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财政收入概论.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三章财政收入概论.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财政收入概论.ppt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一、财政收入财政收入 是指是指政府为满足政府为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权财政支出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权 利原则,通过国家财政集中一定数量的货币或实物资财利原则,通过国家财政集中一定数量的货币或实物资财 收入。收入。 由于财政收入是通过国家预算进行的,在我国,广由于财政收入是通过国家预算进行的,在我国,广 义财政收入:包括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狭义财政收义财政收入:包括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狭义财政收 入:只指预算收入入:只指预算收入1(一)财政收入的意义(一)财政收入的意义 1、保证国家职能的充分实现;、保证国家职能的充分实现; 2、充当宏观经济总量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充当宏观经济总
2、量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 3、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后进行再分配等。、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后进行再分配等。 财政收入作为财政分配的第一阶段,不仅表现为取财政收入作为财政分配的第一阶段,不仅表现为取 得一定的货币资金,它还在整个财政分配关系中起着一得一定的货币资金,它还在整个财政分配关系中起着一 种承前启后的作用。种承前启后的作用。2二、二、财政收入的形式财政收入的形式 取得财政收入的具体方式有税收、国有资产收益、取得财政收入的具体方式有税收、国有资产收益、债务收入和其它收入。债务收入和其它收入。 1、税收、税收 它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它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
3、的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律规定的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它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它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90%) ,最可靠收入,最可靠收入 形式。工商税收、关税等形式。工商税收、关税等 税收的特性: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税收的特性: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32、国有资产收益、国有资产收益 指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部门通过上交国有企业应交指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部门通过上交国有企业应交 给财政的利润、租金、股息、红利和权益转让等形式取给财政的利润、租金、股息、红利和权益转让等形式取 得的财政收入。得的财政收入。 不同国有企业上缴财政的具体收益形式主要取决于不同国有企业上缴财政的具
4、体收益形式主要取决于 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经营方式。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经营方式。 3、公债收入、公债收入 公债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依据信用原则,公债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依据信用原则, 有偿、灵活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有偿、灵活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公债的特性:公债的特性: 有偿发行,必须还本付息;发行灵活,发行规模和有偿发行,必须还本付息;发行灵活,发行规模和 时间可灵活确定;依据信用原则,政府必须按事先约定时间可灵活确定;依据信用原则,政府必须按事先约定 好的条件还本付息、按期归还。认购自愿,不必被迫购好的条件还本付息、按期归还。认购自愿,不必被迫购 买。买。44、其它收入、
5、其它收入 事业收入、事业收入、 规费收入、规费收入、 罚没收入、罚没收入、 国家资源管理国家资源管理 收入、公产收入、捐赠收入等。收入、公产收入、捐赠收入等。 公共收费公共收费 公共部门中的企事业单位通过销售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服公共部门中的企事业单位通过销售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服 务,以有偿交换来取得收入的形式称为公共收费。务,以有偿交换来取得收入的形式称为公共收费。 其特征其特征是缴费者通过履行缴费义务,以取得政府所赋予的权是缴费者通过履行缴费义务,以取得政府所赋予的权 利,享受相应的服务和利益。利,享受相应的服务和利益。 公共收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公共收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事业
