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音乐下册第2课《勇敢的鄂伦春》教案花城版完美版(6页).doc
《二年级音乐下册第2课《勇敢的鄂伦春》教案花城版完美版(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音乐下册第2课《勇敢的鄂伦春》教案花城版完美版(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音乐下册第2课勇敢的鄂伦春教案花城版完美版-第 6 页勇敢的鄂伦春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族的服饰特点、生活习性等简单知识。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们明白爱护森林、保护林木人人有责的重要性。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勇敢的鄂伦春教案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族的服饰特点、生活习性等简单知识。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们明白爱护森林、保护林木人人有责的重要性。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3.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重点: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教学难点:1.歌曲中“一呀 一杆 枪” “日夜 巡逻”的音准及咬
2、字吐字2.用打击乐器敲打节奏并尝试三个声部的敲击并能为歌曲伴奏。教材分析:勇敢的鄂伦春是我国少数民族鄂伦春族的一首民歌,鄂伦春族居住在我国黑龙江省的黑河、大兴安岭和伊春、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等地,他们能歌善舞, “鄂伦春”一语是其民族的自称,有两种含义:第一是山岭上的人们;第二是驯鹿的人们。 歌词充满着无比自豪的感情,语言朴实、简洁,表现了鄂伦春人雄健、骠悍的气质,他们骄傲地向人们述说不惧严寒、不怕困难,肩负着巡逻、守护山林的神圣职责。 歌曲为五声宫调式,旋律虽多为阶进,却富有朝气和一往无前的精神,连续八分音符的节奏,似乎使人们听到了奔跑着的马蹄声,全曲由四个方整乐句构成一段体,每句又可分
3、为两个乐节,和歌词的风格统一,使人们感到十分亲切。教学准备:教师:电子琴、课件、打击乐器:响板、碰钟、双响筒、学生:鄂伦春族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说鼓励的话让学生大胆的动起来。二、导入新课:1.师: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其中又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呢?生:答,老师给予肯定。师:你知道那些少数民族呢?生:答。老师也了解到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我们来看一下。课件展示,看完后问学生知道了什么?2、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少数民族鄂伦春族。老是带领大家走进鄂伦春,了解与鄂伦春相关的知识。课件展示。我们已经知道了鄂伦春的这么多知识,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鄂伦春民歌,想不想听?生听范唱。三、学
4、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1.播放范唱录音,你仔细听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2. 请同学们打开书p28,观察鄂伦春族小朋友的服饰特点。问:看没看到书上有一个背枪、骑马的鄂伦春小朋友?他头戴皮帽,身穿袍式的皮服,脚穿皮靴,这说明他居住的兴安岭地区天气怎么样?(寒冷)3.再听范唱录音,勇敢的鄂伦春人不惧严寒、不怕困难,在茂密的森林里干什么呢?像歌中唱的那样:一匹马,一杆猎枪,勇敢的鄂伦春肩负着狩猎、巡逻、守护山林的神圣职责。4.有节奏地朗读歌词。(1)带学生分句读歌词,要求:划节拍有节奏地读,声音位置要高。(2)师生划拍齐读歌词,注意反馈第四句节奏及歌词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5、 | X 翻山 越岭 日夜 巡逻 护呀 护山 林师:连续八分音符的节奏,像奔跑着的什么声音?马蹄声(3)学生跟琴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注意每句结尾二分音符的时值。5.跟范唱录音轻声练唱,听完后问:谁会唱这首歌?在什么时候学的?请你到前面来当小老师好吗?6.跟着小老师一句一句学唱歌曲。老师弹琴伴奏(如果没有会唱的学生由老师分句教唱)7.看学生掌握情况:(小老师(或教师)教得好吗?请你再教一遍。)8.生生接唱歌曲。注意每个乐句的音准和节奏,特别是唱准“一呀 一杆 枪”“日夜 巡逻”及每个乐句结尾两拍的长音9.生生交换接唱歌曲。让我们用掌声谢谢小老师X X X ,请回座位上。10.分两大组接唱歌曲11.
6、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有问题的乐句及时纠正指导。12.如果你来扮演勇敢的小鄂伦春,你会用什么样的情绪来表现他不惧严寒、不怕困难呢?学生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13.自豪的、骄傲的演唱全曲,你可以试着加上动作演唱。四、巩固练习勇敢的鄂伦春过渡语:大家真聪明,这么快就能一起把歌唱下来,如果你能把歌词背下来唱那就更棒啦!同桌之间背歌词!一会儿要进行男、女生的歌唱比赛。1.同桌之间背歌词练唱2.男、女生分别演唱,老师评价。3.一组男生、女生到前面演唱。跟电子琴的自动伴奏演唱,看这轮比赛谁最棒。4.个别反馈,一男生、一女生其他同学评价。看谁自己敢到前面唱一遍。为“小歌手”鼓掌五、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7、过渡语:几个同学唱得这么好,看来大家已经学会了。想一想:鄂伦春人骑马巡逻的时候还会出现什么声音?你想用什么打击乐器模仿马蹄声?1.出示三种节奏型卡片贴黑板上,请一名学生自己选择双响筒,你想用那种节奏伴奏? XX XX 提示结尾处用XX X,学生选择后老师在伴奏型XX XX前画双响筒图。2.老师弹琴,一名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其他学生边唱边模仿骑马的动作或模仿敲双响筒动作。为“小乐手”鼓掌3.大家再想像:马脖子上还会有什么发出声音?铃铛声用什么乐器演奏好呢?学生自选乐器并选择伴奏型:铃鼓:X X 碰铃:X 老师画出乐器图标。4.请三位同学一起为大家伴奏,我听听大家的歌声是不是更好听了,脸上更有表情
8、了。碰铃: X - |铃鼓或串铃: X X |双响筒: X X X X|5. 为几个“小乐手”鼓掌,学生回座位。6. 跟电子琴的范唱录音学生自编动作。7.全体起立,师生一起跟伴奏录音演唱全曲并表演。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唱了一首鄂伦春族民歌勇敢的鄂伦春,兴安岭有了勇敢的鄂伦春,人们不再害怕野兽的侵犯和偷伐树木的人了,让我们也像鄂伦春一样,努力学习用知识来保护家乡、振兴家乡吧!二、情境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大家都认识而且都非常喜欢的朋友,你们看他是谁?(播放阿狸问好图片)对了,就是可爱又聪明的阿狸。他邀请我们和他一起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旅行,大家愿意去吗?(生答)2、火车来啦!让我们出发
9、。在行进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我们一起来看。(播放课件闯关)关卡一:节奏 关卡二:旋律(模唱) 关卡三:重点乐句(第三乐句)同学们真棒,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已经到了我们的目的地鄂伦春族聚居区。让我们通过一首好听的鄂伦春民歌来了解居住在大山中的鄂伦春。结课: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勇敢的鄂伦春,使我们了解到了这个民族是一个勇敢、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少数民族。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格。最后,用我们的小舞蹈来结束本次的旅行吧!“一幅图抵万言书”的常识乃老少皆知,人们对电影和图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程度远远大于对纯文字的记忆和理解,这些事实说明人对图像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远远超过文字。“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勇敢的鄂伦春 年级 音乐 下册 勇敢 鄂伦春 教案 花城 完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