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理论及制度.pptx
《税收理论及制度.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收理论及制度.pptx(1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五章第五章 税收理论及制度税收理论及制度 税收原则和税收转嫁与归宿是税收经济税收原则和税收转嫁与归宿是税收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学的基本理论; 税收制度是一国政府在税收基本理论的税收制度是一国政府在税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国情的需要建立的税基础上,根据实际国情的需要建立的税收体系。当代经济学关于税收原则的理收体系。当代经济学关于税收原则的理论源于凯恩斯主义及福利经济学的思想,论源于凯恩斯主义及福利经济学的思想,基本上围绕着税收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基本上围绕着税收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职能作用来立论。职能作用来立论。2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原则税收原则 一、税收公平原则一、税收公平原则 (一)意义:
2、(一)意义: 1 1、税收的公平性对于维持税收制度的正常、税收的公平性对于维持税收制度的正常运转必不可少;运转必不可少; 2 2、税收的公平性对于维护社会稳定、避免、税收的公平性对于维护社会稳定、避免社会动乱也是不可或缺的。社会动乱也是不可或缺的。 税收公平原则的内涵可阐述如下:税收公平原则的内涵可阐述如下:3 税收公平原则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收公平原则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可从以下两方面来把握:衡。可从以下两方面来把握: 1 1)经济能力或支付能力相
3、同的人应缴纳)经济能力或支付能力相同的人应缴纳相同数额的税收相同数额的税收(横向公平)(横向公平) 2 2、经济能力或支付能力不同的人应缴纳、经济能力或支付能力不同的人应缴纳不同的税收,强的人应该缴纳更多的税不同的税收,强的人应该缴纳更多的税收,即所缴税额与其收入的比例要高一收,即所缴税额与其收入的比例要高一些些(纵向公平)(纵向公平)4 (二)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二)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 1 1、受益原则:称为利益说,即根据纳税、受益原则:称为利益说,即根据纳税人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获得收益多人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获得收益多少,来判断其应纳税多少。少,来判断其应纳税多少。 2 2、支付能力
4、原则:称为能力说,即根据、支付能力原则:称为能力说,即根据纳税人的支付能力,判断其应纳税多少纳税人的支付能力,判断其应纳税多少或其税负为多大。或其税负为多大。 纳税人支付能力的测度,也可分为收入、纳税人支付能力的测度,也可分为收入、财产和消费支出三种尺度。无论哪一种财产和消费支出三种尺度。无论哪一种具有片面性,以一种尺度为主,同时兼具有片面性,以一种尺度为主,同时兼顾其他两种尺度。顾其他两种尺度。5横向公平 在纳税能力原则下,横向公平要求具有相同收入的人缴纳相同的税收。 为使所得税实现横向公平,应尽可能将应税收入界定得宽一些。应包括所有来源的收入,不应区别对待,并且税率应相同 理由:宽税基税收
5、有助于实现横向公平,并且可能使产生的负担较低。 6纵向公平 纵向公平要求税制具有累进性,亦即:应纳税额占收入的比重应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 实行累进税制可以有三种方式:规定免征额,而对高于免征额的所有收入都以固定税率征税;实行负所得税制累进税;实行税率分级,收入级次越高,适用的税率越高。 流转税实现纵向公平的难度较大,原因是该税收是针对交易额征收的,无法设免征额和分级的税率结构。7 二、税收效率原则二、税收效率原则 (一)内含(一)内含:要求政府征税有利于资源的有要求政府征税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提高税务行政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提高税务行政的管理效率。税收效率原则可分
6、为税收的经济的管理效率。税收效率原则可分为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和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两方面。效率原则和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两方面。 (二)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二)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 标准在于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化和额外标准在于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化和额外收益最大化。收益最大化。 1 1、税收的额外负担、税收的额外负担 有两类有两类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效率: :任何经济活动任何经济活动, ,应当应当使得者的所得大于失者的所失使得者的所得大于失者的所失. .8 1 1)资源配置的额外负担)资源配置的额外负担:征税减少私人部征税减少私人部门支出,增加政府部门支出,若因征税导致私门支出,增加政府部门支出,若因征税导
