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的凯恩斯模型.pptx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的凯恩斯模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的凯恩斯模型.pptx(8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CH13 The Primary Theory on Determination of National Income国国民收入的决决定(产产品市场场均衡)AE既既定乘数论数论AE变动变动 潜在的国民收入潜在的国民收入(Potential NI)(Potential NI) :利:利用社会上一切资源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用社会上一切资源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的最大量值。(即实现了充分就业的国务的最大量值。(即实现了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民收入) 均衡的国民收入均衡的国民收入(Equilibrium NI)(Equilibrium NI) :指计划总需求与计划总供给达到相等时的指计划总需求与计划总
2、供给达到相等时的国民收入。国民收入。 实际的国民收入实际的国民收入(Real or Actual NI)(Real or Actual NI):指以实际总供给衡量的的国民收入。指以实际总供给衡量的的国民收入。第一节第一节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假设条件(Hypothesis) 1 1、两部门经济两部门经济(two sectors economy)(two sectors economy) :不存:不存在政府与对外贸易。在政府与对外贸易。 2 2、资源没有充分利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即当社会需求变动时,即当社会需求变动时,企业首先考虑的是调整产量,而不是改变价格。企业首先考虑的
3、是调整产量,而不是改变价格。( Keyness LawKeyness Law) 3 3、价格水平既定价格水平既定(短期中,价格黏性)。(短期中,价格黏性)。 4 4、投资水平既定,只分析消费需求。投资水平既定,只分析消费需求。 5 5、假设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均为零假设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均为零,则,则GDPGDP、NDPNDP、NINI、DPIDPI都是相等的。都是相等的。ConclusionKeynes国民收入决定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论涉及到涉及到产产品市品市场场、 、货币货币市市场场、 、劳动劳动力市力市场场和国和国际际市市场场, ,仅仅包含包含产产品市品市场场的理的理论论称称为为简单简单
4、国民收入决定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论。 。 与与总总需求相等的需求相等的产产出称出称为为均衡均衡产产出出。 。(y=c+i) 这这里,小写表示剔除了价格里,小写表示剔除了价格变动变动的的实际产实际产出出或收入、或收入、实际实际消消费费和和实际实际投投资资。 。非意愿存非意愿存货货IU(Unintended inventory investment ):):是一定时期内产生的无法售出的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 。IU=实际产实际产出(收入)出(收入)- 支出支出一、消费和储蓄一、消费和储蓄(Consumption and Saving) (一)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一)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二)平均消费
5、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二)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 (三)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三)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 (四)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四)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 (五)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五)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一)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一)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Consumption and Saving Function) 消费函数消费函数 指家庭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指家庭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件的依存关系。一般情况下,只的各种因素件的依存关系。一般情况下,只表明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表明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即:即:c = c(y) 储蓄函数储蓄函数 表明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
