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8页).doc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8页).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第 27 页三年级音乐下册第 1 课 爱祖国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光盘。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做好歌片(小黑板上抄歌曲、电子琴、录音机、光盘、电视机等,把单旋律歌片向学 生展示)。 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 。 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回答问题: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 3出示歌词,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
2、? 4分段深入欣赏:(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2)“风”“雨”的含义? (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 (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谈谈这一部分的形象并与第一、二部分比较。 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研究的问题: (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 (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 6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红旗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红旗颂,感受音乐庄严深情的爱国情感。 2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分辨乐曲速度、
3、 节奏和情绪的能力。 3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充分感受、体验主题音乐的情绪情感。 教学难点:听辨主题的重复和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讨论:红旗代表了什么? (中国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 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 五颗五角星互相联缀、疏密相间,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每颗小星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中 ) 心点,表示全体四个阶级对党的向心之意,受党的全面的领导。 2. 导入课题红旗颂。所以,才诞生了红旗颂这一首庄严乐曲。 (设计意图:使学生懂得了“红
4、旗”的象征意义,为理解音乐作知识上的准备,又奠定 了一节课的情绪基调) 二、分段聆听红旗颂 1释义:“颂”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炼:歌颂、赞颂) 2. 聆听引子部分。 (1)聆听引子部分,设问:乐曲的引子部分给我们怎样的感觉?你在引子中听到了哪 首歌曲的曲调? (2)师生讨论。 (3)复听引子,配上吹号角的动作,感受音乐的庄严嘹亮。 (设计意图:引子部分主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庄严辉煌,为接下来主题的出现作好铺 垫) 3聆听红旗主题。 (1)师:这样庄严的引子会引出怎样一段音乐主题呢?(2)学生交流对音乐的感受(赞颂、深情的). (3)介绍创作背景。 师:这样一段深情的旋律怎么会出现在
5、作曲家的脑海里呢?作曲家吕其明从小浴血战 火,父亲在抗日战争中牺牲。当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吕其明不禁热泪盈眶、 心潮澎湃,夜不成寐地创作出了这首红旗的颂歌。 (4)再听一遍,老师随主题曲调深情哼唱“啊”。 (5)请同学们也来感受一下对红旗的深情。用“啊”哼唱“红旗主题” (设计意图:深情舒展宽广的红旗主题需要教师很好的引导,用情绪感染学生,借助具 有歌颂性质的“啊“的发音哼唱主题,进一步感受、体验主题。创作背景的介绍不是以理性 ) 的方式出现,而是以感性的方式呈现,作为激发学生情绪、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一个环节。 4略听第二主题。 (1)师:仰望五星红旗,我们不禁心潮澎湃,怎能忘记那
