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10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第 10 页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 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 (一)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的特点 农业是古代制定经济制度的重点. 以户籍制度作为制定经济制度的依据. 土地和赋税,徭役制度构成古代经济制度的基本框架. 经济制度制定的宗旨,是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以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经济制度既制约土地兼并,又受制于土地兼并. (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进历程 "家天下"与土地国有制 "私田"与土地私有制 政局动荡与"屯田" 土地兼并与"限田" 安置流民与"授田" 大土地
2、所有制制约土地制度的延续 2,奴隶制社会"土地国有制"的含义和特点 由"家天下"形成的国家统治格局,实质是将管辖的全部土地及土地上的人口,作为家族的共有财产,故称"公田". 在宗法制的作用下,通过"分土封侯",实现家族对全国的"分而治之". 在"土地国有制"下,土地的主人与耕种者结成奴役关系,采用"劳役地租"形态. 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公田不治." 汉书 食货志 "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 国语 周语中 户籍制度的建
3、立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史记 商君列传 "分土治民." 商君书 徕民 2,"屯田制"产生的背景和实质 长处于战乱和动荡的政局中 大量的土地荒芜 大批逃避战乱的流民 采用军事编制的方法,将农民强制束缚在土地上 屯田客对土地只有使用权. 3,限田制 背景: 土地兼并导致国家赋税减少. 农民失去土地,加剧社会的矛盾和动荡. 实质: 西晋的占田制,不是国家对土地的分配,而是国家限定对土地的占有额度. 用法律的形式,保护士族门阀的利益. 4,授田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特点 背景和条件: 国家统治处于相对稳定的局势中. 国家控制着大量
4、的无主荒地. 大批的农民无地或少地. 特点: 是国家向臣民(主要是农民)按一定标准授予土地的一种制度. 受田民拥有对所授土地的使用权,还享有对其中部分土地的占有权. 授田制与赋税制度相配套. 授田制的形式和实质 以"均田"的名义进行授田. 自北魏到唐前期,共有7次均田. "均田制"主要以家庭为授田对象和单位. 用于授田的土地,仅限于国家控制的无主荒地.并非将全国的土地重新分配. 对于私人土地达到或超过授田标准者,不再授田,亦不退出超标土地. 授田制亦是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上的一种措施,以便使其提供赋税. 北魏均田制 北魏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颁布&qu
5、ot;均田令": 男子十五岁以上授露田40亩.女子20亩. 初授田者,男子给桑田20亩为永业. 露田不得买卖,死后还官. 奴婢授田同良人.耕牛每头授露田30亩,限4头. 狭乡授田不足者,许迁宽乡. 隋朝均田制 隋开皇二年(582 年),文帝颁布"均田令": 一夫授口分田(露田)80亩,妇人40亩. "一床"授永业田(桑田或麻田)20亩. 奴婢授田同良人.耕牛授田限4头,每头60亩. 唐朝均田制 丁男(2159岁),中男(1620岁)授田100亩.内20亩为永业田,80亩为口分田. 老男(60岁以上),笃疾残疾者授口分田40亩. 寡妻妾授口分田3
6、0亩. 佛道授口分田:男者(比丘,道士)30亩,女者(比丘尼,女冠)20亩. 唐朝均田制的特点 与前代相比,授田对象不同. 对土地买卖的限制松动. 允许官人买卖永业田和赐田. 允许百姓死后无力供葬时,出卖永业田. 从狭乡迁往宽乡时,永业和口分田均可出卖. 如需购置住宅,邸店,碾硙,亦可出卖口分田. 思考题二 如何评价均田制的作用和影响 唐朝中期以后的土地问题 土地兼并迅猛发展 "如闻王公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并吞,莫惧章程,致令百姓无处安置." 全唐文卷35天宝十载 禁夺百姓口分,永业田诏 宋朝不立田制,不抑兼并. 自宋朝开始,商品经济十分活跃.官僚,地主,商人三位一体
7、,已成为主要的土地兼并者.王安石变法制定"方田均税法". 张居正改革有"清丈土地". 土地兼并问题在农民起义口号中的反映 唐末农民战争,黄巢打出"均平"的旗号. 王小波,李顺起义,提出"均贫富"的口号. 钟相,杨幺起义,提出"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 明末农民战争,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 太平天国运动,倡导"耕者有其田"的思想.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 (三)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1,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经济制度 1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