7、致私人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增加的社会经济利益,就人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增加的社会经济利益,就形成了税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额外负担。形成了税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额外负担。 2 2)经济运行机制的额外负担)经济运行机制的额外负担:征税对市征税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发生了不良影响,干扰了私人消场经济的运行发生了不良影响,干扰了私人消费和生产的正常决策,同时相对价格和个人行费和生产的正常决策,同时相对价格和个人行为方式随之变更,就形成为方式随之变更,就形成。9税收的额外负担税收的额外负担 税收的额外负担税收的额外负担 因课税而带来的净损失或额外负担,是无法用税收的收因课税而带来的净损失或额外负担,是无法用税收的收益来弥
8、补的,因而对经济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效率损失,益来弥补的,因而对经济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效率损失,称之为税收的称之为税收的无谓损失无谓损失或或超额负担。超额负担。 原因:原因: 税收改变了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从而改变了私人经税收改变了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从而改变了私人经济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从而使市场机制运作的济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从而使市场机制运作的效率受损。效率受损。 超额负担的度量:超额负担的度量: 消费者与生产者剩余损失的总和减去政府征收的税额:消费者与生产者剩余损失的总和减去政府征收的税额:如下图如下图10DSS1E0E1ABP0P1Q0P2POQ1QCT P1 P2 E1 E0
9、 S1 税收的额外负担税收的额外负担DG11 从全社会的角度看,课税就造成了面积从全社会的角度看,课税就造成了面积 的的福利损失,即税收的超额负担。福利损失,即税收的超额负担。 称之为称之为“哈伯格三角哈伯格三角”(Harberger triangle)。)。 超额负担(净损失)没有使经济中的任何人受益。超额负担(净损失)没有使经济中的任何人受益。 要实现税收的效率原则,就必须降低直至消除税要实现税收的效率原则,就必须降低直至消除税收的超额负担。收的超额负担。01CE E12 降低税收额外负担的途径,保持降低税收额外负担的途径,保持税收的中性税收的中性,包含两方面含义:包含两方面含义: 1 1
10、)政府征税使社会付出的代价以征税数额为限。)政府征税使社会付出的代价以征税数额为限。不能让纳税人承受额外负担。不能让纳税人承受额外负担。 2 2)政府征税应避免对市场机制运行发生不良)政府征税应避免对市场机制运行发生不良影响。额外负担小于额外收益。影响。额外负担小于额外收益。 2 2、税收的额外收益、税收的额外收益:税收的经济调节在市场:税收的经济调节在市场机制失灵时,即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不能保证经机制失灵时,即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不能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时候,会产生税收的额外收益。济稳定增长的时候,会产生税收的额外收益。 增加额外收益主要途径是重视税收的杠杆作用。增加额外收益主要途径是重视税收的杠杆
11、作用。13 社会上供给函数为社会上供给函数为 需求函数为需求函数为 , 政府对每一商品征收政府对每一商品征收1 1单位的税时,求税收的额外单位的税时,求税收的额外负担额?负担额?1040SP100 10DP14 消费者剩余指的是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所消费者剩余指的是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的差额。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等于需求曲线之下价格曲线之上那块面消费者剩余等于需求曲线之下价格曲线之上那块面积。积。 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指的是生产者对每一单位商品实指的是生产者对每一单位商品实际提供的价格与愿意提供的价格的差额。际提供的价格与愿意提供的价格
12、的差额。 生产者剩余是供给曲线之上、价格曲线之下的那块生产者剩余是供给曲线之上、价格曲线之下的那块面积。面积。15 (三)税收本身效率原则(三)税收本身效率原则:在于税收成本在于税收成本占税收收入的比重,或税收的名义收入(含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或税收的名义收入(含税收成本)与实际收入(扣除税收成本)差额是收成本)与实际收入(扣除税收成本)差额是否最小。否最小。 税收成本:在征税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类费用支税收成本:在征税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类费用支出。出。 狭义的税收成本称为狭义的税收成本称为税收征收费用。专指税务税收征收费用。专指税务机关为征税而花费的行政管理费用机关为征税而花费的行政管理费用. .
