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第 5 页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 罗汉小学 鞠心翠一、教学目标1、在诵读中扫清文字障碍,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并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2、借助资料、联系上下文、想象理解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感情。3、通过反复吟诵,品味词的意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夜行路上的恬静自然以及词人喜悦快慰的心情。难点:指导学生品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感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精妙。三、重难点解决办法基于这样的目标设定,我认为本课的教法和学法应体现在以读为本:通过教师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的情感诵读,在读中理解词意,感受词境
2、。四、课前准备:1、准备西江月的图片、诗词及古乐。2、和学生一起收集辛弃疾的资料和他的词以及有关“词”的介绍。五、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知诗人。 上课前,我想邀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欣赏一段乐曲。出示课件2。播放视频唱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恬静、优美的歌曲就是由南宋词人辛弃疾所写的词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谱曲而成的。词人辛弃疾生活在南宋,他极力主张抗金,是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词人。今天,就让我们一块穿越历史时空,回到八百多年前的南宋,与辛弃疾同行吧! (二)介绍由来,解诗题。 板书: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请大家齐读课题。注意:这是一首词,它有什么特点呢?请看课件3。词牌名和词题中间有个点儿,
3、读时要有停顿。(齐读课题)出示课件4从课题中,你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吗? ( “夜”是时间,“黄沙道”是地点) 谁能说说你对“黄沙道”的了解? 这是个什么样的黄沙道?让我们相伴辛弃疾,与他一同走进那个夏夜中的黄沙道。 (三)初读,感受诗情。 1先听老师把这首词读一读,同学们仔细听,注意读音和节奏。出示课件5(配乐)。老师读的怎么样?谁听出这个“见”字老师是怎么读的?出示课件6(见读xian。这个字在古代有“显现”的意思。)请大家像老师这样要读得字正腔圆,读得有节奏。2好,哪个同学来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他是否读正确了。(老师要提醒大家, 词一般分上阕和下阕两部分。这首词前
4、四句为上阕,后四句为下阕。上下阕之间就像我们平时学的课文的段与段之间一样,读时要注意停顿。)3、再请一位同学读。(很有节奏) 4、大家想不想也这样读一读?(四)读中入境 1、你们的读让我仿佛欣赏了一段节奏欢快的乐曲,可是同学们,古人读词还要讲究平仄。平,就是第一、第二声,读得舒缓。仄就是第三、四声,读得短促。这样才有美的韵味,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体验一下这首词美的韵味。放配乐范读课文。出示课件7 2、这样的朗读,真是让我们心旷神怡啊! 3、谁愿意来为大家展示展示你的韵味朗读。 A生读,(真不错!你太有才了!你的朗读,让我仿佛走进了黄沙道那美丽的画面。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B二读课文,(从大家的表情
5、上老师发现,大家已经陶醉在黄沙道那美丽的景色中。) 三读:现在请大家一起来读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韵味。齐读课文。出示课件8你们真是天才的小朗诵家,给了老师愉悦的精神享受。掌声送给你们自己。 4、通过朗读,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呀!谁愿意把你脑海的画面展现给大家,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五)抓重点词句,境中悟情。 1、在上阕中,你喜欢哪些美景?(学生任意说自己喜欢的画面,并感情朗读。) 明月别枝惊鹊,”出示课件9。导:你就是辛弃疾。 炎热的夏夜,漫步在绿树环绕的山路上,遥望渐渐升高的明月,你会发现“明月 ”(引读:“别枝惊鹊”)“别枝惊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 夜行 黄沙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