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pptx
《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pptx(7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八章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第一节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制度概述个人所得税制度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主要法律规定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主要法律规定1、刘隆亨刘隆亨 :比较税法比较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年版2、刘隆亨刘隆亨 :所得税法所得税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年版3、刘隆亨刘隆亨:税收程序法税收程序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年版第一节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制度概述个人所得税制度概述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二、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沿革二、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沿革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一、个
2、人所得税的概念 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所得为征税对象,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所得为征税对象,并且由获取所得的个人缴纳的一种税。并且由获取所得的个人缴纳的一种税。二、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沿革二、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沿革 它自它自1799年诞生于英国年诞生于英国以来,在以来,在200多年的时间内多年的时间内迅速发展,不仅在地域范围上从欧洲扩大到北美洲、迅速发展,不仅在地域范围上从欧洲扩大到北美洲、大洋洲、亚洲、南美洲和非洲,大洋洲、亚洲、南美洲和非洲,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开征的一个税种普遍开征的一个税种,而且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而且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不断完善,个人所得税
3、收入在税收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不断完善,个人所得税收入在税收收入中的比重也迅速增加,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收入中的比重也迅速增加,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已确立了主体税种的地位,家已确立了主体税种的地位,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源。 在我国在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个人所得税制度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不断发展的过程。不断发展的过程。 我国在我国在1950年由政务院颁布的年由政务院颁布的全国税政实全国税政实施要则施要则中,曾设置中,曾设置薪给报酬所得税薪给报酬所得税,但未能开,但未能开征。征。 1950年曾开征过利息所得税年曾开征过利息所得税,主要是对个人,主要
4、是对个人的存款利息所得、公债和其他证券利息所得以及的存款利息所得、公债和其他证券利息所得以及其他利息所得征收所得税,其他利息所得征收所得税,但此税已于但此税已于1959年停年停征征。 1950年年1月月,政务院发布了新中国税制建设的纲领性,政务院发布了新中国税制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文件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其中涉及对个人所得征税其中涉及对个人所得征税的主要是薪给报酬所得税和存款利息所得税,但由于种的主要是薪给报酬所得税和存款利息所得税,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开征种原因,一直没有开征。 1978年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税制建设也进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税制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
5、展阶段。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我国相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我国相继开征了继开征了对外籍个人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对国内居民征对外籍个人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对国内居民征收的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和个人收入调节税。收的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和个人收入调节税。 1994年将上述三税修订合一,颁布了新的个人所得年将上述三税修订合一,颁布了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初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实际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税法,初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实际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1994年至今,个人所得税法进一步发展完善。年至今,个人所得税法进一步发展完善。1999年年8月月30日,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九届全国
6、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通过了关于修改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的决定,把个人所得税法中,把个人所得税法中“储蓄存款利息储蓄存款利息”免免税项目删去,并授权国务院恢复开征了储蓄存款利税项目删去,并授权国务院恢复开征了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息个人所得税。(2008年年10月月9日起,为配合国家宏日起,为配合国家宏观政策调控需要,该税暂免征收观政策调控需要,该税暂免征收)。 2000年年9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根据国务院有关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根据国务院有关通知精神,制定了通知精神,制定了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
7、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财税财税200091号号),明确从,明确从2000年年1月月1日起日起,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停征企业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停征企业所得税,对其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所得税,对其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从而解决了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双重征税从而解决了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双重征税问题。问题。 2005年和年和2007年年,国家两次上调工薪所得减除费用,国家两次上调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即从标准,即从2006年年1月月1日起减除费用为日起减除费用为1600元。从元。从2008年年3月月1日起减除费用为