13、 广义的税收成本除上以外,还包含纳税人在纳广义的税收成本除上以外,还包含纳税人在纳税的过程中所支付的费用,即税的过程中所支付的费用,即税收奉行费用。税收奉行费用。16 提高税收本身效率的途径有提高税收本身效率的途径有 1 1)强制税务管理,防止税务人员贪污舞弊,)强制税务管理,防止税务人员贪污舞弊,以节约征收费用。以节约征收费用。 2 2)简化税制,使纳税人易于掌握,为纳税人)简化税制,使纳税人易于掌握,为纳税人提供方便,以压低奉行费用。提供方便,以压低奉行费用。 3 3)尽可能将奉行费用转化为征收费用,以减)尽可能将奉行费用转化为征收费用,以减少纳税人负担或费用分布的不公,进而达到少纳税人负
14、担或费用分布的不公,进而达到压缩税收成本的目的。压缩税收成本的目的。17第二节第二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税收转嫁与归宿 绝对转嫁论和相对转嫁论,现在流行的是后者。绝对转嫁论和相对转嫁论,现在流行的是后者。 一、税收转嫁与归宿的概念一、税收转嫁与归宿的概念 ( (一一) )税收转嫁:纳税人在缴纳税款之后,通过种种税收转嫁:纳税人在缴纳税款之后,通过种种途径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只要某种税收途径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只要某种税收的纳税人和负税人非同一人,便发生了税收转嫁。的纳税人和负税人非同一人,便发生了税收转嫁。 分类:分类: 1 1、一次转嫁和辗转转嫁、一次转嫁和辗转转嫁 2 2、完全
15、和部分转嫁、完全和部分转嫁18 税收转嫁与归宿案例税收转嫁与归宿案例 酒的批发商从生产商那里以每瓶酒的批发商从生产商那里以每瓶7 7元价格进货,在不元价格进货,在不征税条件下,以每瓶征税条件下,以每瓶1010元的价格销售。现假定政府元的价格销售。现假定政府对酒的批发行为进行征税,每瓶税额为对酒的批发行为进行征税,每瓶税额为1 1元。元。 1 1、每瓶酒售价仍是、每瓶酒售价仍是1010元。元。 2 2、每瓶酒售价仍是、每瓶酒售价仍是1010元,但批发商将进价压至每瓶元,但批发商将进价压至每瓶6 6元。元。 3 3、每瓶酒的售价提至为、每瓶酒的售价提至为11 11元。元。 4 4、每瓶酒的售价提至
16、为、每瓶酒的售价提至为10.410.4元。元。 以上三种情况是否存在税收的转嫁及税收的归宿是以上三种情况是否存在税收的转嫁及税收的归宿是谁?谁?19 由此还可将税收负担分为两类:直接负担和间接由此还可将税收负担分为两类:直接负担和间接负担。负担。 (二)税收归宿:税收负担的最终归着点或税收(二)税收归宿:税收负担的最终归着点或税收转嫁的最后结果。转嫁的最后结果。 二、税收转嫁的形式二、税收转嫁的形式 (一)前转:(一)前转:称为顺转或向前转嫁。称为顺转或向前转嫁。 指纳税人在经济交易过程中,按照课税商品的流指纳税人在经济交易过程中,按照课税商品的流转方向,通过提高价格的办法,将所纳税款向前转方
17、向,通过提高价格的办法,将所纳税款向前转移给商品或要素的购买者,即由卖方向买方转转移给商品或要素的购买者,即由卖方向买方转稼。稼。是税收转嫁最典型和最普遍的形式。是税收转嫁最典型和最普遍的形式。20 (二)后转(二)后转:逆转或向后转嫁。:逆转或向后转嫁。 指纳税人用压低进价、压低工资、延长工时指纳税人用压低进价、压低工资、延长工时等方法,将所纳税款向后转移给商品或要素等方法,将所纳税款向后转移给商品或要素提供者的一种形式。提供者的一种形式。 税收转嫁之所以表现为后转,一般是因为市税收转嫁之所以表现为后转,一般是因为市场供求条件不允许纳税人以提高商品售价的场供求条件不允许纳税人以提高商品售价的
18、办法,向前转移税收负担。办法,向前转移税收负担。21 特例:特例: 税收资本化:是税收后转的一种特殊形式。(耐税收资本化:是税收后转的一种特殊形式。(耐用资本品如土地)用资本品如土地) 如果政府向资本品的收益征税,那么在这项资本如果政府向资本品的收益征税,那么在这项资本品出售时,买主会将以后应纳的税款折成现值,品出售时,买主会将以后应纳的税款折成现值,从所购资本品价值中预先扣除,从而使资本品的从所购资本品价值中预先扣除,从而使资本品的价格下降,税收实际上将由资本所有者负担。价格下降,税收实际上将由资本所有者负担。 税收资本化是将累次应纳税款作一次性转税收资本化是将累次应纳税款作一次性转嫁。嫁。
19、 土地税增加,地价下降。土地税增加,地价下降。22 (三)消转:(三)消转:税收的转化。纳税人对其所纳税款既税收的转化。纳税人对其所纳税款既不前转也不后转,纳税人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改进不前转也不后转,纳税人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改进生产技术等方法,补偿其纳税损失,使支付税款之生产技术等方法,补偿其纳税损失,使支付税款之后的利润水平不比纳税前低,从而使税负在生产发后的利润水平不比纳税前低,从而使税负在生产发展和收入增长中自行消失。展和收入增长中自行消失。 (四)散转:(四)散转:称为混转。称为混转。 对纳税人来说,前转和后转的形式可以兼而用之。对纳税人来说,前转和后转的形式可以兼而用之。也即,纳税人
