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灌区洋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94页).doc





《大型灌区洋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9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灌区洋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94页).doc(9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型灌区洋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第 90 页河北省怀安县洋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20112020)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目 录1、综合说明11.1灌区基本情况11.2规划依据及工程建设标准61.3工程规划61.4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81.5投资估算91.6经济环境、社会评价体系101.7分期实施102、灌区现状102.1自然地理概况102.2社会经济概况152.3水土资源、土地利用及工程现状152.4灌区经济与运行管理现状182.5灌区存在主要问题213、工程规划223.1规划目标与依据223.2规划依据223.3国民经济发展预测233.4灌区供水水源273.5水土资
2、源供需平衡分析303.6灌区水量供需平衡分析393.7灌区发展规模论证404、续建配套与改造工程规划414.1工程布置思路与原则414.2工程总体布置414.3 田间工程475、节水工程设计495.1节水改造的任务、目标及标准495.2节水技术选择516、水土保持和环境影响评价636.1水土保持636.2环境影响评价647、工程管理规划707.1管理范围707.2管理职责707.3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改革方案727.4量水设施777.5水费和水价改革787.6自动化管理798、工程投资估算818.1工程概况818.2编制原则828.3基础单价828.4工程单价838.5基础资料848.6投资估算
3、869、经济效益评价879.1经济效益879.2节水效益879.3社会效益879.4 生态效益8810、规划实施方案881、综合说明1.1灌区基本情况1.1.1洋河灌区由来怀安县沿河农户引水浇灌农田,发展水利,有数百年历史。据旧县志载:“清乾隆年间,柴沟堡驻守参将奏设营田水利局,地方人士继起集资,兴办水利。先后淤成河荒可耕地百数十顷”。 据统计,从清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前后)到民国36年(公元1947年),全县先后在西洋河、东洋河、洪塘河一带共开渠30余条,发展灌溉面积6万余亩。部分渠道通过扩建受益至今,如集成渠、大河渠、惠农渠、天顺渠、民生渠等,仍为现在各灌区中的骨干渠道。到建国前,水浇
4、地面积达到8万余亩。但由于引水工程简陋,遇有旱荒,保收面积极少。建国前渠道情况见表1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全县水利建设步入新的历史阶段。19491953年,全县以恢复发展旧有渠道,加强管理,及时发挥效益为重点,新开和修复小型渠道165条。此外,还扩建了兴民渠11km,全县灌溉面积发展到15.9万亩。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发展,为摆脱靠天吃饭的窘况,人民政府领导群众因地制宜,实施修渠、建库、打大口井和建设扬水站(点)等一系列措施,水利建设掀起高潮。全县以贯穿半个县境的洪塘河流域为重点,开始由上而下兴建较大渠道工程,大力发展自流灌溉。通过新建、扩建、改建渠道和渠系配套挖潜等措施,引水能力不断增强,到
5、1985年,全县灌溉工程系统基本形成,灌区建设初具规模。水利工程在抗御自然灾害,增加粮食产量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据怀安水利志记载,1985年全县水浇地有效灌溉面积达27.47万余亩。怀安县19491985年水浇地有效灌溉面积见表12。表11 怀安县建国前灌区情况统计表序号渠名建成年份渠长(米)灌溉面积(亩)水源备注01柴沟堡西盛渠17373000800西洋河从洪塘河引水的渠道还有:左卫北湾渠、刘家堡渠、尖台寨渠、老桥眼渠、崖底渠、十三股渠、庆眼渠、南湾渠。02顺城渠清乾隆年间25001000西洋河03柴沟堡张家渠17492500600西洋河04沙家屯张家渠17492500600西洋河05柴沟堡合
6、作房渠1755100004000西洋河06柴沟堡六合渠1764西洋河07复兴渠4000西洋河08毓英渠700西洋河09李家渠400西洋河10双成渠700西洋河11义成渠18053000900西洋河12通成渠181040003000西洋河13谷坊渠181520001000西洋河14赵家渠1899150007000西洋河15天顺渠清道光年间1000西洋河16满州坡和合渠193150002000西洋河17东沙洼大河渠清乾隆年间25003000东洋河18柴沟堡明正渠清乾隆年间1500300东洋河19东洋河惠农渠192816006300东洋河20东洋河集成渠193135001000东洋河21民生渠192
7、970002000南洋河22乔家房三里台渠166540002000洪塘河23乔家房赵家夭渠166539002500洪塘河24左卫通顺渠18973000900洪塘河25左卫二道堰渠191927002000洪塘河26小坝子渠1900洪塘河27元台子渠2400洪塘河表12 怀安县19491985年水浇地面积统计表年 份有效灌溉面积(万亩)年 份有效灌溉面积(万亩)19498.09196820.9319509.36196921.09195111.10197021.88195214.12197122.50195315.94197222.96195418.89197322.37195521.0919742
