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17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176页).doc(1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第 169 页课 时 教 案课时进度第 周第 课时(学期第 课时)课 题轴对称图形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通过轴对称图形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及其特征教学难点掌握轴对称图形及其特征课 型新授教具小黑板 剪刀等教法、学法及个性化设计教学内容与过程1出示课文第2页的主题图。学生主题图里的图案。2提出问题:这些图案漂亮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3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学生自由举例。4出示书第3页的图。画出这些对称图形的对称
2、轴。教学内容与过程5出示例1,观察:这幅图画的是什么?观察后问答。这幅图有什么特点?中间这一条直线表示什么?6出示例27讨论:要画出这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你想怎样画?全班汇报交流画的步骤和方法。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教师小结画法。8完成书第4页的做一做。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 时 教 案课时进度第 周第 课时(学期第 课时)课 题旋转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旋转90度。2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教学重点掌握旋转的特征。教学难点掌握旋转的特征。课 型新授教具幻灯教法、学法及个性化设计教
3、学内容与过程1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学生举例说明。2认识线段的旋转,理解旋转的含义。出示例3师演示:出示钟面指针从12指向1。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的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学生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然后回答问题。指针从1指向3,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教师小结。3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究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教学内容与过程出示例3的风车。观察风车的旋转过程。提问:这是什么图案?小组活动提问:从图1到图2,风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小组合作,共同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边小结边演示。全班汇报交流。3教学例4动手画一画。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4完成做一做。5完成练习一第3题。6完成练习
4、一第4题。7这结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 时 教 案课时进度第 周第 课时(学期第 课时)课 题欣赏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利用图形的变换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2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图案,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利用平移、旋转、对称交换来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教学难点利用平移、旋转、对称交换来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课 型新授教具小黑板教法、学法及个性化设计教学内容与过程1回答问题(1) 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2) 旋转的特征和性质。2出示书第7页的漂亮图案。学生欣赏图案。3让学生分析这些漂亮图案是如何设计出来的?小组讨论汇报结果。4学生
5、独立设计。教学内容与过程5把菱形连续平移2个构成一个什么图形?学生独立设计,再进行交流。6出示图形,进行对称变换,并设计出一个板报的花边。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交流。7完成书第9页的做一做。8完成练习一第5题。9完成练习一第6题。让学生动手实验,并能用语言描述出图形的特征。学生动手操作,并发现问题,总结特征。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 时 教 案课时进度第 周第 课时(学期第 课时)课 题练习课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和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认识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180度。教学重点能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
6、图形旋转90度。教学难点能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课 型练习课教具小黑板教法、学法及个性化设计教学内容与过程1回答问题(3) 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4) 旋转的特征和性质。2下列图形中哪些是对称图形,画出它们的对称轴。3在点子图上画称图形。4下面各图是轴对称图形的一半试一试画出另一半。5在下列现象中,哪些是开移或旋转现象。教学内容与过程6填一填小船向( )平移了( )个格。如果小船先向左平移2个格,再向下平移3格,最后向右平移一个格,在什么位置?请画出来。7转一转说一说这些图形是以哪个点为中心旋转的?8在方格纸上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图形。9在方格纸上画出下
7、列图形向左旋转90度后的图形。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 时 教 案课时进度第 周第 课时(学期第 课时)课 题因数和倍数教学目标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的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因数或倍数。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渗透事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课 型新授课教具小黑板教法、学法及个性化设计教学内容与过程1老师提出问题:想想我们前面学过了哪几种数?导入新课。2观察主题图,要求根据主题图的不同情况写出乘法算式。学生观察主题图。写出相应的算式。3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4根据板书想一想这3组乘法算式中,都有什么
8、共同点?观察板书,回答问题。5看书中12页,回答问题。2和6与12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说呢?教学内容与过程这几组算式中,谁和谁还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6师小结:出示算式讨论:23是4的倍数吗?为什么?谁能举一个算式,并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学生举例。教师强调。7判断:因为26=12,所以2是因数,6是因数,12是倍数。因为50.8=4,所以5和0.8是4的因数,4是5和0.8的倍数。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 时 教 案课时进度第 周第 课时(学期第 课时)课 题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用不同的方法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2、通过求一个数的因数,使学生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