6、个艰难的战争年代?让音乐 带着我们去重温那段峥嵘岁月吧。2)聆听双簧管演奏的主题音乐,结合战争浮雕图片,想象音乐表现的艰苦的战争年 代。(设计意图:由于一节课时间有限,所以在聆听时进行详略取舍,这第二主题就是处理 成略听的部分,不作展开,只是用来深化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5聆听行进主题。 (1)导语:革命是这样的艰难,但英雄们有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让音乐告诉我们。 (2)听行进主题。 听后交流:战士们没有退缩,一直在坚定、自信地前进。 (3)再听行进主题。 设问:这段旋律前面出现过吗?(聆听后交流) (4)师:同样的旋律,给我们的感受一样吗?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 教师分别演唱 红旗主题和行进主
7、题,引导学生比较发现:速度变化了,节奏变化了,加入了附点节奏。 教 师小结:同样的旋律,速度变了,节奏变了,情绪也随之变化了。 (5)复听“行进主题”,学生做行进动作,感受音乐的坚定自信。 (设计意图:行进主题更适合在律动中感受音乐特点,所以我采用动作感受法欣赏这一 主题。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情绪,想象音乐形象,用动作体验音乐动律,再通过对比法深入 。 引导学生发现音乐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欣赏能力) 5聆听“红旗主题”再现。 (1)师: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战争,终于迎来了中国的解放,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共和 国的蓝天上。我们的人民意气奋发,我们的军队坚强如钢。 。 (图片:天安门
8、阅兵式) (2)聆听“红旗主题“的再现。 听后提问:你觉得重复的是哪个主题?(红旗主题,即第一主题) 再听,有什么变化? 复听生答:情绪更高涨了。 三、完整欣赏红旗颂 (1)设问:让我们完整欣赏乐曲红旗颂,听的过程中可以哼唱,可以动起来。并注 意听,音乐主题在乐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 ,边听边参与音乐表现。 (2)聆听红旗颂 (3)听后交流。卢沟谣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当今时代,创作歌曲不少,但是写给孩子的歌不多。既动听又具有历史意义的歌更是少 之又少。二、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卢沟谣这首歌,正确把握演唱这首歌曲的情绪。了解卢沟桥事变, 传承民族精神,挖掘爱国主义情怀,珍惜现在来之不易
9、的幸福生活。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卢沟谣这首歌,并且能够唱得悠扬流畅。 教学难点:合唱部分在本首歌曲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低声部则大多采用高声部下的一个 三度。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乐谱。 五、教学过程 一、音乐知识复习 节拍练习 在上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打开你的音乐宝库,试着拍一拍老师给出的这段节奏: X X X X X X XX XX X X X (1、学生试拍 2、指生拍掌声鼓励) 同学们拍的都很正确,谁能告诉大家这段节奏的拍号?(四四拍) 很好,那老师圈出的这个节奏是几拍?(四拍,试拍读) 四四拍的节奏中经常出现这种四拍的长音,无论在拍、读还是唱的时候我们都要注意 把时值唱
10、准确。 看来大家的音乐宝库中积累了很多的“珍宝”,希望今天的音乐之旅能更加充实 你的宝库。 二、学习新歌 1、初听感受 同学们,在我们中国有这样一座桥,它一边是历史的崎岖,一边是和平的坦途。 八百年风雨迷障,积淀了沧桑绘制庄严。它就是“卢沟桥” (观看卢沟桥歌曲视频) 好听吗?( ) 2、按节奏读歌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卢沟谣(板书) 首先让我们跟随音乐的节拍,把歌词读一下。 (随音乐按节奏读歌词,注意四拍长音,要读准确) 3、再听歌曲 接下来,请大家看着歌谱再来欣赏卢沟谣,听完请大家从歌曲的速度、力度、 情绪等方面谈一谈你对歌曲的理解? (看谱欣赏) 卢沟谣是一首历史童谣,是一首
11、站在卢沟桥头唱中国历史的歌,唱中国精神 的歌。 谁能告诉大家你的理解? 你觉得歌曲的速度怎样的?(中速)歌曲从头到尾速度有没有变化呢?(一开始 是中速,后来就变成稍慢了)这位同学听得很认真。从歌曲中的速度提示语:稍慢、 渐慢(板书)我们也可以看出来。 那么歌曲速度的变化会不会引起力度、情绪随之的变化呢?请大家仔细聆听老师 的演唱,听完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 4、师范唱 师范唱,重点放在第二段的放慢速度,情绪隐忍、压抑愤怒宣泄 (学生描述:力度有时强有时弱,一开始很柔和,很优美,试着哼一哼。后来变 得强了,、) 同学们分析的很到位,歌谱中的力度记号也印证了我们的结论。 在歌曲中表 示中强, 表示强
