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教案(25——48)(4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语文教案(25——48)(45页).doc(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年级下语文教案(2548)-第 45 页25、我喜欢小动物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平安无事、不胜其烦、逗弄”等词语,积累“干涸、实事求是”等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第二节与后面四节的关系,体会作者亲近动物、喜爱动物的感情。 3、指导学生初步学会阅读参考资料,能读懂课后的注释,明白注释的作用,继续训练自己查找相关资料。 4、通过学习激发学生亲近自然、亲近动物的感情。教学重点: 学习查找和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注释的常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了解自然段之间的联系。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课前准备:课前让学生们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作家秦牧及其作品。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2、、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你喜欢哪些小动物?在哪里见到的? 2、今天有一位大作家也介绍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你知道他是谁吗?请自读课文。 二、自学课文 交流反馈 1、你怎么知道这位大作家的?用了什么方法? 2、实物投影课文注释及作家的课外资料、照片,简介注释的有关常识。尽管学生以前看到过注释,但有的不清楚它的作用。本课作为学习阅读“注释”知识点的首篇,要让学生了解注释的一些常识,能读懂注释,懂得注释能帮助我们理解课文。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注释,(目的是了解注释),接着问:从注释中,读懂得了什么?(目的是获取有效信息,了解作家作品)。从中体悟注释有什么作用?帮助我们了解课文内容及作家。 3、读了这些你
3、有什么想法?课文讲了什么事?文中的趣事指 ;蠢事是指 。(这样的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解文本,归纳概括的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你学会了哪些新词?结合学习课文理解。指导重点字词的学习:理解“干涸”的意思。先采用查字典的方法,了解“干涸”的字、音、义,再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解决的。(通过查字典,了解干涸是指河、湖、井水干了。因此近义词“干枯”要比“干燥”更接近。)理解“不胜其烦”这个词语。先让学生自己查字典,通过理解“不胜其烦”中“胜”的意思后再来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目的是教会学生通过抓关键词中的关键字理解的方法,来理解关键词。) 三、深入学文 体会情感 1、继续针对问题深入学习:作者回忆童年
4、时代耍弄小动物两件事你能简要说说吗? 2、男女生分别朗读趣事、蠢事,划出作者喜欢它们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3、交流自己划出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有关片段,体会喜爱之情,以读促讲。 4、读了之后,你明白第二节和第三、第四小节的关系了吗? 5、再读第四小节,作者为什么把“逗鳖”写得这么具体?手指被咬得血淋淋还说喜爱这矛盾吗?为什么?“大人不答应,我再三恳求。”我 恳求说:“ 。”这里设计的是一个开放题。怎么样的恳求?可以引导学生从人物的神情(苦苦地、死皮赖脸、软磨硬泡等,也可以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动作入手,如:紧紧拽着妈妈的手,围在妈妈身旁,寸步不离,或跟在妈妈身后像影子一样等等。具体说的内容其实就是对人
5、物语言描写的训练。学生在练习中达到了多点训练,也感悟到了“我”喜爱小动物的心理。)6、理解文中“愚蠢是要受报复的。”这句话的意思,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说。 四、总结全文 拓展阅读 1、你和喜爱的小动物之间有什么值得回忆的事吗?小组交流。 2、推荐同学自己收集到的其他作家描写小动物的文章。 (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描写小动物可以从不同方面入手,有直接描写的,也有通过具体的事例描写的,还要分清“我喜欢小动物”和“我喜欢的小动物”的区别。板书设计:25、我喜欢小动物 趣事: 养“过山鲫” 蠢事: 玩鳖被咬 亲近动物 善待动物26、蜜熊(阅读课文)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积累“无所适从、精神抖擞”等词语
