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阅读与写作训练(80页).doc
《六年级阅读与写作训练(8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阅读与写作训练(80页).doc(7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年级阅读与写作训练-第 78 页读写达标一:以小见大,表现人物形象阅读领航:两首小诗育才学校的老师、同学和工友,大家都相亲相爱,像一家人一样,因为陶行知校长总是用“爱满天下”这四个字来教育大家的。但是,这些学生们毕竟都是还没有成熟的孩子,相聚在一起,也难免会发生一些小摩擦。碰到这样的事,是批评吗?是训斥吗?是责怪吗?请看看陶行知的好办法吧! 有一天下午,两个小同学为了一件小事翻了脸,在走廊里吵了起来,吵得可凶啦!两人互不相让,指责对方的话越来越难听,最后竟互相对骂起来了。说来也巧,刚好被陶校长碰上了。他走过去,不动声色地注视着他们。两个学生在校长面前都感到有些窘了,但又不甘示弱,互相瞪了对
2、方一眼,总算扭着脖子走开了。 第二天晨会上,陶校长说话了:“昨天下午,看到两个同学发生了摩擦,越摩擦,火气越高,最后竟互相对骂起来了。现在,送一首小诗骂人给这两位同学,也给大家。”接着,校长就大声地朗诵了这首诗: 你骂我,我骂你,骂来骂去,只是借人的嘴巴骂自己。 同学们明白了小诗的内涵,哈哈大笑。笑声刚落,随即有一个既聪明又大胆的同学高声说:“我来和一首打人的小诗: 你打我,我打你,打来打去,只是借人的手打自己。 同学们听罢都发出了赞赏的笑声,校长也连声称好。从此以后,育才学校的学生偶尔发现谁要动肝火了,旁边立即就会有人朗诵骂人和打人的诗句,提醒他们要息息气,醒醒脑。所以育才学校的同学们天天生
3、活、学习、劳动在一起,偶尔也会发生一些矛盾,但很少有骂人或打架的。这要比训斥、责怪的效果好得多,比讲大道理要好得多!陶行知的教育方法,让我们终生受用。阅读练习:1、 形近字组词。窘( ) 竟( ) 摩( ) 赏( )穹( ) 竞( ) 磨( ) 尝( )2、 根据上下文内容,判断读音。A、两个学生“互相瞪了对方一眼”中的“瞪”应该读( )。B、“我来和一首打人的小诗”中的“和”应该读( )。3、“说来也巧,刚好被陶校长碰上了。他走过去,不动声色地注视着他们。”从“不动声色”你体会到了什么?_4、文中的两首小诗分别是_和_。第一首诗是_送给同学们的,第二首是晨会上_和的。它们的内涵是_。5、读了
4、这篇短文后,你是怎样理解陶行知的“爱满天下”这四个字的?它对你有什么启示?_6、本文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人物现象。其“小”指的是_,“大”是指_.“以小”是为了“见大”,即透过一根小管子,看到一个庞然大物豹。“小”既是具体的事例,又是典型的事例,“大”是文章的主题。其特征是从细小的形象和故事里,写出深刻的意义,反映一个重大的主题。生活中,轰轰烈烈的大事是少有的,而环绕我们的大都是平凡小事。但我们却能从凡人小事中发现“亮点”,悟出道理,揭示主题。两首小诗这篇文章描写的就是校园中的平凡小事陶行知看到两个孩子吵架,巧妙地用一首小诗教育他们不要打架。学生们深受教育,明白了吵架、打架都是不对的,
5、有矛盾的时候,要息息气,醒醒脑。事情虽小,但却给人以深刻的做人的道理,并且让我们体会到了陶行知教育方法的高明和巧妙。这种习作方法的“小”与“大”并非截然相反的两个概念,而是对立统一的:“小”是现象,是事例;“大”是本质,是文章的中心。“大”是通过“小”来反应、体现的。成熟 相聚 摩擦 批评 训斥 责怪 翻脸 偶尔 喧闹 冷落 轶闻 异样 释放 敷衍 肆意 严谨 创新 隔阂 激昂 坚挺 严峻 严厉 锋利 哀求相亲相爱 互不相让 不动声色 终身受用 习以为常 理所当然 忍俊不禁高朋满座 乱作一团 支支吾吾 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爸爸一把夺过我的铅笔,“啪”的一声,重重地压在桌子上,严厉地
6、说:“这笔不是你的,你从哪里弄来的?”我被他话语中释放出来的压力笼罩着,支支吾吾地说:“这笔这笔是同学白送给.给我的”我的声音越来越小,小到连我自己都听不太清。“那就赶紧还给别人。”爸爸的语气令我透不过气来。 爸爸在单位是个领导,我知道他不喜欢白拿别人的东西,如果有人送他东西,他一定会再归还给那人。但这次,我有些不满:“不就一支铅笔吗,同学也同意的。”不知哪里来得勇气,我又抓起笔继续写起作业来。 爸爸手一扇,把笔打倒在桌上。我感到手上一阵钻心的疼痛我的手被锋利的笔尖划出了一道血痕。我愣住了,泪水不知何时顺着面颊流淌下来。我顺手一拭,又一阵钻心的痛泪水渗进了我手上的血痕。爸爸看着我的那道血痕,语
7、气略有缓和:“你是明白人,不要我多说。记住: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你应当知道怎么做。”提示:请你通过一两件小事,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父亲对我的关爱。注意写好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读写达标二:利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全面展示人物形象阅读领航:哨卡在风雪弥漫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中,那里有我军的一个哨卡。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路实在太险,有些地方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路上是厚厚的雪,雪下是厚厚的冰,人走在上面,稍不留神就可能坠下悬崖。上校走在将军前面,遇到危险路段,总先把脚踩实,再来拉将军的手。将军最近考察了这一带的所有哨卡,今天,他要去的是一个海拔
