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问答题整理(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鱼我所欲》问答题整理(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我所欲》问答题整理(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鱼我所欲问答题整理-第 4 页鱼我所欲也1第一段分几层论述?分别从哪个角度论述? 第一层:“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用比喻引出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第二层:“生,亦我所欲是故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阐释。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本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2概括第二段段意思。 论述了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见利忘义是丧失人的本心。3本文提出了什么观点?作者是怎样引用论点的? “舍生而取义者也”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4在引出论点之后,作者用了
2、什么论证方法来具体分析和阐释论点的? 正反对比论证5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6本文讲舍生取义的道理是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试列举两点理由运用比喻深入浅出、生动有趣;运用对比,给人印象深刻,有说服力。7“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命题,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8“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本句隐含了作者怎样的想法?这里隐含的意思是,一旦
3、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丧失殆尽。9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但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10如何看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义”字是一种充塞天地之间的正气,无处不有,但当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时,大多数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11在孟子看来,在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应挺身而出?用文中话回答。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12作者说“舍生取义”之心“人皆有之”意图何在? 激励众人崇尚道义。13从第一段的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鱼我所欲 问答题 整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