6、并能理解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每一节介绍蜜熊的什么情况,学习归纳相近内容小节的意思。 3、读懂课文和参考资料,用自己的话说说蜜熊怎样在树上活动,又是怎样粘蜜的。 4、了解蜜熊是珍奇动物,人类要重视和保护珍奇动物。教学重点、难点: 继续学会读懂资料,了解蜜熊树上活动情况和怎样粘蜜,能介绍。教学具准备:图片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大家预习了课文,了解了一种新的珍奇动物是什么?板书课题。 26 蜜熊 2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结合学生回答介绍课文注释。学生交流 二、通读课文 理清脉络 1、自读课文,试着用一句话归纳每一节介绍的蜜熊的什么情况。 2、交流汇报,结合朗读各节内容。 根据学
7、生回答,进行指导,并板书。 3、你认为哪几节内容可以合并为一个意思?为什么? 指导学生将第四、五两节合并为一段(内容相近) 三、再读课文 加深理解 1、你对哪部分内容特别感兴趣,赶快读给大家听。 2、朗读交流后,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是好,再说说带有“无”字的成语。 3、让学生给“精神抖擞”找个近义词(精神振作、精神饱满、精神振奋),让学生给“精神抖擞”造句。 四、结合资料 训练说话 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蜜熊是怎样在树上活动的,又是如何粘蜜的? 2、同桌对说,大组再交流。师生点评。 五、拓展延伸 明白道理 1、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生活在拉丁美洲的蜜熊。它是珍奇动物为什么
8、?除了蜜熊,你还知道哪些珍奇动物?可以向同学介绍一下。 2、现在珍奇动物越来越少了,我们怎么想办法保护它们呢? 六、作业 小练笔:蜜熊的自述(可选择蜜熊的一个特点写) 板书设计: 得名由来 外形可爱 26蜜熊 喜欢爬树 珍奇动物 重视保护 粘蜜食蜜 数量不多27鳄鱼的争斗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2、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结合查字典理解词语。积累“觅食”、“炫耀”、“约定俗成”、“穷追不舍”、“兴风作浪”、“点到为止”等词语。3、朗读课文,读懂两条鳄鱼争斗的句子,理解最后一节的作用。4、继续学习查找资料:收集有关“鳄鱼”的资料,交流资料内容和资料来源。教学重点:1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结合查字典理解
9、词语。积累“觅食”、“炫耀”、“约定俗成”、“穷追不舍”、“兴风作浪”、“点到为止”等词语。2、朗读课文,读懂两条鳄鱼争斗的句子,理解最后一节的作用。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查找关于“鳄鱼”的资料,并记下资料的来源。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出示鳄鱼捕食的照片。2、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动物?(鳄鱼。)对,你们在动物园或电影、电视中经常可以见到它的身影。那么,你对鳄鱼有什么样的印象呢?3、学生交流。(凶残、残忍、凶猛)4、师:的确,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眼里,鳄鱼是一种令人胆寒的动物。但你们知道吗?动物学家通过长期观察和研究“鳄鱼的争斗”,得出了出人意料的结果。5、揭示课题: 27鳄鱼的争斗二、整体感
10、知,学习字词1、自读全文,说说鳄鱼的争斗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小组学习字词。2、交流字词学习情况:(1)“喉咙”、“颌”代表身体的两个部位,明确其位置。(2)形近字区分:嚣器喉候猴3、学生交流。三、围绕问题,读懂2、3小节1、默读2、3节,思考:入侵者怎样向罗宾挑战?罗宾又是如何还击的?分别用不同的记号标出。2、交流读句:(1)入侵者的挑战:入侵者一直游到它的面前,高高地跃出水面,落下后又拼命地拍溅湖水,还张开血盆大口不断发出吼叫声。抓住关键词语:一系列动词以及“高高”、“拼命”、“不断”读出语气。(2)罗宾的还击:罗宾以自己的强大身躯掀起了比入侵者大得多的风浪,对手一看技不如人,立即箭一般
11、地迅速逃离。罗宾紧跟其后,穷追不舍,不一会儿就赶到入侵鳄鱼的前面,挡住了它的去路。抓住词语:“技不如人”、“大得多”、“穷追不舍”、“挡住”体会词语的作用,读出语气。3、两条鳄鱼间约定俗成的规矩,第一回合的比拼罗宾胜利了。四、抓住关键,理解结论1、师:但是,鳄鱼间的争斗并没有结束。虽然,入侵鳄鱼已经投降,罗宾却进一步向它发出了警告。用“”划出有关的句子。2、交流句子。(1)出示:罗宾不理会它,还是张开大嘴,但是并没有咬对方的喉咙,只是把它的左腿置于自己尖利的上下牙之间。罗宾的嘴也不咬下去,仅仅是保持这种状态,并且持续了大约5分钟。(2)罗宾用怎样的动作警告入侵鳄鱼?(3)读第一句话,“但是”前
