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17页).doc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17页).doc(1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 116 页金凤小学20152016学年度下期五年级(1)数学教学计划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5人。从上期平常学习和期末考试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浓厚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较为牢固,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但也有少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二、教材分析 、数与代数 本册教科书有关数与代数的知识安排了分数;分数加减法和方程。这几部分内容 联系是紧密的,分数的学习是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基础,分数加减法的学习以及学生前面掌 握
2、的整数四则计算是学生学习方程的基础。 、空间与图形 本册教科书在空间与图形安排的内容是长方体和正方体。在这部分内容的设计中, 充分体现“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的形状、大小、 位置关系及变换”,通过观察物体、制作模型、等方式,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表象, 在这些表象的支持下,通过亲身体验来帮助学生获得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本质特征的 认识,在此基础上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有效地发展学生的 。 、 本册教科书的统计与概率安排的是,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条形 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形式。学习重点不放在如何制作统计图上面,而是放 在如何运
3、用折线统计图来了解信息,应用信息上面,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达到增强学生统计 观念的目的。 、实践与综合应用 本册安排的综合应用有三个: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一年吃掉“多少森林”, 发豆芽。在编写方式继续采用了程序性的活动方式,为学生设计出基本的活动程序并指导 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活动,并在每个程序下面都给学生留有记录、分析、计算和写建议的地方,明确要求学生参与整个活动过程,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 识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能找出以内两个非零自然数的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非零自然数 的和最大公因数。 、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会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 知道分数和、分数和
4、小数的联系,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不 包括将化成分数) 、会进行分数(不含)加减运算及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的分数加减混合运 算。会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在具体情境中会用,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理解等式 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用方程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特征,并认 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通过实例,了解体积(或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感受单位长度的实际含义。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 用这些计算方法解决
5、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通过实例,认识折线统 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初步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 成功体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初步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 10、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类推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 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察和统计观念。 四、教材主要特点 1、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突出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来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3、重视学具操作和数学实验,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 4、尊重
6、学生个性,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5、配合教学内容安排数学文化,拓展学生的视野。五、教学措施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 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要关注学生的,使每一个学 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益。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学习中, 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生动有趣, 富有现实性和数学意义的教材, 以便于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但随着年级的增高,教材中安排数学知识的难度 加深。所以,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二)重
7、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 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每个在校的儿童,他们都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这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 活动经验与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可以广泛的接触到数、 量、空间、图形、数据、可能性、关系等丰富的数学世界。因此一方面注重日常生活、现 实空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即学生已有经验、知识、能力、情感、态 度、兴趣等。使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 (三)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一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我在教学中也力求保持和发 扬
8、这一传统,并做好以下两点: (1)加强对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学时,在使学生 掌握数学概念、法则、数量关系的同时,重视数学方法的训练,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和运用数学的意识。 (2)努力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数学 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 、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并非是机械地去重复历史 上的“原始创造” ,而应根据自己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小 学的创造性思维是在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中逐步得到发展的,而“再创造”的前提 是通过必要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形成扎实的基本功。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应努力体现“从