6、收入。如交通部门收取的养路费、环保部门收取的排污一是事业收入。如交通部门收取的养路费、环保部门收取的排污 费、学校收取的学杂费、委托代培费等。费、学校收取的学杂费、委托代培费等。 二是规费收入,包括公安、民政、卫生、司法、工商、专利等部二是规费收入,包括公安、民政、卫生、司法、工商、专利等部 门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取的手续费、工本费、诉讼费、化验费、门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取的手续费、工本费、诉讼费、化验费、 商标注册费、登记费、市场管理费、专利费等。商标注册费、登记费、市场管理费、专利费等。 5也可分为:税收收入也可分为:税收收入 非税收入非税收入 非税收入非税收入 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
7、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 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 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它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它 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 组成部分。组成部分。 6收费与税收的区别收费与税收的区别(1)税收具有非直接偿还性,而费具有直接偿还性;)税收具有非直接偿还性,而费具有直
8、接偿还性;(2)征收主体不同:)征收主体不同: 税收的征收主体是各级税务机关和海关,而费的收税收的征收主体是各级税务机关和海关,而费的收 取主体有的是政府部门,有的是事业单位;取主体有的是政府部门,有的是事业单位;(3)收入的稳定性不同:)收入的稳定性不同: 税收税收具有稳定性,收费则具有灵活性;具有稳定性,收费则具有灵活性;(4)收入的使用不同:)收入的使用不同: 税收收入由国家预算统一安排,主要用于固定资产税收收入由国家预算统一安排,主要用于固定资产 投资、物资储备、文教、行政、国防等支出,而费一般投资、物资储备、文教、行政、国防等支出,而费一般 有着专门的用途,专款专用。有着专门的用途,
9、专款专用。789101112表表1:20071:2007年税收总收入和主要税种收入表年税收总收入和主要税种收入表( (单位:亿元单位:亿元) )税种税种收入收入比比20062006年增年增收收增长率增长率(%)(%)占税收总收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入的比重(%)(%)占税收总增占税收总增收额的比重收额的比重(%)(%)占财政总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入的比重税收总收入税收总收入45612.9945612.9911487.1111487.1133.733.788.988.9国内增值税国内增值税( (扣出口退税扣出口退税) )9844.429844.421927.421927.4224.324.321.6
10、21.616.816.819.219.2国内消费税(扣出口退税)国内消费税(扣出口退税)2197.592197.59321.24321.2417.117.14.84.82.82.84.34.3营业税营业税6581.996581.991453.281453.2828.328.314.414.412.712.712.812.8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8769.478769.472408.332408.3337.937.919.219.2212117.117.1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3185.543185.54731.83731.8329.829.87.07.06.46.46.26.2关税关税1432.5
11、41432.54290.76290.7625.525.53.13.12.52.52.82.8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6152.216152.211189.571189.5724.024.013.513.510.410.41212资源税资源税261.14261.1454.0354.0326.126.10.60.60.50.50.50.5契税契税1208.651208.65340.98340.9839.339.32.62.63.03.02.42.4证券交易印花税证券交易印花税2005.312005.311825.851825.851017.41017.44.44.415.915
12、.93.93.9车辆购置税车辆购置税876.87876.87189.41189.4127.627.61.91.91.61.61.71.7城镇土地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385.57385.57208.76208.76118.1118.10.80.81.81.80.80.8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402.84402.84171.52171.5274.174.10.90.91.51.50.80.8耕地占用税耕地占用税184.94184.9413.8213.828.18.10.40.40.10.10.40.4房产税房产税575.51575.5160.3360.3311.711.71.31.30.50.51.