12、后各说了什么?(张嘴;并没有咬)你怎样理解罗宾是“点到为止”?(看似很凶,但没有拼命)读好这句话。(4)读第二句话,怎样理解“仅仅”、“并且”?(警告行为没有进一步加大;警告时间却持续着)读好这句话。(5)两句话连起来读,体会鳄鱼间的争斗是“点到为止”。3、读罗宾似乎在警告对方的话,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4、进一步指导朗读。采用引读方法读完全节。师:“入侵鳄鱼投降了,但罗宾不理会它”,“这似乎是在警告对方”,“过了好一会儿”。五、总结1、师:课文通过一个真实的例子证实了,鳄鱼间的斗争看似凶残,实是”点到为止”的结论。其实,这是动物学家长期观察、长期研究的结果。2、齐读最后一小节。六、交流资料,
13、了解来源1、小组交流有关鳄鱼的资料,并向组员说明资料的来源。2、在交流的基础上,办一份“鳄鱼小报”。板书设计: 27 鳄鱼的争斗 罗宾 入侵者 激烈 不拼死活 点到为止附练习:一多音字注音组词兴()()挑()()二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假()威守株待()()争()斗()死()悲叶公好()杯弓()影三查字典音序部首除部首外有几笔解释约定俗成风俗()大众的;普遍流行的()穷追不舍舍弃()施舍()技不如人如果()及,比得上()四小练笔今天,我学习了鳄鱼的争斗,我对鳄鱼有了新的认识 : 28、神秘的小岛 方红教学目标:1、 认识9个生字。2、 理解并积累“弥漫、揣摩、扩散、波涛汹涌、瑰丽夺目、争论不休
14、、不翼而飞、无影无踪”等词语。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自己喜欢的语句,了解课文分成“小岛真是太神秘了”和“其中的奥秘”两大部分。4、 懂得大自然的奥秘要靠人类去探寻。教学重点:懂得大自然的奥秘要靠人类去探寻。教学难点:熟读自己喜欢的语句,了解课文分成“小岛真是太神秘了”和“其中的奥秘”两大部分。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提出问题:1、 同学们,你们去过大海吗?说说大海在你的心中是怎样的?2、 学生交流。3、 同学们回答的都不错,老师认为“大海像位幽默智慧的老人,总爱抛出一个个谜语,引逗人们去揣摩、探究。”(出示句子,齐读) (1)这句话中有个生字“揣摩”谁来读准它?“揣摩”是什么意思?(当堂
15、查字典解决)(2)你们能否用上“像总爱”来说一句话?(各自练习,大组交流)4、 今天,这位智慧老人,又将引逗我们去一座神秘的小岛揣摩、探究一番。(出示课题,齐读)5、 读了课题后,你们准备探究些什么?(小岛有没有名字?为什么说它是神秘的小岛?它神秘在哪里?)二、 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1、 看来同学们想探究的内容真不少,那么下面就请大家翻开书自学课文。出示自学要求:(1)自学课文的生字新词。(2)读通课文,解决置疑。2、 交流:(1)自学了课文后,你认为有哪些要提醒或告诉大家的?“熔”的声母是“R”不是“L”,请大家跟我读。(2)看来同学们自学得不错,下面我们把这些生字带入课文来读。(分节读
16、课文并评价)(3)解决置疑:A、小岛有名字吗?(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B、为什么说小岛是神秘的?能否在文中找到一个词语来概括?(板书:忽现忽隐)三、 再读课文,深入学习课文:1、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找课文哪几节写了小岛“忽现”?哪几节写了小 岛的“忽隐”?(第1、2节写“忽现”,第四节写“忽隐” )2、 “忽”表示什么?(速度快)3、 那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岛出现的速度快呢?在文中划出有关表示时间的词语。(1831年7月10日一周以后又过了一周不到一个月)4、 小岛的诞生,立即引起周围国家的关注。“关注”是什么意思?能否说出它的近义词(注意)各国纷纷宣布把该岛划归自己的版图,从而引发了一
17、场新岛归属的激烈争论。就在外交官们争论不休的时候,(学生读下文)5、 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小岛的消失也是很快的?(同一年底)6、 小岛来得神秘,消失得也很神秘,难怪他们称之为“神秘的小岛”(齐说) 那么,那么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有没有解开“神秘的小岛”之谜呢?7、 齐读第五小节。 8、 哦,原来是这样,那神秘的小岛是否会重现呢?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9、 出示句子:如果火山继续爆发,随着熔岩的堆积,火山岛就可能再次出现。那作者是否肯定小岛会出现呢?为什么?(如果就是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你能否也用上“如果就“来说一句话?10、师小结。四、 积累文中的好此佳句:1、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探究,使我们
18、懂得了大自然的奥秘是要靠人类去探寻 的。在这篇文中,老师觉得作者在描写“海面沸腾“和”小岛消失“时,都运用了一些好词佳句,使得文章的语句更优美了。那么是否也有同感?2、 划出你认为写得很美的语句或段落,有感情地读读、背背。3、 交流。4、 完成语句活动室1不( )不( ) 毫不( )( )无( )无( ) 无边( )( )开展小组比赛,看谁写得最多!五、 课外拓展:课后收集或摘录描写海水或海面的语句,下节课交流。板书设计: 28、神秘的小岛 1831年7月10日 海面沸腾 一周以后 出现小岛 又过了一周 高出海面20米忽现忽隐 不到一个月 海拔60米 周长近两公里 同一年底 小岛不翼而飞 (1