9、的。3、能熟练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重点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课 型新授课教具小黑板教法、学法及个性化设计教学内容与过程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出示:因为26=12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4、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学生写算式。5、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因数和倍数。(出示课题:因数和倍数)1出示例题1:18的因数有哪几个?(1)提问:怎样去求18的因数呢?(2)汇报:一种方法:列出积是18的乘法算式,得到(18得因数有:1、2、3、6、9、18。)第二种方法:列出被
10、除数是18的除法算式,得到(18的因数有:1、2、3、6、9、18。)师小结:无论是乘法算式还是除法算式,在思考时要注意什么?我们把18的因数也可以像这样表示。教学内容与过程2完成P13做一做(1)同学们找出30的因数,找出36的因数(2)观察,18的最小因数是( ),最大因数是( )30的最小因数是( ),最大因数是( )36的最小因数是( ),最大因数是( )(3)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特点: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因数是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师小结:我们找一个数的因数时,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1完成P15第2题2判断(1)12的因数有:1、2、3、4、6、12。( )(
11、2)整数32的因数共有4个。( )(3)自然数a的最大因数是a,最小因数是1。( )(4)一个数的因数都小于这个数。(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 时 教 案课时进度第 周第 课时(学期第 课时)课 题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教学目标1.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2.知道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教学重点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一个倍数的意义数,知道一个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课 型新授课教具小黑板教法、学法及个性化设计教学内容与过程1.怎样求一个数的因数?2.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3.求出下面各数的因数。25、49、17、604.根据35=15,请你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 1.同学们我们昨天学习
12、了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还知道了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今天我们就接着来学习求一个数的倍数。2.出示学习目标:1.自学课本第14页的例2。自学提示:(1)怎样找2的倍数?你能找出几个2的倍数?(2)怎样用集合圈表示2的倍数?它与上节课所学的用集合圈表示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不同?(3)独立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第1、2题。预设:学生完成第1题后,交流时说出是怎样找到3的倍数的。并圈出来,问:3的倍数只有这几个吗?教学内容与过程(4)汇报交流2题后小结: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1.完成练习二的4、5、6题。2.写出下列各数的倍数:9、13的倍
13、数(50以内)、17的倍数(100以内)。3.下面的数,哪些是60的因数,哪些是6的倍数。(3、4、12、24、60)4.一个数是42的因数,同时又是3的倍数。这个数可以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这个数分别与1、2、3、4相乘的积。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 时 教 案课时进度第 周第 课时(学期第 课时)课 题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掌握 2 、5 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者5的倍数。 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3、经历探索2和5倍数的特征的过程,
14、体现观察探究、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4、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体验发现知识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热爱数学的良好情绪。 教学重点1、掌握2 、5 倍数的特征。2、奇数和偶数的概念。教学难点1、掌握2 、5 倍数的特征。2、奇数和偶数的概念。课 型新授课教具小黑板教法、学法及个性化设计教学内容与过程同学们,老师有个秘诀不用计算就能很快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你们相信吗?(一)2 的倍数的特征。1、找倍数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怎样求2的倍数,谁能够按一定顺序说出一些2的倍数来。2、观察特征3、验证发现4、得出结论谁能说一说2的倍数的特征?5、师: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
15、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奇数3、练习: P17做一做。 说出3个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 说出 15 35 以内的偶数。 50以内的偶数有多少个?奇数有多少个?教学内容与过程(二)5 的倍数的特征。 1、刚才我们学习了2的倍数的特征,了解了奇数和偶数的概念。下面你们能不能用与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的相同方法,找出 5 的倍数的特征呢? 2、练习:下面哪些数是5的倍数? P18 做一做1 、比75小,比50大的奇数有( )。 2 、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个,5的倍数数有( )个。3 、个位是()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 4 、最大的两位偶数是(),最小的三位奇数是
16、()。5、用 0 , 7 , 4 , 5 , 9 五个数字组成 2的倍数;5的倍数;同时是 2 和 5 的倍数的数。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 时 教 案课时进度第 周第 课时(学期第 课时)课 题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目标1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能够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2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动手实践和观察、分析、抽象、比较、归纳等能力。3 使学生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悟数学思维的严谨。教学重点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能够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17、。教学难点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能够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课 型新授课教具小黑板 幻灯教法、学法及个性化设计教学内容与过程课件出示:南京市上元小学师生为支援西藏墨竹工卡县的贫困学校,首次捐款5844元。师:究竟什么样的数才是3的倍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1 提出猜想。课件出示四组卡片和活动要求。 3、4、8; 2、4、7; 1、8、9; 0、3、5。小组合作要求:让学生先写出能组成的三位数,并判断每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再写出自己的发现。教学内容与过程2 举例验证。3 巩固练习。(1) 下面哪些数是3的倍数?29 84 45 54 108 180 801(2)