12、, 表示特强(板书)结合本首歌曲,在 处我们要唱的柔和、 柔美。 处要唱的坚定有力量。 要唱的振奋激昂。 5、歌曲学唱 构成音乐的各要素之间是彼此相连的,速度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力度、情绪等要素 的变化,在演唱时,我们要特别注意把这些变化用你的歌声表现出来。 6、分段学唱、重点乐句教唱 接下来,请同学们用歌声来走进卢沟桥,走进那段中国人自强不息、奋勇抗战、 保家卫国的历史。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的:能用欢乐、活跃的情绪,甜蜜的歌声演唱歌曲,并积极地参与表演歌曲。 2、才能目的: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表示力和发明力,培育学积极参与、自主学习、 团结协作的才能。二、教学重
13、点 在凝听中完全地唱好并表示好这首歌曲。 三、教学难点 第三乐句的歌颂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酷爱之情。 四、教学用具 教学用琴、歌词卡片、小奖品、音乐课件。 五、教学办法 重要采用形象直观性、体验性、探究合作性、综合性教学法,使技巧训练渗透于艺术感 受中,贯串于音乐实践中,让学生在快活中学习。 六、教学手段 采用听歌曲、看影片、说感受、小组赛、编动作等手腕相联合的办法来感知音乐。 教学进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听着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伴奏曲叉着腰跳着跑跳步进教室。 2、师生用音乐语言相互问好。 二、导入新课 1、课件展现世界地图。 问:孩子们,这是什么?谁能在这张地图上找到我们的祖国? 2、课
14、件展现中国地图。 问:你是怎么找到的? 师:是啊!我们巨大的祖国就象一只昂首啼鸣的公鸡,在这上面绿色的是山岭、草原,蓝色 的是海洋、河流,让我们一起来观赏祖国的风光吧! 3、用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伴奏做背景音乐,同时课件展现祖国的风光图片(如: 长城、故宫、黄河等)和奥运夺金、火箭发射、阅兵仪式等出色片断,让学生观赏。 问:我们的祖国漂亮吗?我们的祖国强盛吗?你们爱祖国吗? 三、揭示、板书并歌颂课题第一单元 单元备课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这首歌,表情真挚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爱祖国的美好情感。2、能积极参与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的集体舞活动。3、在创编集体舞的活动中
15、能与他人合作创编简单的动作,并从中体验创造的喜悦。4、学习竖笛演奏法。教学内容1、本单元以“祖国妈妈”为情感主题,安排了演唱歌曲,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听赏童声合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两个教学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歌曲的演唱和听赏,逐形成爱妈妈、爱祖国的美好情感。2、音乐活动“唱一唱”和“吹一吹6、3、2三个音。并为牧童谣作简单伴奏。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二单元 美妙童音教学目的:1 指导学生用优美统一的声音演出春来了,用歌声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唱出三拍子的韵味、连音与断音的 对比。2 认识3/4拍的拍号,并感受其强弱规律以及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通过听音填空练习,进 一步培养学生听吧辨音高
16、的能力,并能用五线谱写出来。3 通过欣赏,进一步熟悉我国民族吹管乐器中,唢呐的音色及其表现特征,感受音乐,并通过音乐启发学生的想象力。4 通过学习,勇敢的鄂伦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奏能力。二、教学重点:1 轻快优美的声音,三拍子的韵律。2 八孔竖笛合奏教学,注意协调性。教案序号2课题第二课 春来了课型新授一、教学目的:1 指导学生用优美统一的声音演出春来了,用歌声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唱出三拍子的韵味、连音与断音的 对比。2 认识3/4拍的拍号,并感受其强弱规律以及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通过听音填空练习,进 一步培养学生听吧辨音高的能力,并能用五线谱写出来。3 通过欣赏,进一步熟悉我国民族吹管乐器