19、950年 又露一次面 随之消失)海底火山在作怪29、南极风光教学目标:1、 学习8个生字。2、 理解并积累“晶莹、剔透、绰约多姿、绚丽夺目、一掠而过、惊叹不已”等词语。3、 理解并摘录描绘南极风光的比喻句。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南极风光奇异而神秘的特点,读出人类开发南极的雄心壮志。5、 课外查找“南极光”的资料,根据课文和资料的内容,用惊叹的语气介绍南极光。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南极风光奇异而神秘的特点,读出人类开发南极的雄心壮志。教学难点:教会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并根据课文和资料的内容,用惊叹的语气介绍南极光。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学生查找“南极光”的资料教学时间:1教时教学过
20、程:一、 揭示课题,了解南极1、板书课题(理解什么叫“风光”?)2、出示地球仪,让学生找出南极的位置。3、显示介绍课前观看有关南极的内容,教师补充介绍南极。二、 课内预习,初读课文1、出示小组学习要求:(1)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2)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粗糙、悬崖、望而生畏、罕见、一掠而过。(3)对课文内容质疑。2、 学习小组学习。三、 大组交流,检查预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2、理解词语,并说出理解词语的方法。3、提出对课文内容的质疑。A、 为何南极的一个白茫茫的冰雪世界?B、 为何企鹅、海豹、鲸是那里的“居民”?C、 什么是“极夜”?D、 为何说南极是一块宝地?4、课文
21、写了南极哪些风光?(板书)5、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四、深入学习,解决质疑1、学习第一节:过渡:地球上的南极与我们平时生活的环境有何不同呢?让我们先来学习第1小节。(1) 指名读,解决质疑A。(2) 交流。(3)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节。2、学习第二节:(1)小组学习,思考:A、南极的冰雪都有哪些形状? B、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在文中找出一句句子说明)(2)大组交流。A、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B、所以说冰雪的表面是相当粗糙,“粗糙”的反义词是什么?(3)齐读第二节。3、学习第三节:(1) 自由读课文第三节。(2) 小组交流,解决质疑B。(3) 大组交流。理解什么叫“贫瘠”?(土地)薄,不肥沃。理解“居民
22、”“仅有的”说明这些动物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是不可思议的。4、 学习第四节:(1)自学第四节,思考: A、在南极,最罕见的景象是什么? B、作者抓住什么特点来写南极光的?C、它有什么变化?D、什么叫“极夜”?(2)观看录象进一步体会那罕见的瑰丽的景象。(3)朗读训练。(4)小结:这一节作者抓住了南极光光彩的变化特点来写,使我们惊叹不已。5、 学习第五、六节:(1)同桌学习第五、六节,思考:A、为什么说是一块“宝地”? B、为什么南极的明天在向我们招手?(2)大组交流。(3)师介绍长城站的情况,使学生了解那儿的艰苦条件,从而激起学生长大建设南极的愿望。(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节。6、 总结全
23、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南极的冰雪、动物以及南极光的情况,也知道了那儿正等待着我们学成去考察,南极的明天在向我们招手。五、积累词语,摘录语段1、 摘录本课的成语。2、 摘录描绘南极光的比喻句。3、 补充读物S版五年级教材南极的除夕。板书设计: 冰雪的表面 像隧道、悬崖、宫殿29、南极的风光 南极的动物 企鹅、海豹、鲸南极光 像帘幕、火焰、探照灯、流星30、埃及金字塔教学目标:1 认识10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2 抓住重点语句,初步理解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3 能从课文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子,用“相当于”说一句话。4 知道金字塔是世界奇观之一,赞美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