18、 不计算,你能很快说出哪几题的结果有余数吗? 483 573 3423(3) 在下面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4 35 12 12学生在4的中填出2、5、8后,师:请你们观察填的3个数字,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4 小结:今天学的是什么内容?3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么探索出这个规律的?5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 时 教 案课时进度第 周第 课时(学期第 课时)课 题2、5、3的倍数的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熟练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2能够熟练应用2、5、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判断。教学重点熟练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难点3的倍数的特征课 型练习课教具小黑板教法、学法
19、及个性化设计教学内容与过程1.师:这节课我们对2、5、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练习。2.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熟练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2)能够熟练应用2、5、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判断。基本练习1.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 在下列各数中,哪些数有因数3?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教学内容与过程综合练习判断:凡是偶数都是2的倍数。没有因数2的自然数一定是奇数。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个位上是0的自然数一定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3、6、9的数一定含
20、有因数3吗?30.6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所以这个数是3的倍数。课本练习三710题。11题作为拓展延伸题目。根据学生练习情况教师进行小结。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 时 教 案课时进度第 周第 课时(学期第 课时)课 题质数和合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和判断能力。3、通过质数与合数两个概念的教学,向学生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教学重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课 型新授课教具小黑板教法、学法及个性化设计教学内容与过程1给教室里的人分类。体会:同样的事物,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
21、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明确:分类的标准很重要。说一说,在我们学习的空间,你可以得到哪些数?(要求与同学说的尽量不重复)2今天我们就用找约数的方法来给自然数分类。3复习:什么叫约数?怎样找一个数所有的约数?同桌合作,找出列举的各数的所有的约数。(同时板演)引导学生观察:观察以上各数所含约数的个数,你能把它们分成几种情况!4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自然数(约数的个数)(只有两个约数)(有3个或3个以上的约数)教学内容与过程5引导学生思考:只含有两个约数的,这两个约数有什么特点?引出约数的概念。6明确合数的概念,提问:合数至少有几个约数?想一想:1的约数有哪几个?它是质数吗?它是合数吗?明确:这是一种
22、新的分类方法。看了集合圈,你想说什么?(学生看图说自己的想法,巩固奇数和合数的知识)7猜一猜:奇数有多少个?合数呢?明确:因为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奇数和偶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运用新知,解决问题。8出示例1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152831537789111学生独立完成。问:你是怎么判断的?9说明: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还可以查表。100以内的质数比较常用,看书本上的100以内的质数表。10、 检查下面各数的约数的个数,指出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再用质数表检查。22293549517983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 时 教 案课时进度第 周第 课时(学期第 课时)课 题综合练习课教学目
23、标通过练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练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教学难点通过练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课 型练习课教具小黑板教法、学法及个性化设计教学内容与过程一、填空。1、在50以内的自然数中,最大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2、既是质数又是奇数的最小的一位数是()。3、在20以内的质数有( )4、如果有两个质数的和等于21,这两个数可能是( )和( )5、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减去它的最大因数,差是( )。6、一个自然数比20小,它既是2的倍数,又有因数7,这个自然数是()。7、个位上是( )的数,都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 )的数,都能被5整除。8
24、、在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 ),最小的偶数是( ),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9、同时是2和5倍数的数,最小两位数是( ),最大两位数是( )。10、1024至少减去( )就是3的倍数,1708至少加上 ( )就是5的倍数。11、质数只有( )个因数,它们分别是( )和( )。12、一个合数至少有( )个因数,(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教学内容与过程13、自然数中,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是( )。二、选择题1、15的最大因数是(),最小倍数是()。135152、在1427中,2和7都是14的( )。质数因数质因数3、一个数,它既是12的倍数,又是12的因数,这个数是( )。61
25、2241444、.一筐苹果,2个一拿,3个一拿,4个一拿,5个一拿都正好拿完而没有余数,这筐苹果最少应有()。120个90个60个30个6、5、自然数中,凡是17的倍数( )。都是偶数有偶数有奇数都是奇数三、判断题1、任何自然数,它的最大因数等于它的最小倍数( )2、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这个数的因数 ( )3、因为1.20.6=2,所以1.2是0.6倍数 ( )四、分一分在17、22、29、7、37、87、93、96、41、58、61、14、57、19中奇数 偶数 质数 合数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2、
26、通过实例,了解(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二)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三)教学难点1、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每个面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根据实际确定求哪几个面的面积。2、恰当的区分体积与容积。(四)课时安排(共21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0课时整
27、理和复习4课时测试-2课时课 时 教 案课时进度第 周第 课时(学期第 课时)课 题长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课 型新授课教具小黑板 长方体教法、学法及个性化设计教学内容与过程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形状的物体。师: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出示课题)。1. 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师:(摸着长方体的面)长方体上这种平平的面我们把它叫做长方体的面,请大家摸一摸;两个面相交的地