8、日起减除费用为2000元。元。 个人所得税经过不断发展,在组织财政收入和个人所得税经过不断发展,在组织财政收入和调节收入分配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调节收入分配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1980年个人所得税开征以来,收入连年大幅增长,年个人所得税开征以来,收入连年大幅增长,特别是特别是1994年新税制实施以来,个人所得税收入以年新税制实施以来,个人所得税收入以年均年均34%的增幅稳步增长。的增幅稳步增长。1994年,我国仅征收个年,我国仅征收个人所得税人所得税73亿元,亿元,2008年增加到年增加到3722亿元亿元(详见图详见图一一)。 1994年年2008年,个人所得税收入占年
9、,个人所得税收入占GDP的比重由的比重由0.15%上升至上升至1.24%,占税收收入的比重由,占税收收入的比重由1.4%上升至上升至6.4%。个人所得税是。个人所得税是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收入增长最为年税制改革以来收入增长最为强劲的税种之一,强劲的税种之一,目前已成为国内税收中的目前已成为国内税收中的第四大税种第四大税种,在部分地区已跃居地方税收收入的第二位,成为在部分地区已跃居地方税收收入的第二位,成为地方财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税收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税收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全社会纳税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个人所得税收入
10、特别是全社会纳税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个人所得税收入和所占比重将会进一步提高。国家征收这些税收,经过和所占比重将会进一步提高。国家征收这些税收,经过财政二次分配,向低收入群体倾斜,以达到调节收入分财政二次分配,向低收入群体倾斜,以达到调节收入分配的目的。配的目的。 2009年年6月月17日中国财政部网站刊登日中国财政部网站刊登“财政部财政部个人所得税课题研究组个人所得税课题研究组”最新撰写的最新撰写的我国个人我国个人所得税基本情况所得税基本情况指出,指出,1994年,中国仅征收个年,中国仅征收个人所得税人所得税73亿元,亿元,2008年增加到年增加到3722亿元。亿元。从分从分项目收入看,近年来项
11、目收入看,近年来工薪所得项目个人所得税收工薪所得项目个人所得税收入入占个人所得税总收入的比重约为占个人所得税总收入的比重约为50%左右。左右。 我国个人所得税主要来自城镇居民,目前工资性收入我国个人所得税主要来自城镇居民,目前工资性收入是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此外,近年来职工工资是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此外,近年来职工工资收入增长较快,纳税人数不断增加,个人所得税收入水涨收入增长较快,纳税人数不断增加,个人所得税收入水涨船高。工薪收入者中的高收入者对税收贡献比较大,也是船高。工薪收入者中的高收入者对税收贡献比较大,也是导致工薪阶层成为个税贡献主力的一大原因。导致工薪阶层成为个税贡献
12、主力的一大原因。 2008年所得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申报的人数为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申报的人数为240万人,占全国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数的约万人,占全国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数的约3%,缴纳税额为,缴纳税额为1294亿元,占全国个人所得税总收入的亿元,占全国个人所得税总收入的35%。自行申报人员自行申报人员多集中在电力、金融、石油、电信等部门和公司股东、企多集中在电力、金融、石油、电信等部门和公司股东、企事业高管等职业。事业高管等职业。 2008年来自工薪阶层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年来自工薪阶层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占个税总收入的收入占个税总收入的50%左右。左右。 一、纳税主体一、纳税主体二、征税范
13、围二、征税范围三、税率三、税率四、应纳税额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四、应纳税额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五、税收减免五、税收减免六、税收征管六、税收征管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主要法律规定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主要法律规定一、纳税主体一、纳税主体1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2非居民纳税人非居民纳税人1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 凡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内居住满居住满1年年的个人即为居民纳税人,因而应的个人即为居民纳税人,因而应就其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依法缴纳就其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上述的上述的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在中
14、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是指因户籍、的个人,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人。 上述的上述的居住满居住满1年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中国境内居住365日。日。如果如果临时离境临时离境,即在一个纳,即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离境不超过税年度中一次离境不超过30日或多次离境累计不超日或多次离境累计不超过过90日,亦视同在华居住,日,亦视同在华居住,不扣减天数不扣减天数。2非居民纳税人非居民纳税人 凡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凡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
15、是非居民纳税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是非居民纳税人,因而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人,因而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二、征税范围二、征税范围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实行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实行分类所得税制分类所得税制,将属于征税范围,将属于征税范围的所得分为的所得分为11个税目,这个税目,这11项应税所得分别为:项应税所得分别为: 1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 5稿酬所得稿酬所得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1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财产租赁所得财产租赁所得 9财产转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 10偶然所得偶然所得 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1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 即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即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奖金。 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包括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商业、建筑业、服务业以包括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商业、建筑