24、慧。能收集有关图片、文字或其他音像资料,并在班集中向同学介绍。教学重点难点:1 理解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照课文中的句子,2 用“相当于”说一句话。教具准备:演示文稿、课文录音教学过程:一 启发谈话引入课题师:最近几天,我们在书中了解了世界各地风情,领略了大自然的迷人风采,开阔了眼界。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神秘而又古老的国度埃及(板书:埃及)1 多媒体出示:埃及风光你们看到了什么?完整课题(板书:金字塔)2 齐读课题:30、埃及金字塔二 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音、读通句子。读了课文,你了解了些什么?2 检查朗读:(1)引读第1小节“在,可以看到。它们,。这就是。”这节告诉
25、我们金字塔是世界闻名的,他建在(2)引读第5小节,金字塔已经有,它们是的象征,也是的智慧。(3)完成练习:(媒体出示)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第2小节向我们介绍了金字塔的()。第3小节重点描写了最大的()。第4小节向我们介绍了()。A胡夫金字塔b金字塔的建造过程c建造时间、用途、外形三、抓重点词句,学习理解课文。(一)学习课文第二小节,知道为什么叫它金字塔?(出示图片与文字)(二)学习课文第三小节。1、播放胡夫金字塔的录象。看了录象,你觉得金字塔怎么样?3、师引读课文第四小节的前半句,作者用宏伟与精巧概括了金字塔的特点,在小组中读一读第三小节,说说自己的见解。4、交流,出示重点词句。(1)这座
26、金字塔高146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楼。厦:多音字,组词。根据数据、图片用“相当于”说话:(a) 东方明珠486米高学校的教学大楼或学生的平均身高(b) 一头大象约重6吨学生的平均体重(2)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3)塔身由231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最大的一块重160吨。(4)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5)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5、自由朗读(选喜欢的重点句,读出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6、齐读第3小节。(三)学习第四、五小节。1、指名读课文。边看媒体,边说说建造过程。男女同学配合读第四小节。2、引读第
27、五小节。(四)质疑问难(五)拓展延伸,总结全文。1、出示教师搜集的埃及狮身人面像资料。学生把收集到其他世界奇观的资料,在班中交流。3、总结:宏伟精巧的金字塔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相信大千世界中还有许多未曾解开的谜底,就等着你们去探索和发现。31、蝙蝠与雷达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8个生字。理解“启示、证明”等词语的意思。辨析“敏锐”、“灵敏”的异同,能正确地加以运用。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说说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3、学习收集有关仿生学方面的信息。4、了解飞机靠雷达在夜间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受到的启示,初步懂得事物之间有着普遍联系,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理
28、解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使飞机能安全夜航。教学难点:蝙蝠飞行与飞机夜航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蝙蝠”图,板书:蝙蝠 介绍蝙蝠2、出示“雷达”图,板书:雷达 介绍雷达资料3、出示课题:蝙蝠与雷达 齐读课题这两者不相干,课题却用“和”字连接,这是为什么呢?学习课文后,我们就明白了。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1、轻声读课文,思考:蝙蝠与雷达有什么关系?自由轻声读课文,用直线划出直接说明它们之间关系的句子。2、交流句子:飞机能安全夜航是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3、“启示”换个词?4、自由读句子,质疑三、深入学习,突破难点第三小节:1、蝙蝠在夜
29、间如何飞行?读第三小节2、哪个词最能说明蝙蝠飞行的特点?(灵巧)3、圈出蝙蝠飞行时的灵巧的词指导朗读。4、指导朗读5、齐读第四、五小节1、播放多媒体。默读第四、五小节,思考:科学家工做了几次实验?分别证明了什么?2、讨论填表:目的次序方法结果证明的问题3、指名交流表格。4、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了(齐读句子: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配合起来探路的。)5、师生合作读四、五小节第六小节1、 生贴卡片并画箭头。雷达的 ( ) 相当于蝙蝠的 ( )2、说说蝙蝠飞行的秘密。第七小节:1、蝙蝠飞行与飞机夜航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默读第七小节。2、生演示雷达工作的原理。3、同桌互说“雷达的自述”?