6、表明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关系。 即:即:s = s(y)(二)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二)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向 1.“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APC=c/y(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消费占收入中的比例。消费占收入中的比例。 2.“平均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APS=s/y( 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即储蓄在收入中的比例。即储蓄在收入中的比例。 APC + APS = 1(三)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三)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向 1.“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MPC=c/y(Marginal Pr
7、opensity to Consume) 表示增加或减少单位收入会使消费量变表示增加或减少单位收入会使消费量变化多少。化多少。 2. “边际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MPS=s/y(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表示增加或减少单位收入会使储蓄量变表示增加或减少单位收入会使储蓄量变化多少。化多少。 MPC + MPS = 1(四)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四)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Consumption and Saving Curve) 1、消费曲线:、消费曲线:c = + yEc = + y45度度线线0ycMPC and APC APC、 、MPC, 斜率大小比斜率大小比
8、较较(曲(曲线线上任一点与原点上任一点与原点连线连线的的斜率,曲斜率,曲线线的斜率)的斜率) 公式推公式推导导APC=c/y= ( + y)/y= /y + 2、 、储储蓄曲蓄曲线线: :s =y c = + (1 )ys0y负储负储蓄区蓄区正正储储蓄区蓄区ES=f(y)(五)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五)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PC) 凯恩斯认为,当人们收入增加时,消费凯恩斯认为,当人们收入增加时,消费也会随之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却不断下也会随之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却不断下降。降。 即随着收入的上升,在增加的单位收入即随着收入的上升,在增加的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
9、的比重越来越小,储蓄所中,消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储蓄所占的比重却越来越大。占的比重却越来越大。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意义: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意义: 1、凯恩斯把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看成是经、凯恩斯把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看成是经济危机的根源之一。由于收入增加时增加济危机的根源之一。由于收入增加时增加的消费所占比例逐步减少,故经济扩张会的消费所占比例逐步减少,故经济扩张会带来消费需求不足,从而形成生产过剩的带来消费需求不足,从而形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2、一些西方学者利用、一些西方学者利用该规该规律律为资为资本主本主义义制度制度辩护辩护。他。他们认为们认为,既然收入增加,既然收入增加时时增
10、增加的消加的消费费所占比例减少,表明高收入的所占比例减少,表明高收入的资资本家会比工人拿出更大比例的收入用本家会比工人拿出更大比例的收入用于于储储蓄。他蓄。他们们的的结论结论是,分配有利于是,分配有利于资资本本家是合理的,可以促家是合理的,可以促进资进资本循本循环环,促,促进经进经济发济发展。展。3 3、还有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边际消费、还有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体现出经济制度的稳定性功倾向递减体现出经济制度的稳定性功能。能。经济衰退时经济衰退时人们收入水平较低,在增加的收入人们收入水平较低,在增加的收入中将较大的比例用于消费。中将较大的比例用于消费。经济繁荣时经济繁荣时人们收入水平