20、一方面通过提高售价的方式将一部分也即,纳税人一方面通过提高售价的方式将一部分税负向前转嫁给买方,另一方面通过压低进价的方税负向前转嫁给买方,另一方面通过压低进价的方式将一部分税负向后转嫁给卖方。这一情形称为混式将一部分税负向后转嫁给卖方。这一情形称为混转或散转。转或散转。23 三、税收转嫁与归宿的规律三、税收转嫁与归宿的规律 (一)和供求弹性的关系(一)和供求弹性的关系 1 1、产品的需求弹性大,前转可能性小;反之可、产品的需求弹性大,前转可能性小;反之可能性大。能性大。 2 2、产品的供给弹性大,前转的可能性大;反、产品的供给弹性大,前转的可能性大;反之,可能性小。之,可能性小。 3 3、需
21、求完全无弹性,税收将全部前转;反之,、需求完全无弹性,税收将全部前转;反之,税收全部后转。供给完全无弹性,税收将全部税收全部后转。供给完全无弹性,税收将全部后转;反之,税收全部前转。后转;反之,税收全部前转。 4 4、如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税收向后转嫁、如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税收向后转嫁的可能性大;反之,税收向前转嫁的可能性大。的可能性大;反之,税收向前转嫁的可能性大。24需求完全无弹性下的税收归宿需求完全无弹性下的税收归宿价价格格O Q 数量数量 SPS+TEEDPT25需求完全有弹性下的税收归宿需求完全有弹性下的税收归宿价价格格O Q Q 数数量量 SPS+TEED26需求富有弹性下的
22、税收归宿需求富有弹性下的税收归宿价价格格O Q Q 数量数量 SS+TEEDPPT27需求缺乏弹性下的税收归宿需求缺乏弹性下的税收归宿价价格格O Q Q 数数量量 SPS+TEEDPT28需求弹性与税收转嫁需求弹性与税收转嫁 完全无弹性,税收完全向前转嫁完全无弹性,税收完全向前转嫁 完全有弹性,要么完全后转,要么不能转嫁完全有弹性,要么完全后转,要么不能转嫁 富有弹性,更多地后转富有弹性,更多地后转 缺乏弹性,更多地前转缺乏弹性,更多地前转29供给完全无弹性下的税收归宿供给完全无弹性下的税收归宿价价格格O Q 数量数量 SPDEEDPT30供给完全有弹性下的税收归宿供给完全有弹性下的税收归宿价
23、价格格O Q Q 数数量量 SPSEEDPT31供给富有弹性下的税收归宿供给富有弹性下的税收归宿价价格格O Q Q 数数量量 SPDEEDP32供给缺乏弹性下的税收归宿供给缺乏弹性下的税收归宿价价格格O Q Q 数数量量 SPDEEDP33供给弹性与税收转嫁供给弹性与税收转嫁 完全无弹性,要么完全后转,要么不能转嫁完全无弹性,要么完全后转,要么不能转嫁 完全有弹性,税收可完全向前转嫁完全有弹性,税收可完全向前转嫁 富有弹性,更多地前转富有弹性,更多地前转 缺乏弹性,更多地后转缺乏弹性,更多地后转34税收转嫁与供求弹性小结税收转嫁与供求弹性小结 完全转嫁或完全不能转嫁基本上不存在。完全转嫁或完全
24、不能转嫁基本上不存在。 常见的是,一部分前转,一部分后转。常见的是,一部分前转,一部分后转。 转嫁比例取决于供求弹性的力量对比:转嫁比例取决于供求弹性的力量对比:若若E Ed d E Es s,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的多,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的多若若E Ed d E Es s,向前转嫁的部分较大,向前转嫁的部分较大35 (二)与课税范围的关系(二)与课税范围的关系 1 1、课税范围越宽广,税收越容易转嫁。、课税范围越宽广,税收越容易转嫁。 因为课税范围越宽广,越不易对商品的购买者产生因为课税范围越宽广,越不易对商品的购买者产生替代效应,从而需求也就缺乏弹性。也就是说,如替代效应,从而需求也就缺乏弹性
25、。也就是说,如果课税范围涉及了大部分甚至全部商品,购买者购果课税范围涉及了大部分甚至全部商品,购买者购买商品的决择不会因课税而改变。在此情况下,课买商品的决择不会因课税而改变。在此情况下,课税商品价格提高较为容易,税收自然容易转嫁。税商品价格提高较为容易,税收自然容易转嫁。 2 2、课税范围越狭窄,税收越不容易转嫁。、课税范围越狭窄,税收越不容易转嫁。 为什么?为什么?36 (三)与经济交易的关系(三)与经济交易的关系 经济交易是税收转嫁的必要条件。经济交易是税收转嫁的必要条件。 1 1、与经济交易无关而直接对纳税人课征、与经济交易无关而直接对纳税人课征的税,是无法转嫁的。的税,是无法转嫁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税收 理论 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