30、4、小组讨论:蝙蝠的探路方法与雷达的工作原理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5、说“蝙蝠与雷达的对话”6、同桌说7、交流四、课后拓展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受到动物的一些特点的启发而发明的?五、总结全文:希望同学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为祖国的科学事业作出贡献。六、朗读全文。32、我多大了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生字6个,通过不同的方法理解“蜉蝣”“朝生暮死”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主地背诵积累。3、能根据课文叙述的先后顺序整理排列有关句子。4、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良好学习习惯。5、了解化石形成的过程,练习书面表达。教学重点:默读课文,结合事先收集的资料,完成表格。教学难点:通过制表,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学习能
31、力。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我多大了 该读出怎样的语气?(疑问)指读课题,齐读课题。2、既然是疑问句,是否应该加上问号?(课题末尾一般不加标点。)3、谁会不知道自己的年龄?读了课文,你就明白了。二、自学课文。1、出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完成填空。地球为了 ,在 的建议下,开始从自己的身上找答案。它先后问了 、 、 、 、 、不仅知道了 ,也知道 。2、开火车朗读课文。3、交流板书:蜉蝣、大猩猩、海龟、龙血树、化石、铀4、质疑:1)蜉蝣?(昆虫)2)、龙血树?(珍贵的药用植物)3)铀?(金属)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
32、、师生合作读,板书:知道了自己的年龄2、理解词语:朝生暮死3、指导朗读(地球和它们对话的时候,心情怎样,语气急切)1)自己读 2)评 3)指名读 4)齐读四、小组合作把课文改变成课本剧,演一演地球和蜉蝣、大猩猩、海龟等对话时,心情非常急切,急于想知道自己的年龄。我们就试着把课文改变成课本剧。1、出示地球和蜉蝣对话的句子2、练写其余的对话内容(小组合作,写地球与其他事物对话时的神情和心情变化)3、表演(小组合作,演出课本剧)板书:32、我多大了蜉蝣、大猩猩、海龟地球 知道了自己的年龄龙血树、化石、铀33、鱼化石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6个生字。理解“栩栩如生、凝视”等词语。2、正确流利朗读诗歌,自
33、主背诵诗歌。3、了解化石形成过程,练习书面表达。4、继续培养整理信息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学会整理讯息,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初步了解化石的含义1、今天在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看两样东西,猜猜看这是什么?2、想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吗?老师请你仔细阅读下列一段话,说说关于化石你知道什么?3、刚才老师给大家看的就是模铸化石,植物叶子的印痕、贝壳的印模。4、都有趣的化石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34、鱼化石。板书这是著名诗人板:艾青所写的一首诗。艾青简介。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什么是鱼化石?鱼化石是怎样形成的?-重点解决)二、自学课文1、既然同学们对课文
34、这么感兴趣,那么让我们打开书来读一读吧!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歌然后在小组中学一学课后的生字。2、交流三、深入学习课文1、那么这鱼化石是怎样形成的?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找到文中相关的小节。2、这条鱼由于 ,被埋进了 ,过了 ,渐渐变成 。3、齐读4、让我们想象,多少亿年年前,火山爆发,掩埋活鱼的场面。然后说说你的感受。5、这场面真让人感到惊心动魄,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1-3小节。6、自己读一读4、5小节,想一想如果你是这条鱼,当你变成了化石,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7、让老师和大家合作着来读一读8、第6、第七,反复地读上几遍,谈谈你对这些话的理解。9、这么有趣的课文,大家想不想来背一背?四、交流