17、中,唢呐的音色及其表现特征,感受音乐,并通过音乐启发学生的想象力。4 通过学习,勇敢的鄂伦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奏能力。二、教学重点:1 轻快优美的声音,三拍子的韵律。2 八孔竖笛合奏教学,注意协调性。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春来了了解并掌握有关知识一 组织教学:1 引导学生说一说上学期所学的内容,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 复习1-2支歌曲。二 放一首乐曲-关于春天的。1 师:同学们,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2 请学生说一说对春天的感受,说一说你们眼里的春天。 三教新歌春来了1 听音乐春来了感受三拍子的韵律。2 复习音乐知识 3 每小节三拍4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3 随音乐感受三拍子的韵律。4 学唱
18、歌曲1)哼鸣歌曲旋律2)听琴模唱歌曲旋律1-3遍3)学唱歌词:注意:娘。看。被都是一字多音。(要多练习)。符点音符要唱准。最后的结尾要唱的轻快一些。四引导学生总结:春姑娘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春满枝头、桃红柳绿的春色图五边唱歌曲,边踏脚、拍手,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六教师总结,学生听音乐出教室。第三单元 我们的朋友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歌曲剪羊毛,并能模拟剪羊毛的声响及节奏为歌曲伴奏。2、能认真听赏铁匠波尔卡,并能与他人合作,用身势动作表现打铁的“趣”与“乐”。3、能与同学配合,学会演唱歌曲我爱我的小镰刀。4、在接龙视唱的活动中,能较准确地拍击乐曲节拍,能流畅地识读并背唱丰收之歌的乐谱。教学重
19、点:能学会演唱歌曲剪羊毛,并能模拟剪羊毛的声响及节奏为歌曲伴奏。能与同学配合,学会演唱歌曲我爱我的小镰刀。教学难点:在接龙视唱的活动中,能较准确地拍击乐曲节拍,能流畅地识读并背唱丰收之歌的乐谱。教学课时:三课时教案序号3课题第三课 愉快的劳动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歌曲剪羊毛,并能模拟剪羊毛的声响及节奏为歌曲伴奏。2、能认真听赏铁匠波尔卡,并能与他人合作,用身势动作表现打铁的“趣”与“乐”。3、能与同学配合,学会演唱歌曲我爱我的小镰刀。4、在接龙视唱的活动中,能较准确地拍击乐曲节拍,能流畅地识读并背唱丰收之歌的乐谱。教学重点:能学会演唱歌曲剪羊毛,并能模拟剪羊毛的声响及节奏为歌曲伴奏。
20、能与同学配合,学会演唱歌曲我爱我的小镰刀。教学难点:在接龙视唱的活动中,能较准确地拍击乐曲节拍,能流畅地识读并背唱丰收之歌的乐谱。教学用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情境导入:师:劳动可以创造成美好的一切。为了生活,人们辛勤地劳动着。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劳动的人们吧。1、引导学生看图片,讲内容、读儿歌。工人叔叔敲铁锤:叮叮?叮咚农民伯伯割稻子:嚓嚓?嚓嚓司机叔叔开汽车:嘀嘀?嘀哒环卫工人在扫地:刷刷?刷刷师:我们来读一读这劳动的节奏吧!2、全班同学读节奏三、新课教学:师:下面,我们一块儿听一首歌曲,看看这首歌曲中的人们在干?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1
21、、初听歌曲师:同学们,你们也想剪羊毛吗?让我们一起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去吧!剪羊毛的节奏:2/4 X 0 | X 0 | X X | X 0|2、引导学生随节奏做剪羊毛的动作。师:这真是一派欢乐的景象。小朋友们都在欢乐剪着羊毛,让我们用剪子的“咔嚓”声来模唱一下这首歌,好吗?3、用“咔嚓”声来模唱歌曲。师:这首歌曲中有一个刚才我们练习了的节奏“X?X”出现了很多次,你注意到了吗?请各组同学分别找一找和唱一唱。4、分组找附点节奏,唱乐谱。5、全班跟琴唱谱6、学生轻声读词。7、教师简介澳大利亚。8、学生轻声跟唱歌词。9、分组互相纠错。四、参与表现师:从歌声中,你们觉得澳大利亚的小朋友们在剪羊毛时,心
22、情怎样呢?(全班同学自由发言)好的,我们就用这样的心情来唱一唱这首歌好吗?1、引导同学们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分组用剪羊毛的动作和声音“嚓”为歌曲伴奏。3、请同学们上台表演唱。五、总结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情境导入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劳动的人们,还和澳大利亚的小朋友一起剪和羊毛,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房子里的人在干嘛?美妙的音乐从房子里传出来,音乐声中有一种劳动时发出的声音,请你仔细听一听,猜一猜。1、初听铁匠波尔卡,学生回答问题。三、新课教学师:你觉得劳动者的心情是怎样的?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请同学们说一说3、介绍乐曲的曲名、作者。师:有同学见过打铁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音版 小学 三年级 下册 音乐 精品 教案 2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