9、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 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 联系,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中逐步发展应用意识,形成基本的实践能 力。在日常数学活动中,安排一些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 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要善于驾奴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 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在直观感知和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 和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 不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量单位、 计算
10、法则和基本数量关系。 对计算的要求适当,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计算速度存在的差异,不要求所有的学生达到同 样的计算速度;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算法,不用单一的思维理解算理。 (六)改进教学评估方法。 教学评估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 在评估结果的处理上, 注意多种方式的结合,是评估的方式和手段多样化。对知识和技能的评估,尽量做到试题 类型多样化,难度适当,不出助长死记硬背的题目,着重观察计算的正确性,计算中的思 考活动,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对空间关系的认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更 多的重视自身的纵向比较,更多的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而不是首 先关注
11、他们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评价体现激励的作用,承认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积极 鼓励和肯定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七)耐心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和家长取得联系,多用表扬鼓励的方法,帮他 们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课时安排 内 容 课 时 周 次 (一)倍数与因数 12课时 第1周-第3周(二)分数 13课时 第4周-第7周 (三)长方体、正方体 15课时 第7周-第10周(四)分数加减法 6课时 第11周-第12周(五)方程 14课时 第12周-第15周(六)折线统计图 3课时 第16周-第16周(七)总复习 5课时 第16周-第17周(八)测试与评讲 根据试卷情况处理 第18周-期末 此计划于2
12、016.2.23日开始执行,若有不恰当之处,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在教学中予以调整。 计划人:宛杰 2017.2.13第一单元 倍数和因数 倍数、因数【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教学目标】 1.通过对乘法关系的进一步理解,理解倍数、因数的概念,了解倍数和因数之间的关系。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介绍有关数学的趣味知识,设计相关的游戏活动,继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认识倍数和因数,并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教学过程】NO.1 一、故事引入教师:同学们,你们的数学学得好吗?认识这些数吗?(
13、板书:0,1,2,3,4,5) 生笑并读出这些数。 教师:你们知道它们都是什么数吗? 学生:自然数。 教师:在自然数中,数与数之间有许多非常有趣的联系。今天,我们在非零自然数中来找一找。(板书:非零自然数)什么是非零自然数呢? 学生:就是不包含0的自然数,也就是1,2,3,4(教师擦去“0”) 二、自主学习 教学例1 教师:现在给你们36个士兵,要求每排人数一样多,有哪些排列形式?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画,写一写。 学生思考。 教师:你是如何安排的呢? 学生:排成4排,每排9人。 教师:我们可以根据他的安排来写个算式。 生1:49=36。 生2:364=9。 (板书两个算式) 教师:4,9,36这
14、3个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4和9相乘就得到36。 生2:36能被4和9整除。 教师:我们可以这样说:4和9都是36的因数;也可以说:36是4的倍数,也是9的倍数。(板书)大家说一遍。 教师:还有其他的排列方式吗?我们直接用36()()的形式来表示。 学生自己试着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教师:36的因数包括哪些? 学生:1,2,3,4,6,9,12,18,36。 教师:36最小的因数是谁?最大的因数是谁? 学生:36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自己。 教师:把书翻到第3页,填一填。观察这幅图,想一想,我们是怎样找到36的因数的? 学生:看哪些数相乘能得到36,这些数就是
15、36的因数。 教师:反过来,36就是这些数的 学生:倍数。 教师:我们根据12336填空:12的()倍是36,()是12的倍数。 学生:12的3倍是36,36是12的倍数。 教师:36还是哪些数的倍数? 学生:36还是1,2,3,4,6,9,18,36的倍数。 教师: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发现,36是它所有因数的倍数。倍数和因数是相对的,A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你能举个例吗? 学生:6是3的倍数,3是6的因数。三巩固四课堂小结。NO.2一 复习引入二 教学新知1.教学例2 教师:下面我们来看,怎么找一个数的倍数。(出示:在6,30,55中,哪些数是6的倍数?)你能判断吗? 生1:6是6的倍数。
16、因为6=61。 生2:30是6的倍数。因为306=5,30能被6整除。(师出示:整除) 生3:55不是6的倍数。因为55不能被6整除。 教师:我们刚才是如何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6的倍数的? 学生:看这个数能不能被6整除。 教师:你能在1100的自然数里,找出7的所有倍数吗? 学生:7的倍数有7,14,21,28,35,42,49,56,63,70,77,84,91,98。 教师:7的最小倍数是多少? 学生:7的最小倍数是7。 教师:那8的最小倍数呢? 学生:8的最小倍数是。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就是它自己。 教师:我们能找到一个数的最大倍数吗? 学生:找不到。 教师:所以
17、一个数的倍数有无限个。 2.课堂小结 教师:从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倍数和因数是两个非零自然数之间的一种关系,这跟我们以前学的一个知识联系非常大那就是整除。如果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那么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另一个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教师:对于倍数和因数,你们还有什么发现或者疑问吗? 三、课堂活动 教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家人团聚。(示范:先请1个学生上来,说出自己的学号。下面的学生中,谁的学号和他的学号有倍数或因数关系的,就跟他是一家人,请站起来,并说出自己的学号和这个同学的学号的关系。) 1完成书上第3页的课堂活动 (1)第1题,先跟同桌说一说,看谁说得多,然后请几个同学说。 (
18、2)第2题,先独立判断,然后引起争论,在讨论中解决问题。 (3)第3题,独立完成,看谁写得多。教师最后总结一下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作业:练习一(根据时间灵活安排) 2,3,5的倍数特征 NO.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二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奇数和偶数,知道2,5的倍数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2.经历探索2,5的倍数特征的过程和圈数、涂色、走迷宫等数学活动,培养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体验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探索2,5的倍数特征,认识奇数和偶数。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2,5的倍数的特征与它们的个位有
19、关。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生活中的自然数:全校学生人数、班级人数、邮政编码、工资等。 【教学过程】一、 设疑引入1.谈话引入 教师:我们知道生活中的很多信息与数有关,例如全校学生人数是1876人,全年级有265人,本地区的邮政编码是400700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课前所搜集到的生活中的自然数。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5,1,40,22,18,25,265,1395,1876,310016,400700,7220 教师:如果现在我们把黑板上的人数、邮政编码、工资都看成一个数,你们能不能马上判断出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 2.揭示课题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2,5的倍数究竟有什么特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师版 小学 数学 年级 下册 教案 11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