8、3.84195624.01197526.98195725.91197628.79195826.68197729.05195924.77197829.24196023.93197929.24196119.54198027.75196215.82198127.47196317.04198227.43196418.07198327.48196519.14198427.48196620.65198527.47196720.60怀安县地处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洋河上游,县域内有洋河干流1条,洋河主支流5条,过境河道总长167km,其中东洋河、西洋河、南洋河、洪塘河和洋河干流横贯全境, 属常年性较大河流,十里
9、沙河穿越怀安和宣化交界区域,属季节性较大河流,它们的支流和支沟更是难以计数,初步估计全县河道总长在900km以上。河道两岸险要河段颇多,常常造成水患淹没农田和房屋,为从根本上消除洪灾,在建设中小型蓄水工程的基础上,从1974年开始,全县以治理洋河为重点,同时对各主支流进行了统一规划,开始了系统的河道防洪工程建设,截至1985年共治理河道60.39km。1985年以后,以河道治理工程为基础,建设防洪堤12.15km,新建、加固和扩建渠首工程14座,新挖输水渠道16条127.23km,在洋河右岸、南洋河两岸、洪塘河两岸、东洋河右岸和西洋河两岸新增滩地1.83万亩;2000年以后,特别是“十一五”期
10、间,通过土地整治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喷(管)灌工程建设,水浇地面积扩大2.35万亩,主要集中在西沙城村周围、头百户周边和左卫镇东北部。现灌区总设计灌溉面积增至33.3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1.11万亩,集中在洋河干、支两侧的河川和丘陵地区,各级排灌渠系完善,具备组建大型灌区的条件。为便于建设管理,上世纪80年代按流域划分先后建立了6个灌溉区管理单位,分别是洪塘河水利工作站、大洋河水利工作站、小洋河水利工作站、淮河水利工作站、水沟口河水利工作站和南洋河水利工作站。机构设置碎,协调关系难,水事纠纷多,管理效益较低。为了加快我县水利发展改革,更好贯彻落实怀安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达
11、到整合资源、方便管理、精简机构、提高灌区管理水平的目标,2011年5月9日怀安县水务局以怀水行201148号文向怀安县人民政府上报了怀安县水务局关于组建“怀安县洋河灌区管理处”的请示,由于县乡党委、政府换届,县政府一直没有进行具体研究。2011年8月24日,由主管县长郭景成主持,常务副县长参加,召集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在县政府三楼会议室,就组建“怀安县洋河灌区管理处”事宜进行了专题研究,2011年8月25日怀安县人民政府以政字2011157号文对怀安县水务局组建“怀安县洋河灌区管理处”的请示进行了批复,同意水务局成立“怀安县洋河灌区管理处”。2011年8月26日怀安县机构编制委员会以怀机编字201
12、112号文将原6个灌溉区合并为怀安县洋河灌区,并对“怀安县洋河灌区管理处”的性质、编制、机构设置和职能等进行了确定。洋河灌区管理处为怀安县水务局下设的事业机构,经费形式为财政性资金定项或定额补助经费,核定财政编制76人。岗位设置情况为:单位负责类9名,行政管理类5名,技术管理类30名,财务与资产管理类8人,水政监察类15名;运行、观测和养护维修人员71名,辅助类人员26名。其中单位负责类、行政管理类、技术管理类、水政监察类和资产管理类属于管理类,全部为财政编制。1.1.2洋河灌区概况根据水利部农水函201147号文关于开展全国大型灌区基本情况调查工作的通知和河北省水利厅冀水农201166号文河
13、北省水利厅关于搞好大型灌区基本情况调查的通知,我们对怀安县洋河灌区进行了详细调查复核,具体情况是:洋河灌区地处东经1140811438,北纬40204041,涉及全县11个乡镇,总人口21.37万,受益人口19.02万。灌区属干支两级渠系,全灌区现有渠首48座,有扬水站11处,有机井农灌426眼,配套干渠35条278.5km,支渠404条589.4km,引水能力131.9m3/s,以洋河及其主支流西洋河、东洋河、南洋河、洪塘河、十里沙河和地下水为灌溉水源,多年平均引水量13749万m3,设计灌溉面积33.34万亩 ,有效灌溉面积31.11万亩,灌区占全县水浇地面积的93.3%,占全县总耕地面积
14、的51.2%,灌区内农业种植结构以玉米制种、粳玉米、土豆和架豆为主,复种指数1。灌区内土地肥沃,灌溉区粳玉米平均亩产在850kg以上,是怀安县的主要粮食产区,在县域经济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详见:怀安县洋河灌区分布图。洋河灌区的渠系及建筑物工程大多建成于上世纪6070年代,由于当时的思想认识水平、技术水平和财力投入不足等因素,造成了工程标准起点低、质量差、遗留及隐患工程问题较多,工程设施配套不完善,渠系建筑物老化失修,渠系水量损失大,灌溉水利用率低,致使实灌面积逐年减少,效益衰减。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20042008年,累计投资5735万元,在洋河灌区衬砌干渠37.2km,支渠25.7km
15、,建设喷管灌工程2.2万亩,完成节水灌溉面积9.2万亩,维修改造渠系建筑物163座,工程的实施使项目区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38提高到0.63,年均节水1595万m3,亩均节水173m3。本次规划将本着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并重的原则,以节水改造为中心,以提高灌溉效益为目的,使灌区灌溉系统逐步实现引水、输水、灌水、用水等环节的全面节水,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恢复、改善或扩大灌溉面积,逐步减少地下水开采量,改善农业发展条件和灌区环境,推动灌区节水灌溉制度、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转变,实现灌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如下:(1)渠首工程规划;(2)渠道防渗工程规划;(3)灌区渠系建筑物工程
