设计方案,GPS定位系统应包括空间卫星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部分。10、 3、从误差来源分析,GPS测量误差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类: 与GPS卫星有关的误差,与卫星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和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 4、美国国防部制图局(DMA)于1984年发展了一种新的世界大地坐标系,称之为美国国防部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简称WGS84。 5、当使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的
12、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所进行的观测为 同步观测 。 6、双频接收机可以同时接收L1和 L2信号,利用双频技术可以消除或减弱 电离层折射 对观测量的影响,所以定位精度较高,基线长度不受限制,所以作业效率较高。 7、在定位工作中,可能由于卫星信号被暂时阻挡,或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引起卫星跟踪的暂时中断,使计数器无法累积计数,这种现象叫 整周跳变 。 8、PDOP代表 空间位置图形强度因子 。9、在接收机和卫星间求二次差,可消去两测站接收机的 相对钟差 改正。在实践中应用甚广。 11、 GPS卫星星历分为广播星历(预报星历)和精密星历(实测星历)。11、在GPS定位工作中;由于某种原因;如卫星信号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PS 复习题 文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