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docx
《常见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常见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1、浅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1)静脉炎 预防: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选择套管柔软的留置针,避免在关节处穿刺。位置便于固定, 力争一次穿刺成功。 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留置针留置期间,指导患者不宜过度活动穿刺侧肢体。 每次输液前后,均应观察穿刺部位和静脉走行有无红、肿,询问病人有无疼痛与不适。 处理: 立即给予拔管,嘱患者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 在肿胀部位用硫酸镁或土豆片湿敷20min/次,4次/d。 2)液体渗漏 预防: 妥善固定导管。 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
2、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 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 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处理: 对液体外渗者,予热敷、硫酸镁湿热敷等。 3)皮下血肿 预防: 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 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处理: 可行冷敷或热敷,每日12次。 4)导管堵塞 预防: 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浓度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 采取正压封管,即边推注封管液边夹紧留置针塑料管上的夹子,夹子尽量夹在塑料管的近 心端。 处理: 发生堵管的时候,切记不能用注射器推液
3、,正确的方法是可以将肝素帽或正压接头拧下回抽, 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内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5)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再次输液时,用 0.5%碘伏消毒肝素帽处,接上输液器,如果液体滴入不畅,勿用力挤压 输液管,否则可将小凝血块挤入循环而发生栓塞,应先调整肢体位置,检查静脉留置针有无 脱出,然后用5 ml针管抽取0.1%肝素盐水2 ml,连接输液针头回抽凝血块,通畅后再换接 1 输液管输液。 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且留置时间 不可过长。 处理: 及时通知医生,积极处置。 抬高患肢,卧床休息,患肢抬高略超过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浅静脉内压力
4、,使 疼痛减轻。 避免碰撞伤肢。 加强静脉血管的保护:急性期患者需静注扩血管,抗凝及溶栓药物,发热患者需输注抗生素。 为保护静脉血管,每日热敷穿刺处2次,预防浅静脉炎的发生。 6)导管脱出 预防: 妥善固定导管,延长管应弧形或S型固定,以利于导管受外力牵拉时有一定的余地。 在更换敷料时应向心揭开敷料。 加强宣教,指导患者置管侧肢体勿负重或过度活动。 神志不清者,应加约束带约束另一上肢,以免把针头拔出。 处理: 局部按压至不出血。 2、PICC置管术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 穿刺插管,并使其顶端位于上腔静
5、脉或锁骨下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植入术。常见并发症的预 防和处理方法如下: 1)导管堵塞 预防: 保持PICC导管的通畅,避免扭曲、打折,穿刺及送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血管壁, 减少血栓形成。 穿刺点外露导管妥善固定,在置管后,记录每个患者的导管置入长度,在每次换药和 冲管过程中,仔细观察现有长度是否与置入长度相符。 正确的冲管方法是置管成功后立即用肝素钠稀释液脉冲式冲管等,输注粘稠度较高的 液体及血制品后,要用生理盐水把导管完全冲干净。 输液完毕时应及时封管,以生理盐水行脉冲式推注冲管,使用输液接头正压封管。(使 用中冲管2-3次日 间歇期1次周有特殊情况及时处理). 处理方法 先仔细检查导管
6、外露部分有无打折、扭曲及长度。 若为血栓形成阻塞导管,可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先抽回血,若遇有阻力不见回血, 切不可用暴力、导丝或冲管来清除凝块,以免使导管损伤、破裂或造成栓塞,可用负压方式 进行再通,反复数次,见回血后抽35ml血,使导管畅通。如溶栓不成功,可考虑拔管。 2) 静脉炎,穿刺点感染 预防: 置管前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和型号匹配的导管,首选贵要静脉(静脉瓣少,血管粗), 其次是肘正中静脉、头静脉。 血管最好选择右侧路径,因左侧路径较长、弯曲,插管时难度较大而且容易损伤血管 内膜:导管的型号应于血管的大小相适宜。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置管前严格消毒局部皮肤,置管24小时换药1次
7、,后定期换 药(37天1次),及时检查创口情况,保持穿刺点周围皮肤清洁。穿刺时送管动作轻柔、被 穿刺肢体制动,可减少对血管的机械性刺激,以免损伤血管内膜;穿刺完毕后以无菌透明贴 固定,便于观察穿刺点,及早发现静脉炎。 根据病人情况,及时更换敷贴,特别是当病人出汗较多时,更换时采用适当的敷贴, 消毒范围大于lOcm。透明贴不粘或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处理方法: 静脉炎通常发生于穿刺后4872小时,一但发生应给予对症处理。 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每日2次,每次20min。 置管后如发现穿刺点出现红肿、疼痛和(或)局部出现脓性分泌物,应按伤口感染处理。 如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应考虑是否并发感染