28、方(指长方体的棱)叫做长方体的棱,请大家用彩笔在自己的长方体上画出长方体的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长方体的顶点,请大家摸一摸长方体的顶点。随着说明,教师在长方体图形上分别标上“面”“棱”“顶点”。教学内容与过程2. 研究长方体的特征。(1)观察、交流。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那你们知道长方体有多少个面、多少条棱,多少个顶点吗?长方体的面都是什么形状?请大家拿出长方体按照书上第28页表格中的顺序进行观察,在小组内交流,并把结果填在表格中。(2)汇报、展示。3. 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师:(出示一长方体框架)我想知道做这个长方体框架共需要多长的铁丝,怎么办?师:真聪明。像这样相应于
29、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随着在长方体上标上长、宽、高)。请指出自己手上的长方体的长、宽、高。4完成书中31页第1、2、3题5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 时 教 案课时进度第 周第 课时(学期第 课时)课 题正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1、认识并掌握正方体的特征,以及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综合及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教学难点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课 型新授课教具小黑板 、正方体教法、学法及个性化设计教学内容与过程1、填空(1)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
30、,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长方体有( )个顶点(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 ),长方体有( )条棱,可分( )组,( )的( )条棱的长度相等(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方体的( )2、口答:说出每个图形的长、宽、高各是多少3、说出下面图形的长、宽、高以及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1、观察、操作,认识特征(1)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教学内容与过程(2)让学生拿出正方体的纸盒,分组观察并讨论正方体有几个面?各个面有什么特点?正方体有几条棱?所有的棱有什么特点?正方体有几个顶点?小结: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也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有
31、8个顶点由于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所以它的长、宽、高都叫做棱长(3)操作:按教科书所给的图样,用硬纸做一个正方体,再量一量它的每条棱的棱长是多少厘米2、观察比较,找到关系(1)长正方体异同点:(2)长正方体的关系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正方体的特征是什么?正方体与长方体有什么关系?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 时 教 案课时进度第 周第 课时(学期第 课时)课 题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能力。教学重点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及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
32、难点弄清长方体中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概括能力。课 型新授课教具小黑板、长方体教法、学法及个性化设计教学内容与过程、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做练习六的第1题和第2题。、揭示课题,引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计算一些长方体的表面积。如粉笔盒要用多少纸皮?教室的四面墙角需要涂上多少绿漆?装修房子,要贴上多少瓷砖?这些都要计算表面积。、思考: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老师演示课件,学生边看边思考。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它们的面积怎么样?有几组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教师指导学生拿出
33、长方体纸盒沿前面和上面相交的棱剪开,再展开,标上“上、下、前、后、左、右”。、教师演示正方体展开的课件。、学生拿出正方体纸盒展开并标出“上、下、前、后、左、右”。、教师小结: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的总和叫做它的表面积(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例:教师演示课件,学生读题,看图。上、下面变绿色并闪动,学生填空,长,宽,面积;前、后面变红色并闪动,学生填空,长,宽,面积;左、右面变蓝色并闪动,学生填空,长,宽,面积。所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652 642 542上下两面 前后两面 左右两面面积的和 面积的和 面积的和学生计算其结果。这道题还可以怎
34、样列式解答,要求学生自己做,待学生独立做完后,教师订正(65 64 54) 2上面面积 前面面积 左面面积引导学生概括,推出长方体表面积公式(长宽高宽高)2、让学生独立做课本第25页的“做一做”、量出自带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并计算它的表面积。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 时 教 案课时进度第 周第 课时(学期第 课时)课 题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目标1、根据正方体的特征,推导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教学重点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有关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问题。课
35、型新授课教具小黑板、正方体教法、学法及个性化设计教学内容与过程1、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2、计算下图长方体的表面积。(图略。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3、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6个面有什么关系?每个面的面积怎样算?如果给你正方体一条棱的长度,你能算出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1、教学例2看看昨天自己剪开的正方体表面展开图,大家能说出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求吗?教学内容与过程要想知道包装这个礼盒至少要多少包装纸,也就是求什么?“至少”是什么意思?学生列式计算,并说说第一步算出的是什么?第二步算出的是什么?(指名板演,集体订正)2、P35页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解答情况,看学生是否注意到鱼缸上面没有盖,适时提醒。最后组织学生汇报答案,集体订正,订正。书36页4、5、6、7题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 时 教 案课时进度第 周第 课时(学期第 课时)课 题练习课教学目标(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基本计算方法。(2)能够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与所求面对应的棱。(3)通过练习学会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与所求面对应的棱。教学难点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基本计算方法,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课 型练习课教具小黑板教法、学法及个性化设计教学内容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