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ppt 70).pptx
《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ppt 70).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ppt 70).pptx(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 四四 章章 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收入分配、收入使用的基本理论; 2、理解初次分配收入、再分配收入、可支配收入等指标的内涵和计算方法; 3、掌握收入分配帐户、收入使用帐户的表现形式、构成体系以及编制方法; 4、利用核算资料对收入分配和使用做出分析和评价。 2003200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728472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0%9.0%;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222622元,实际增长元,实际增长4.3%4.3%。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2、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市为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市为37.1%37.1%,比上年降低,比上年降低0.60.6个百分点;农村为个百分点;农村为45.6%45.6%,降低,降低0.60.6个百分点。个百分点。 2003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4905490万人;年末全国有万人;年末全国有195195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人入再就业服务中心,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人员全部按时足额领到了基本生活费和代缴了社员全部按时足额领到了基本生活费和代
3、缴了社会保险费;会保险费; 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00200亿元,筹集社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近会福利资金近7070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30.130.1亿元。亿元。 (一)收入分配核算的基本理论 1、收入分配的概念 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是指当期生产所创造的当期价值(GDP)价值分配给社会各方面形成的所有收支活动,即以各种方式支付给劳动者、资产所有者和政府。 一、收入分配核算的基本理论及核算原理 收入初次分配:收入初次分配:是按照各生产要素所有者和政府对生产的参与状况和贡献,对生产成果-增加值的分配。 分配的结果形成: 居民部门的收入;资产出让者的财产
4、收入及政府部门的初次分配收入。 通过初次分配形成各种原始收入。 收入再分配:收入再分配:收入再分配是指不同的部门、单位和个人在初次分配获得的要素收入基础上通过非交换性的分配活动进行的收支转移而形成的分配。 分配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调整后可支配收入。 再分配形式主要是财政、捐赠、救济等各种经常性转移。 收入使用收入使用是指消费活动,即用于购买从而实现消费所花费的支出。消费的实际内容包括多种物品和服务,核算的价值就是各经济单位对消费品和服务的支出。收入的使用有两个途径:消费和储蓄。 2、收入分配核算 收入分配核算收入分配核算是以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过程为依据所进行的核算,要计算收入初次分配
5、、再分配以及形成的可支配收入有关的统计指标,编制有关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的系列帐户,以此反映生产成果在分配过程中的数量表现及其构成。(二)收入分配核算原理(二)收入分配核算原理、分配核算基本内容:、分配核算基本内容: 初次分配收入(原始收入),初次分配收入(原始收入),再分配收入与支出、可支配收入再分配收入与支出、可支配收入等,等,以此完整的反映分配过程的不同层以此完整的反映分配过程的不同层次数量表现,并借助于收入分配帐次数量表现,并借助于收入分配帐户的具体描述反映分配过程的各种户的具体描述反映分配过程的各种数量关系和平衡关系。数量关系和平衡关系。 2、收入分配核算的基本流程 收入分配自各部门
6、的增加值开始。 收入初次分配阶段收入初次分配阶段:要对生产的参与者分配收入,包括劳动报酬、生产税、财产收入,分配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原始收入,分配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原始收入,相关内容编制成: 收入形成帐户和原始收入分配帐户收入形成帐户和原始收入分配帐户 收入再分配阶段收入再分配阶段:要在各部门间进行各种收入转移,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调整后可支配收入,由此编制出: 收入使用阶段:与收入再分配帐户衔接的反映各部门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和总储蓄)去向的收入使用帐户。 3、收入分配核算的主要总量指标(1 1)国民收入()国民收入(NINI):):反映一国经济总体当期从国内和国外获取的全部生产性收入总量
7、。国民总收入扣除当期固定资本消耗的净额就是国民净收入。 (2 2)原始收入:原始收入:反映各机构部门在初次分配过程中最终取得的生产性收入, (3 3)可支配收入与国民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与国民可支配收入:反映了各部门参与收入初次分配和收入再分配后的最终收入总量 二、收入初次分配核算 核算目的:反映原始收入如何在各机构单位和各结构部门之间分配的。 核算内容:包括收入形成核算和原始收入核算。 (一)收入初次分配及核算内容 整个收入初次分配过程所产生的分配流量包括不同的种类: (1) 劳动者得到劳动报酬:由各生产部门流出,形成居民部门的收入。 (2) 资产所有者获取财产收入:自资产使用者手中流出,