8、性败血症,应严密观察,遵医嘱对症 处理。 若为机械损伤、药物刺激导致的静脉炎,一般可通过热敷、远红外线照射(每日3次, 每次30min)、抬高患侧手臂、外用喜疗妥或肝素钠乳膏、限制患肢过多活动及调整输入液体 的浓度等处理。 若为血栓性静脉炎,可给予热敷或同血栓堵塞导管处理方法。 情况严重者及时拔除PICC管。 3)穿刺点渗血、水肿 预防: 病人血管情况好,穿刺针应与导管相适应;剧烈频繁咳嗽时可用手指按压在穿刺点,防 止因静脉压增高而渗血;置管前常规检查凝血功能,穿刺后按压穿刺点5min,凝血机制较差 者按压的时间应增至5-lOmin,制动30min,24h内限制插管侧上肢过度活动,或加压敷料固
9、 定24h,必要时停服抗凝剂,给予止血剂。 处理方法: 在穿刺点加盖无菌纱布,再透明敷贴固定后指压穿刺点5lOmin或局部给予冰袋或沙 袋压迫止血,以促进血液凝固。嘱忠者在咳嗽、咯痰或入厕时按压穿刺部位,防止压力过大 血液渗出。 穿刺部位皮肤潮湿多汗,创口易于出现渗出物,可酌情增加换药次数,能有效的抑制 渗出物的出现。 4)导管移位、脱出或断裂 预防: 指导病人休息与活动,妥善固定导管,穿刺侧肢体勿过度活动,勿自行牵拉导管。 定期检查导管,记录好外留导管的位置与长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更换贴膜时手法轻稳、正确,勿粗暴操作,顺着导管方向从下往上揭去贴膜,以免将 导管拔出。 3. 处理方
10、法 导管移位时,拍胸片找出移位的位置,使导管移至正常位置,若无不适感可继续使用。 导管外脱时,严格无菌操作从里向外碘伏消毒脱出的导管,嘱病人手臂外展900,然 后将外脱的导管送到“0”点。 如发生断裂,让患者卧床,拍片,请介入科从下腔静脉抓捕器取出导管。 拔管过程中出现断裂,立即扎止血带,请医生静脉切开取导管。 5)静脉血栓 预防: 3 置管前测量臂围,排除既往静脉血栓史;尽可能选择细的导管;避免长时间压迫置管 侧肢体,嘱患者做握拳、松拳动作,预防血液缓流而发生静脉血栓。 处理方法: 立即停止输液,通过血管彩超确认,根据血栓程度、静脉受累情况、症状严重程度决定 处理措施。 拔管。 急性期患者绝
11、对卧床10-14天,抬高患肢20-30度。 患肢制动,避免按摩。 观察患肢肿胀情况,同时观察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及桡动脉搏动。 避免在患肢输液和静脉注射,严密观察有无肺栓塞症状。 抗凝、溶栓治疗。 3、胸腔引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1) 引流管阻塞 预防: 防止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定时捏挤,使管腔通畅。 术后应随时观察引流管内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 处理: 排除引流管扭曲受压。 捏挤引流管,或重新置管。 2) 皮下气肿 预防: 引流管的粗细要适宜,切口大小要适当。 妥善固定引流管,并留有足够长度,以防翻身、活动时脱出胸腔。 一旦滑出用凡土林纱布及厚层纱布封闭伤口,并立即通知医生做进一步
12、处理。 处理: 局限性皮下气肿,未做特殊处理自行吸收。 广泛性皮下气肿,患者出现疼痛、呼吸困难,立即通知医生行皮下切开引流,以排出气 体减轻症状。 3) 疼痛 预防: 调整引流管的位置,避免引流管与胸膜摩擦。 可能与压迫肋间神经等引起的疼痛有关。 处理: 适当调整引流管位置或应用止痛药。 经上述处理仍不能解除疼痛,可予以局部封闭。 4) 肺不张 预防: 鼓励患者做有效咳嗽咳痰,避免剧烈咳嗽,定时翻身拍背。 引流过程中,保持引流管道的通畅。 鼓励病人吹气球促进肺复张。 处理: 可经鼻导管吸痰或应用支气管镜吸痰。 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以利于引流液的排出及肺部扩张。 4 5) 胸腔内感染 预防: 胸腔
13、闭式引流放置应低于胸腔 60-100cm,尤其是搬动患者时,切勿将引流瓶提至高于 引流管的胸腔出口水平面,最好先钳闭,至搬动完毕再松开以防引流液倒流入胸膜腔。 更换引流瓶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引流管一旦脱落,决不能将原引流管再插入。 处理: 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一旦出现体温升高,胸痛加剧等应及时报告医生。 遵医嘱应用抗生素等治疗。 6) 血胸 预防: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躁动不安。 注意体位,减少频繁变换体位。 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摩擦血管而并发血胸。 处理: 在引流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 如引流为血性,量突然增多,患者出现休克等症状者,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必要 时进行手术止血
14、。 7) 纵隔摆动 预防: 大量积液、积气引流时应控制引流速度。 剧烈咳嗽者嘱其勿用力过度,必要时应用镇静镇咳药。 处理: 大量积液、积气引流时应控制引流速度,一般放 500ml 后夹管 510min,再放 500ml 再夹管510min,或根据医嘱增减夹管时间。避免一次放气放液过多过快。 一旦发生纵隔摆动,应迅速通知医生抢救。 4、输液泵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1)药物外渗 预防: 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用药的局部反应,有无回血、外渗,尤其从中心静脉输入时,密切观察 局部皮肤颜色、有无回血、肿胀。 处理: 重新选择静脉,根据输入药物性质做好局部处理。 2)静脉炎和静脉硬化 预防: 使用输液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见 临床 护理 技术 操作 并发症 预防 处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