11、较高,在增加的收入人们收入水平较高,在增加的收入中将较小的比例用于消费。中将较小的比例用于消费。这样,该规律在衰退时有利于扩大总需求,在这样,该规律在衰退时有利于扩大总需求,在繁荣时有利于缩小总需求,具有使经济自动趋繁荣时有利于缩小总需求,具有使经济自动趋向稳定的作用。向稳定的作用。csyyc0-c0EYe45。Ye00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关系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关系:YS)1 (C=y,S=0)CyCy正储蓄正储蓄负储蓄负储蓄YC二、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二、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社会消社会消费费函数是家庭消函数是家庭消费费函数的函数的总总和。和。 限制条件分析:限制条件分析: 一是分
12、配因素,国民收入分配越是均等,社会消一是分配因素,国民收入分配越是均等,社会消费费曲曲线线越是越是向上移向上移动动,即,即贫穷贫穷者者边际边际消消费倾费倾向向较较高;高; 二是政府税收政策,如政府二是政府税收政策,如政府实实行累行累进进制个人所得税,因此,制个人所得税,因此,税收使社会消税收使社会消费费数量增加,社会消数量增加,社会消费费曲曲线线向上移向上移动动; ; 三是公司未分配利三是公司未分配利润润。公司未分配利。公司未分配利润润在利在利润润中所占比例中所占比例越大,消越大,消费费少,少,储储蓄多。等等。蓄多。等等。 因此,社会消因此,社会消费费曲曲线线并非家庭消并非家庭消费费曲曲线线的
13、的简单简单加加总总。 。三、其他消费函数理论三、其他消费函数理论(非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非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 Duesenberry(杜森(杜森贝贝利利):相相对对收入消收入消费费理理论论(棘(棘轮轮与示范效与示范效应应) ) Modigliani (莫利迪安尼):生命周期消(莫利迪安尼):生命周期消费费理理论论 Friedman (弗里德曼):持久收入理(弗里德曼):持久收入理论论(一)、绝对收入假说(一)、绝对收入假说 由由凯凯恩斯提出,主要恩斯提出,主要观观点包括:点包括: 1、 、实际实际消消费费支出是支出是实际实际收入的收入的稳稳定函数;定函数; 2、收入是指、收入是指现现期期绝
14、对实际绝对实际收入水平;收入水平; 3、 、边际边际消消费倾费倾向是正向是正值值,但小于,但小于1; ; 4、 、边际边际消消费倾费倾向随收入增加而向随收入增加而递递减(随着收减(随着收入的增加消入的增加消费费也增加,但其幅度小于收入的增也增加,但其幅度小于收入的增加);加); 5、 、边际边际消消费倾费倾向小于平均消向小于平均消费倾费倾向。向。(二)、相对收入假说(二)、相对收入假说 美国美国经济经济学家学家库库茨涅茨研究了美国茨涅茨研究了美国60多年消多年消费费资资料,料,发现长发现长期消期消费倾费倾向几乎不向几乎不变变。 。 凯凯恩斯理恩斯理论认为论认为消消费倾费倾向向递递减,与减,与库
15、库氏氏经验经验研研究相悖,称究相悖,称为为消消费费之之谜谜。 。 消消费费之之谜谜主要表主要表现现在:在: 1、 、长长期消期消费倾费倾向不向不变变,短期消,短期消费倾费倾向向递递减;减; 2、 、长长期收入期收入变变化化对对消消费费的影响的影响较较大,短期收入大,短期收入变变化化对对消消费费的影响的影响较较小。小。相对收入学说相对收入学说 相对收入学说,由Duesenberry提出,认为: 人们的消费会相互影响,有攀比(BandwagonPropensity)倾向,即“示范效应”,人们的消费不取决于其绝对收入水平,而决定于同别人相比的相对收入水平; 消费有习惯性,某期消费不仅受当期收入影响,
16、而且受过去所达到的最高收入和最高消费的影响。消费具有不可逆性,即所谓的“棘轮效应”。(三)、生命周期假说(三)、生命周期假说 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莫迪利安尼(Modigliani)等人提出,主要观点是: 一个人的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是根据其预期的寿命安排的。一个人每年支出数是固定不变的,但在一个人每年支出数是固定不变的,但在2530岁,收入入不敷出;岁,收入入不敷出;3060岁,收岁,收大于支。一个人储蓄的目的:大于支。一个人储蓄的目的: 一是为了一是为了还债,还债, 二是为了退休后养老。二是为了退休后养老。(四)、持久收入假说(四)、持久收入假说 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主要观点包括: 个人
17、收入可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 持久性收入是稳定的、正常的收入,如工资、利息(能保持三年以上)等。 暂时性收入则是不稳定的、意外的收入,如馈赠、赌彩等。 消费者的消费是持久性收入的函数,只有当消费者的正常收入有了实际增长时,消费才会有实际的增长。 例题: 某居民上个月收入某居民上个月收入为为3000美元,取出美元,取出500美元美元储储蓄使消蓄使消费费支出达支出达3500美元。他本月收入美元。他本月收入为为3200美元,取出美元,取出400美元美元储储蓄使消蓄使消费费支出达支出达3600美元,美元,试计试计算:算: ( (1) )该该居民上个月和本月的平均消居民上个月和本月的平均消费倾费倾
18、向、平向、平均均储储蓄蓄倾倾向。向。 ( (2) )该该居民的居民的边际边际消消费倾费倾向和向和边际储边际储蓄蓄倾倾向。向。四、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四、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一)、两部门经济模型(一)、两部门经济模型(Model of Two (Model of Two Sectors Economy)Sectors Economy) 1 1、总需求不变时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不变时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2 2、总需求变动时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变动时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3 3、均衡条件的另一种表述、均衡条件的另一种表述 4 4、两种表述的一致性、两种表述的一致性1、总需求不变