8、成为资产出让者的财产收入。 (3) 政府得到生产税净额:由各单位支付,形成政府部门的初次分配收入。 增加值的构成项目增加值的构成项目劳动报酬劳动报酬 生产税净额生产税净额 (参加部门之间的分配)(参加部门之间的分配)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 营业盈余营业盈余 (单位自留)(单位自留) 收入初次分配形成的分配结果: 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就是在增加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各部门的原始收入。收入分配核算就是核算在此阶段发生的收入流量,包括劳动报酬、生产税、财产收入,并把这些分配流量和结果编制成帐户,具体有收入形成帐户和原始收入分配帐户。(教材103页) 收入初次分配形成的分配结果:从部门看,形成各部门的原
9、始收入:各部门的原始收入 = 各部门增加值+初次分配收入- 各 部门初次分配支出 从一国整体来看,形成国民收入: 国民总收入 = 国内各部门原始收入之和 = 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要 素收入 - 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 国民净收入 = 国民总收入 固定资本消耗 (二)收入形成帐户核算 1、收入形成帐户核算的内容 收入形成核算收入形成核算是从原始收入创造者的角度进行的核算,核算的对象是直接与生产相联系的收入分配,分配的起点是各机构部门的增加值 初始流量: 总增加值总增加值=净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 核算方法: 总增加值总增加值=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总营 业盈余(或混合总收入) 收入形成帐户 使 用
10、 来 源 劳动报酬 总增加值总增加值 生产税净额 固定资本消耗(一) 总营业盈余 净增加值 /或混合总收入 固定资本消耗(一) 净营业盈余/混合净收入合 计合 计 3、帐户中的主要指标(1)劳动报酬: 由各生产部门流出使用,形成居民部门收入。 (2)生产税净额: 由各单位流出使用,形成政府部门初次分配收入。 (3)营业盈余/混合收入:是收入形成帐户的平衡项,等于“增加值”减“应付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对居民部门,劳动报酬和营业盈余无法明确区分,故其收入平衡项称为混合收入。各机构部门作为生产单位所占用。收入形成部门综合账户非金非金融企融企业部业部门门金金融融机机构构政政府府部部门门居居
11、民民部部门门合合计计非金非金融企融企业部业部门门金金融融机机构构政政府府部部门门居居民民部部门门合合计计增加值总额增加值总额 雇员报酬雇员报酬生产税净额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或营业盈余或混合收入混合收入2215 206 753 99841724172158728011812688 583190-121602583-55891005来来 源源使使 用用1414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334334- -12128888- -2323660660注:另有产品税净额注:另有产品税净额606606,作为价格的一部分应加入增加值。,作为价格的一部分应加入增加值。(教材教材P55P55) 不同部门收入形成帐户具
12、有不同特点:除了各部门增加值在整个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大小不等外,更重要的特点表现在各部门增加值在劳动报酬、生产税和营业盈余上具有不同的分配结构。 收入形成帐户的作用: 说明各项生产要素在创造原始收入中的贡献;反映各机构部门对原始收入形成的贡献大小。 将各部门收入形成帐户合并,可得到收入形成部门综合帐户。 (三)原始收入分配帐户核算 、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的核算内容原始收入分配是从原始收入接受者的角度进行的核算,核算的目的是反映各机构单位最终得到的原始收入数量。其初始流量就是由收入形成帐户转来的营业盈余营业盈余/ /混合收入。混合收入。 原始收入分配核算是通过编制原始收入分配账户实现的。 该账户
13、记录的内容归纳为两部分: 各部门作为收入接受者从收入形成账户支付中所获取的生产性收入; 各部门之间进一步发生的财产收入流量。 2、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的结构 来 源 使 用 应付财产收入 总营业盈余/混合总收入 固定资本消耗(一) 净营业盈余/混合净收入 应收财产收入 原始总收入 应收劳动报酬 固定资本消耗(一) 应收生产税净额 原始净收入 、帐户中的主要指标: (1)劳动报酬与生产税净额:指各部门当期应得到的劳动报酬和生产税净额,以此区别于收入形成帐户所记录的应付数额。 (2)财产收入:是资产所有者向另一机构单位提供资产,在一定时间内出让使用权而由使用者支付(流出/使用,列使用项目)给所有者的收
14、入(应收/列来源)。 能够带来财产收入的资产: (1)因资金借贷而形成的金融资产(2)土地、地下资产等非生产有形资产(3)无形资产如版权、专利权、地下资产开采权等 。 财产收入的形式: 地租收入 利息收入 红利收入 准法人企业收入的提款 直接投资企业的留存盈余 无形资产使用费 (3)原始收入:它是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的平衡项目,也是体现整个收入初次分配结果的综合指标,表示各部门在初次分配过程中最终取得的生产性收入。 从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看,原始收入是该部门营业盈余(或混合收入)加各种初次分配收入减财产收入支付之后的余额。 原始收入=总营业盈余 + 劳动 + 生产税 (混合总收入) 报酬 净额 +应收
15、财产 - 应付财产 收入 收入 (4)国民收入:是各机构部门原始收入之和,是当期从国内和国外获得的全部生产性收入。 国民收入是国内各机构部门原始收入之总和。国民收入是指该国民经济当期从国内和国外获取的全部生产性收入。 国民总收入是在国内生产总值基础上,加减国内常住单位与国外之间发生的原始收入分配收支流量而形成的。 国民经济当期从国内和国国民经济当期从国内和国外获取的全部生产性收入。外获取的全部生产性收入。 因为,一国常住单位生产活动创造的原始收入,其中一因为,一国常住单位生产活动创造的原始收入,其中一部分可能分配给非常住单位;同样,非常住单位(国外)部分可能分配给非常住单位;同样,非常住单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ppt 70 收入 分配 使用 核算 ppt 7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