17、业、服务业以及其他行业的生产、经营,或者从事办学、医疗、咨询等及其他行业的生产、经营,或者从事办学、医疗、咨询等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税所得。应税所得。 此外,对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投资者的生产、此外,对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亦征收个人所得税,而不再征收企业所得税。经营所得,亦征收个人所得税,而不再征收企业所得税。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即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即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
18、月或者按次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 包括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包括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得的所得。5稿酬所得稿酬所得 即个人因其作品以图
19、书、报刊形式出版、即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发表而取得的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包括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包括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其中,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其中,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7利息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股息、红利所得 即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即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息、红利所得。利息税利息税 全称为全称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储蓄存款利息
20、所得个人所得税”,主,主要指对个人在中国境内存储人民币、外币的利息要指对个人在中国境内存储人民币、外币的利息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1950年,颁布年,颁布利息所得税条例利息所得税条例:起征点为起征点为 5000元(元( 旧币),税率旧币),税率 5 %。 1959年,年,停征停征存款利息所得税。存款利息所得税。 利息所得税暂行条例利息所得税暂行条例1950年年12月月15日政务院第日政务院第63次政次政务会议通过,同年务会议通过,同年12月月19日发布日发布. 规定对存入银行的储蓄利息、公债、公司债及其它证券规定对存入银行的储蓄利息、公债、公司债及其它证券利息、股东和职工对
21、本业户垫款利息都征收利息所得税。起利息、股东和职工对本业户垫款利息都征收利息所得税。起征点为征点为 5000元(元( 旧币),旧币),税率税率 5 %。利息的所得者为纳税义。利息的所得者为纳税义务人,支付或经付利息者为扣缴义务人。教育文化公益救济务人,支付或经付利息者为扣缴义务人。教育文化公益救济机关团体的事业基金存款利息、银钱业放款和同业往来款项机关团体的事业基金存款利息、银钱业放款和同业往来款项的利息、投资于企业的股息、个人相互借贷的利息均免征利的利息、投资于企业的股息、个人相互借贷的利息均免征利息所得税。息所得税。 为了鼓励人民购买国家公债,对历次发行的公债都另案为了鼓励人民购买国家公债
22、,对历次发行的公债都另案规定免征利息所得税。规定免征利息所得税。 1959年年1月月6日国务院日国务院关于从关于从1959年起停止征收存款利年起停止征收存款利息所得税的批复息所得税的批复中已明令废止。中已明令废止。利息所得税条例利息所得税条例1980年年通过的通过的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和和1993年修订的年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把利息所得列为征税项目。但,把利息所得列为征税项目。但不久又对储蓄利息所得作出免税规定。不久又对储蓄利息所得作出免税规定。 1999年年11月月1日日起,开始恢复征收起,开始恢复征收20%利息税。利息税。2007年年8月月15日日起,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
23、得税起,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的适用税率由20调减为调减为5%。2008年年10月月9日日起,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起,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暂免征收。暂免征收。1980年以来利息税历次调整年以来利息税历次调整 国务院决定国务院决定20082008年年1010月月9 9日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暂免征收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根据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根据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国八次会议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国务院决定自务院决定自20072007年年8
24、8月月1515日起日起,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现行的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现行的20%20%调减为调减为5%5%。 事实上,利息税在中国并非一直落地生根,新中国事实上,利息税在中国并非一直落地生根,新中国成立以来,利息税曾两度被免征,而每一次的变革都与成立以来,利息税曾两度被免征,而每一次的变革都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经济形势密切相关。 1950年,我国颁布了年,我国颁布了利息所得利息所得税条例税条例,规定对存款利息征收所得税。但当时国家实,规定对存款利息征收所得税。但当时国家实施低工资制度,人们的收入差距也很小,征收利息税没施低工资制度,人们的收入差距也很
25、小,征收利息税没有实质意义,因而在有实质意义,因而在1959年停征了存款利息所得税。随年停征了存款利息所得税。随后,后,1980年通过的年通过的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和和1993年修订的年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再次把利息所得列为征税项目。但,再次把利息所得列为征税项目。但是,针对当时个人储蓄存款数额较小、物资供应比较紧是,针对当时个人储蓄存款数额较小、物资供应比较紧张的情况,随后对储蓄利息所得又作出免税规定。张的情况,随后对储蓄利息所得又作出免税规定。 直到直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紧缩成为经济的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紧缩成为经济的主要特征。为此,主要特征。为此,中国人民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 第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