19、时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需求均衡条件:均衡条件:总供给总供给= =总需求(总需求(y=ADy=AD)IU0IU0IU0y y1 1y y2 2y y0 0(1 1)(2 2)AEAE0 0E E总供给(总收入)总供给(总收入)y y(总支出)(总支出)存货调节机制存货调节机制(Inventory Adjustment Mechanism)非意愿存货投资非意愿存货投资IU or UI (undesired inventory):):企业没有出售出去的产品,作为企业不想持有企业没有出售出去的产品,作为企业不想持有的存货。的存货。If yAD,IU0,yIf yAD,IU0,yIn Conc
20、lusion 总总需求,即需求,即计计划的划的总总需求,决定了需求,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 在国民收入达到均衡在国民收入达到均衡时时,非意愿存,非意愿存货货投投资为资为 国民收入的均衡是通国民收入的均衡是通过过存存货货的的调调节节来来实现实现的的2、总需求变动时的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需求(总支出)(总支出)总供给(总收入)总供给(总收入)y yE Ey*c=c(y)收收=支支供供=求求AE=c(y)+i3、均衡条件的另一种表述(=):E Ey*IU0IU0IU0yS、 、iii0s(1) )y计划的投资等于储蓄计划的投资等于储蓄4、两种表述的一致性:两图合一E E2 2y
21、*yC、 、S、 、iii0ss( (y) )E E1 1cc( (y) )C+i0E E2 2y*yC、 、S、 、iii0ss( (y) )E E1 1cc( (y) )C+i0案例分析:过去有一个蜜蜂王国,一度因繁荣昌盛而名过去有一个蜜蜂王国,一度因繁荣昌盛而名震天下。开始,王国的蜜蜂贪图享受,任意震天下。开始,王国的蜜蜂贪图享受,任意挥霍。为了满足一部分蜜蜂无穷无尽的欲望,挥霍。为了满足一部分蜜蜂无穷无尽的欲望,大批蜜蜂日夜劳作,制造了很多精巧的产品。大批蜜蜂日夜劳作,制造了很多精巧的产品。街上商品琳琅满目,行人摩肩接踵,一片兴街上商品琳琅满目,行人摩肩接踵,一片兴旺景象。王国国库充盈
22、,国力强盛,天下无旺景象。王国国库充盈,国力强盛,天下无人敢敌。人敢敌。 后来,蜜蜂崇尚后来,蜜蜂崇尚节俭节俭,鄙弃奢侈。商人,鄙弃奢侈。商人们们不再去不再去远远方追逐利方追逐利润润,工人,工人们们因商品因商品无人无人购买购买而告而告别别倒倒闭闭的工厂。人的工厂。人们赞们赞美美节约节约, ,赞赞美家中的美家中的储储蓄。街道越来越冷蓄。街道越来越冷落,落,经济经济越来越越来越萧萧条,王国越来越衰弱。条,王国越来越衰弱。最后,外最后,外敌敌入侵,蜜蜂国破家亡、四入侵,蜜蜂国破家亡、四处处逃逃遁。遁。 故事故事 蜜蜂的寓言蜜蜂的寓言 强调强调了有效需求的了有效需求的重要性。开始,王国推崇重要性。开始
23、,王国推崇挥挥霍,故霍,故总总需需求旺盛,均衡国民收入增加,求旺盛,均衡国民收入增加,经济经济走向走向繁荣。后来,王国推崇繁荣。后来,王国推崇节俭节俭,故有效需,故有效需求不足,均衡国民收入减少,求不足,均衡国民收入减少,经济经济走向走向衰退。衰退。什么是均衡产出?什么是均衡产出?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国民收入核算中的S=I(恒等式)(恒等式) 和国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的民收入决定理论中的S=I(均衡等式)(均衡等式)有何不同?有何不同?计计划投划投资资大于大于计计划划储储蓄,此蓄,此时时非意愿存非意愿存货货投投资资大于零。大于零。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意愿投资和非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意愿投资和非
24、意愿投资都必然为零意愿投资都必然为零。 。第二节第二节 乘数论乘数论Multiplier Theorem一、总收入变化的过程分析一、总收入变化的过程分析1 1、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 一战后,英国近十年时间经济一直外于萧条状态。一战后,英国近十年时间经济一直外于萧条状态。英国自由党的英国自由党的Lloyd GeorgeLloyd George提出由政府举办公共工程来提出由政府举办公共工程来消除失业的竞选诺言。当时不少经济学家反对这个计划。消除失业的竞选诺言。当时不少经济学家反对这个计划。其主要依据是:其主要依据是: 一、政府兴办公共工程所需资金,如果来自税收或举一、政府兴办公共工程所需资金,如
25、果来自税收或举债,不过是用政府开支来代替民间本来会有的开支债,不过是用政府开支来代替民间本来会有的开支; ; 二、如果公共工程所需资金来自扩大银行信贷,将会二、如果公共工程所需资金来自扩大银行信贷,将会出现通货膨胀。出现通货膨胀。 针对这种观点针对这种观点,凯恩斯发表了一本论战性的小册子,凯恩斯发表了一本论战性的小册子,就公共工程所需资金的来源和去向问题,展开论战。就公共工程所需资金的来源和去向问题,展开论战。凯凯恩斯恩斯在在论论述中述中谈谈到,政府到,政府兴办兴办一一项项公共工程所能引致的就公共工程所能引致的就业业人数的增加量,并不人数的增加量,并不仅仅仅仅限于限于该项该项公共工程所增加的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民收入 决定 理论 简单 凯恩斯 模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