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例3)》参考教案(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有余数的除法(例3)》参考教案(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余数的除法(例3)》参考教案(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余数的除法(例3)参考教案-第 5 页除法竖式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2页例3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平均分小棒的活动,沟通平均分小棒的操作过程与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并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2通过沟通平均分小棒的操作、列除法横式、书写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体会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感受有余数的除法的多种表征方式。3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学重点: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教学难点:除法竖式中每一部分的含义以及除法竖式的写法与众不同的道理
2、。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出示题目,明确题意教师(出示题目):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么样?教师:请你们读一读,并在小组内说说你们都知道了什么。学生独立审读题目后交流审题结果。教师: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每4根分一组是什么意思?教师:结果会怎么样呢?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方法?2学生自主解决问题3汇报交流预设1:列式计算。1343(组)1(根)教师:13、4、3、1分别表示什么?13431表示什么?预设2:摆(圈)小棒。教师:仔细观察,这位同学先做了什么?(先拿出13根小棒。)教师:接下来他又做了什么?(有4根就圈一个圈,有4根就圈一个圈。)教师:圈了多少个圈?是多少根小棒?还剩多少根?
3、(圈了3个圈,一共圈了12根小棒,还剩1根小棒。)教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个同学分小棒的过程?让学生体会: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可以分3组,还剩1根。教师:摆(圈)的过程和算式的书写过程哪里相同?哪里不同?它们都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设计意图:沟通符号表征、图形表征、语言表征三者之间的关系,体会同一件事可以有不同的表征形式,但含义是相同的。)二、根据平均分的操作理解除法竖式的写法,明确竖式中各数的含义1整体感知写法教师:刚才有的同学用摆或者画的方式,有的同学列出了除法算式,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平均分1 3根小棒。这个除法算式,我们叫它横式。除法算式还可以写成竖式的形式。教师(出示下图):这就是
4、除法竖式。看看这个除法竖式,竖式中的每个数都有名字,你知道他们都叫什么吗?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3叫商,4叫除数,1 3叫被除数,1叫余数”。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提问,理解12是4和3的乘积,即除数和商的积。2沟通平均分操作与书写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理解竖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1)建立联系。教师:知道了每个数的名称,那你们明白竖式中每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教师:看来这对大家有些难度。下面我们就对照平均分小棒的操作过程,一边分小棒,一边写一写除法竖式。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边分、边写、边说。(2)沟通关系。教师(板书):表示什么意思?教师(边写边说):再写被除数13(要分的13根小棒)和除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余数的除法例3 有余 除法 参考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