35、资料,课外延伸1、先把你的资料与小组中的成员一起分享,然后推荐一份有价值的资料,与全班分享。2、让我们根据课文的内容或结合刚才交流的信息,用自己的话来写一些、鱼化石形成的过程。课堂练习这条鱼由于 ,被埋进了 ,过了 ,渐渐变成 。34 在牛肚子里旅行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6个,理解相关词语,区分“贮藏”、“蕴藏”的意思。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根据提示概括小节的主要意思。3、 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通过读文章,查阅资料解决疑难,通过阅读了解牛胃的特殊功能。方法和过程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读文章,查阅资料解决疑难。态度和情感目标:了解科学
36、小知识,牛有四只胃,牛吃食具有反刍现象,从而培养科学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 学习生字“蟀、嚼”的字形,“贮、咽”的读音,区分“贮藏”、“蕴藏”的意思。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根据提示概括小节的主要意思。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1板书:旅行说说“你去哪里旅行过?感觉怎样?”2完整板书课题:34在牛肚子里旅行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在牛肚子里旅行感觉怎样呢?二、初读课文预习,整体感知1出示读通课文,字字音准,句句通顺;读了课文,你了解些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学生自学2交流:(1)读准字音:zh 骨碌贮藏(2)区别:贮藏蕴藏3开小火车轮读课文,说说读文后知道了些什么?4
37、再轻读课文,还有哪些不明白或感兴趣的问题呢?(1)小组交流,尝试解决个别疑问,提出最想研究的问题。(2)大组绞流:老师归纳整理、并板书:牛的胃是怎样的?牛的胃是如何消化食物的?有些问题可以通过读读课文来研究,而有些问题需要查阅资料。(3)提出研究要求:老师提供书籍;老师提供有关资料(每组一份);点击校园网站;要求在交流时不看资料。三、交流研究成果1牛的胃是怎样的?(1)学生交流。(2)研究问题不仅可以看,还可以动手画一画:请学生边画边讲解。(3)引读课文:青头对牛的胃了解得很清楚,所以当红头认为自己马上要死而大哭起来的时候,青头安慰它说因为2牛的胃是怎样消化食物的?(1)学生交流:(2)多媒体
38、演示,学生学做讲解员,向大家介绍。(3)结合读文。3小组分解色朗读课文,谈谈自己对红头、青头的看法。(抓住红头、青头说话的语气,读好课文)四、小结拓展。生物就是这样千奇百怪,今天我们学了中这篇课文,又长知识了,自然界还有许多奥秘等你去探索呢!介绍课外阅览:会上树的鱼儿板书:34 在牛肚子里旅行 四个胃 前三个胃:贮藏食物 第四个胃:管消化课堂练习:1、 多音字组词:藏cang( ) 行hang( ) 嚼jiao( ) zang ( ) xing( ) jue ( )2、 积累词语:笑眯眯 乐呵呵 笑哈哈 喜滋滋3、 反义词:勇敢(胆小) 悲哀(高兴) 光明(黑暗)熟悉(陌生) 光滑(粗糙) 细
39、嚼慢咽(狼吞虎咽)4、 照样子写词,造句:平凡 平平凡凡 这里都是一些平平凡凡的小花。零碎 零零碎碎 冷清 35、邻家的星期四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识记本课生字4个。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2、流畅地朗读课文。方法和过程目标:流畅地朗读课文。态度和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悉尼人热情友好及高度环保意识的赞赏,教育学生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 生字“栅栏”的“栅”读音。联系上下文理解“死寂、循声、纳闷、平息”。2、 读课文解决,从哪些地方看出“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现在整个儿成了邻家的星期四”?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置疑: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35、邻家的星期四。(板书课题,齐读)2、看着课题,你们有何疑问?(题目是什么意思?邻家指谁?星期四这一天有何特别的意义?)二、自学课文,解决部分置疑:1、下面让同学们自学课文。出示自学要求:(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死寂、循声、纳闷、平息”这些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3)解决部分置疑。2、学生自学课文。3、大组交流:(1)我们先把生字带入课文的句子中来读。(分节朗读并评价)(2)交流所查词语的意思,带入课文的句子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说说“死寂”的近义词(静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