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考试大纲(最新版)(1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考数学考试大纲(最新版)(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数学考试大纲(最新版)(11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数学考试大纲(最新版)-第 10 页中考数学考试大纲考试目标【数与代数】1. 有理数(1) 有理数的意义 (2)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及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3)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4) 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内不含字母)(5) 乘方的意义(6)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2. 实数(1) 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和二次根式的概念(2) 用根号表示平方根、立方根(3) 开方和乘方互为逆运算(4) 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求实数的立方根(5) 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6)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关系(7) 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
2、断(8) 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9) 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10) 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11) 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3. 代数式(1) 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2) 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3) 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4) 求代数式的值(5) 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6)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7) 整式和分式的概念(8) 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及乘法运算(其中的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9) 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及运用(10) 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法(用公式不超过两次,指数是正整数)因式分解(11) 运用分式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12)
3、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4. 方程与方程组(1) 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或方程组(2) 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3) 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分式不超过两个)(4) 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和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5) 用观察、画图或计算等方法估计方程的解(6) 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5.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 不等式的意义(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4)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简单应用6. 函数(1) 常量、变量的意义(2) 举出函数的实例(3) 函
4、数的概念及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4) 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5) 求简单整式、分式和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6) 求函数值(7) 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某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8) 结合对函数关系的分析,尝试对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初步预测(9) 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意义(10) 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示法(11) 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表达式(12) 画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13) 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14) 理解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5) 通过图象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16) 根据公式确定图
5、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公式不要求记忆)(17) 运用一次函数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18) 利用二次函数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组的近似解(19) 利用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空间与图形】7. 图形的认识(1) 认识点、线、面(2) 角的概念与表示(3) 认识度、分、秒,能进行度、分、秒的简单换算(4) 角的大小比较或估计(5) 角度的和差计算(6) 角平分线及其性质8. 相交线与平行线(1) 补角、余角、对顶角等概念(2) 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3) 垂线、垂线段等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4) 点到直线的距离和两跳平行线之间的距离(5) 过一点有
6、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6) 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7) 线段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8)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9)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10) 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9. 三角形(1)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内角、外角、中线、高、角平分线)(2) 画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3) 三角形中线及其性质(4)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6)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概念(7)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8) 判定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条件(9) 勾股定理及其简单运用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数学 考试 大纲 最新版 1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