16、规划;(4)田间工程及节水措施规划;1.2规划依据及工程建设标准1.2.1规划依据(1)法律、法规、政策及规范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国家及水利部颁发的有关灌区工程设计、计算、评价的规范。(2)有关文件及资料主要包括水利部、水利厅的有关文件,本规划的工作大纲以及本次规划涉及的基础资料等。1.2.2工程建设标准洋河灌区水源不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输水渠道基本以宽浅式土沙渠为主,根据当地农民认识水平、接受能力和工程建设经验,规划只考虑对灌区内全部输水渠道进行防渗硬化,不考虑其它节水工程,工程设计灌溉保证率采用P=75%,通过对灌区进行节水技术改造,提高地下水和地表水使用效益,逐步使实灌灌
17、溉面积达到设计灌溉面积,实现全灌区全部灌溉。1.3工程规划洋河灌区技术改造按照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并重的原则,在进行灌区摸底调查的基础上,以现有机井及其配套工程和渠道节水灌溉工程的基础上,结合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充分考虑当地的认识、接受和管理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规划。同时,对灌区兴建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对工程的实施、投资计划、工程管理等问题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规划意见。1.3.1水土资源及灌溉工程规模1.3.1.1水土资源供需分析怀安县是张家口市的一个农业大县,总面积1704km2,耕地面积65万亩,总人口24.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20万人,占总人口的90
18、%。洋河灌区地处洋河干、支流两侧的河川区和丘陵区,设计灌溉面积33.34万亩,总人口21.37万,受益人口19.02万,有效灌溉面积31.11万亩,人口密度大,水土资源条件好,粮食单产高,是怀安县的粮菜主产区,但由于渠首及渠系建筑物破损、输水渠道渗漏严重,农民浇地成本高,灌溉水供需矛盾突出。经过计算和分析,大力推广节水技术改造,实现水土资源平衡,水源条件是有保证的。1.3.1.2灌区规模根据灌区的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合理调整灌区内的作物种植结构,在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实施后,到2015年灌区灌溉规模达到31.11万亩,全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6,到2020年灌区灌溉规模达到33.34
19、万亩,全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4。1.3.2节水工程本规划对现有机井输水渠道和渠系工程进行节水技术改造,在原节水灌溉建设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农民对节水技术的接受程度和管护水平,拟定2015年前的节水工程方案:根据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和当地农业灌溉经验,就地取材、积极推广渠系硬化防渗工程,干、支渠防渗主要采用混凝土现浇。干渠衬砌长度241.3km,支渠衬砌长度563.7km。在田间工程配合农业节水措施采取平整土地、小畦灌溉等节水措施,提高田间水利用系数。1.4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1.4.1灌溉工程依据灌区规划原则及确定的规模,根据本规划确定的灌区总体布置方案,工程现状和节水工程方案经分析计
20、算,本规划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主要项目及工程量如下:1.4.1.1.骨干工程(1)渠道工程都利用原有渠系,对干、渠全部进行防渗衬砌。a、节水改造干渠31条,全长241.3km。b、节水改造支渠390条,563.7km全部防渗衬砌。(2)渠首工程:对破损严重、引水能力低的原有的30座渠首进行维修改造。(3)渠道建筑物:共1880座,其中维修、改造渡槽52座;维修、改造节制闸50座;维修、改造涵洞14座,维修加固车桥118座;加固、维修退水闸43座;维修、加固跌水982座;维修、改造支渠口621座。1.4.1.2.田间工程经计算田间工程量:开挖、回填土方775.8万m3;植树74666株;田间修
21、路56km。1.4.1.3排水工程灌区内排涝都通过干、支渠末端直接排入河道,本规划不考虑排水工程。1.5投资估算1.5.1编制依据(1) 水利部水总2002116 号文颁发的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2) 水利部水总2002 116号文颁发的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 水利部水建管1999523号文颁发的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3) 水利部水总2002 116号文颁发的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4) 冀水规计字200471号河北省水利水电设计概(估)算编制补充规定;(5) 冀水规计字200471号河北省水利水电工程补充预算定额;(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国土资源部、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型 灌区 续建 配套 节水 改造 规划 9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