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二)(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二)(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二)(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二)-第 3 页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二)教材说明课文是一首古代童谣,说的是郊外幽美的景象: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住着几户人家。山里有几座亭台,树上、路边盛开着各色的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本课有两幅图,图一是诗中的画面,图二帮助学生认识和运用十个数字。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12个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认识1种笔画。2能力目标初步了解边读边勾画的阅读方法。3情感目标在学习中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教学重点、难点认字写字,辨认“八、入”“九、几”。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借助汉语拼音来识字了识了字我们就可以读
2、书看报学到很多知识,大家高不高兴啊?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古诗,请一位小朋友读课题。(在齐读)(过渡)要想知道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就跟着陈老师一起参观一个美丽的小山村。1(出示图)首先看远处有那些景物?(房屋袅袅的炊烟。)2再看房屋背后的小山上有什么?(亭子)亭子也叫亭台,一起说一遍“亭台”。3我们再往近处看,近处有那些景物?(蓝蓝的天空开得正艳的桃花无忧无虑,快乐飞舞的小鸟。)小结:炊烟袅绕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艳丽芬芳的桃花,快乐飞舞的小鸟组成了一个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课文用一首诗把它描写了出来。你们想读吗?(过渡):要想读好读对就必须把音节读准。二、复习音节1(出示课文音节)请一位同学们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去二三里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