13、11.1上述税种收入合计上述税种收入合计44064.5944064.5911187.3111187.31343497979797868613表表2: 20072: 2007年非税收入总额及分类收入表年非税收入总额及分类收入表( (单位单位: :亿元亿元) )种类种类收入收入比比20062006年年增收额增收额增长率增长率(%)(%)占财政占财政总收入总收入的比重的比重总收入总收入5691.045691.041056.721056.7222.822.811.111.1专项收入专项收入1239.501239.50162.00162.0015.015.02.42.4其中其中: : 排污费收入排污费收
14、入179.28179.2834.2934.2923.623.6 水资源费收入水资源费收入55.5155.516.156.1512.512.5 教育费附加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556.66556.66109.81109.8124.624.6 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89.8889.8832.0032.0055.355.3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收入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收入235.28235.28-16.32-16.32-6.5-6.5 国家留成油销售后收入国家留成油销售后收入38.3538.354.554.5513.513.5行政事业费收入行政事业费收入1892.261892.26
15、273.21273.2116.916.93.73.7罚没收入罚没收入839.61839.61104.36104.3614.214.21.61.6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726.00726.00272.04272.0459.559.51.41.4国有资源国有资源( (资产资产) )有偿使用收入有偿使用收入355.91355.91208.68208.68141.7141.70.70.7其他收入其他收入637.76637.7636.4236.426.16.11.21.214收入来源的所有制结构分收入来源的所有制结构分 国有经济收入国有经济收入 集体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 个体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
16、入 私营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收入 中外合营经济收入中外合营经济收入 外商独资经济收入等外商独资经济收入等152、按财政收入来源中的部门结构分、按财政收入来源中的部门结构分 工业部门收入工业部门收入 农业部门收入农业部门收入 建筑业部门收入建筑业部门收入 交通运输业部门收入交通运输业部门收入 商业和服务业收入等商业和服务业收入等16(三)按照财政收入征收的政府级别分类(三)按照财政收入征收的政府级别分类 中央财政收入中央财政收入 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 我国国家政权机构分成中央、省、市、县和乡我国国家政权机构分成中央、省、市、县和乡 (镇)五级,而原则上有一级政权就应有一级财政,(镇)五级,而原则
17、上有一级政权就应有一级财政, 因此,我国就有五级财政。因此,我国就有五级财政。17(四)按收入是否纳入国家预算分类(四)按收入是否纳入国家预算分类 预算收入预算收入 预算外收入预算外收入 预算内收入预算内收入 是指统一纳入国家预算,按国家预算立法程序实行规是指统一纳入国家预算,按国家预算立法程序实行规 范管理,由各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范管理,由各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 预算外收入预算外收入 是指各级政府依据具有法律效力的法规采取收费形式是指各级政府依据具有法律效力的法规采取收费形式 而形成的专项资金,其特征是在使用上由各收费部门安排而形成的专项资金,其特征是在使用上由各收费部门安排 使用,自收自
18、支。使用,自收自支。 制度外收入制度外收入 就是预算外之外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就是预算外之外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18 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收入的原则财政收入的原则一、一、发展经济,广开发展经济,广开财源财源 二、二、兼顾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三者之间的兼顾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三者之间的物质物质 利益关系利益关系 三、三、区别对待,区别对待,合理负担合理负担 四、四、自力更生为主,争取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外援为辅19一、发展经济,广开财源一、发展经济,广开财源 主要包括两方面:主要包括两方面: 1、必须从发展国民经济来增加财政收入;、必须从发展国民经济来增加财政收入; 2、取得
19、财政收入的方式和数额必须有利于促进经济、取得财政收入的方式和数额必须有利于促进经济 发展。发展。 这一原则是由经济与财政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这一原则是由经济与财政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 经济与财政存在一种辩证的关系。首先,经济决经济与财政存在一种辩证的关系。首先,经济决 定财政。其次,财政影响经济。定财政。其次,财政影响经济。20二、兼顾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三者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二、兼顾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三者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经济发展规模的扩大,速度的加快和效益的提高,使经济发展规模的扩大,速度的加快和效益的提高,使 社会财富这块蛋糕越做越大,社会收入总额也越来越多。社会财富这块蛋糕越做
20、越大,社会收入总额也越来越多。 而对收入的分配,尤其是增量的分配,必须按物质利益规而对收入的分配,尤其是增量的分配,必须按物质利益规 律办事,贯彻兼顾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三者物质利益律办事,贯彻兼顾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三者物质利益 的原则。的原则。 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三者之间在物质根本利益上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三者之间在物质根本利益上 是一致的,但是三者各自相对独立的物质利益关系在国民是一致的,但是三者各自相对独立的物质利益关系在国民 收入的分配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三者在国民收入收入的分配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三者在国民收入 中所占份额存在着此增彼减的反相关关系)。中所占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财政收入 概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