8、最高的哨卡,那里仅有四名战士驻守。早上,将军还在战士的宿舍。屋外狂风怒号,发出阵阵恐怖的尖啸。雪珠夹杂着小冰块击打着门扉,发出“啪啪”的声响。将军带上厚厚的皮军帽,扶正,命令道:“走!”好几个人围上来,面有难色:“路太险,天太坏,下次吧!”将军摆摆手,掀开厚厚的棉帘。他凝望着远处的山峰,全然不顾漫天的飞雪和刺骨的寒风。上校走到将军面前,贴近他的耳朵,几近请求地说:“太危险”上校是边防团团长,是从军二十几年的老兵了,长年的高原生活使他的脸色变得紫黑。“战士们更危险,走!”将军拍拍上校的肩,打断了他的话。接近三个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五千多米的哨卡。狂风更加肆虐,雪拍到脸上,像刀割般疼
9、痛。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将军一行与他们一一握手。一位战士正在哨位上值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风雪中,伫立着一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忽然,将军注视起他来: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他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三千米,前年来得这儿。”将军的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盯着上校:“高海拔地区执勤年限规定是是什么?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上校嗫喏着,盯了哨兵一眼,没吱声。将军显得更生气了,他提高嗓门:“你就这么带兵?嗯?”上校避开将军的目光,轻声说:“这儿是艰苦,可总得”“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样?”上校没有回答。持枪
10、哨兵立正着,张了张嘴。上校瞄了他一眼,哨兵立即合上嘴。这时,一个随员走过来,悄声对将军说:“他是团长的弟弟”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又回头看了看持枪的战士。突然,他脚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个军礼。所有的人都立正,向将军行了一个军礼,他们的眼中都闪着泪花。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阅读练习: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伫立( )憔悴( )嗫喏( )怵人( )哨卡( )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惊愕( ) 凝望( ) 请求( )3、 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上校嗫喏着,盯了哨兵一眼,没吱声。”这句中的
11、“嗫喏”是什么意思?_、“上校没有回答。持枪哨兵立正着,张了张嘴。上校瞄了他一眼,哨兵立即合上嘴。”哨兵张了张嘴要说什么?上校瞄了他一眼,目的是什么?_4、 品读选文,请对文中的三个人物作出你的评价。将军:_上校:_上校的弟弟:_5、 请你找出对上校进行正面和侧面描写的句子。正面描写:_侧面描写:_ 6、“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联系句中加点的词语,体会这两句话的含义。 _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来表现人物形象。而侧面描写,又叫侧面烘托,是通过对其他人或事件的叙述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
12、物。如本文对上校的描写,除正面写他的动作、语言、神态外,还通过他人的嘴说出了在五千多米的高海拔地区执勤的普通战士就是他的亲弟弟。这时,本文所要刻画得“上校”形象就突然高大起来。这比一开始就交代真相或由上校自己说出真相更让人感动,人物形象也更加鲜明、高大。做好侧面描写,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无论是他人还是他事的叙述与描写,目的或中心只有一个,那就是烘托中心人物,使中心人物的形象更高大,更丰满。只有这样,侧面描写才算成功,否则,只会使中心更分散,中心人物形象更平常。高耸 憔悴 群雕 怵人 听说 据说 传说 风雪弥漫 若隐若现 顶风冒雪 狂风怒号 全然不顾 让人叫绝 轰然倒去 鸦雀无声 天衣无缝 神圣不
13、可侵犯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的一声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正面描写)刷子李专干粉刷一行。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这是传说。人信也不会全信。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侧面描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
14、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用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侧面描写)题目:我的老师提示:在你小学六年的时光里,有没有像慈母般给你关怀、像航标一样为你引路的恩师?请选取她所做的让你感动得两件生活小事来表现他的高尚品质。尝试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手法来塑造你恩师的形象。读写达标三:塑造好同一场景中的不同人物形象阅读领航:唉,都是分数闹的 小测验的试卷发下来了,老师为了保护我们的自尊心,没有一个个地报分,只说了最高分和班级平均分,之后就开始讲解试卷了。一下课,同学们的寻分之旅就启程了。 王君神气极了,眉眼飞扬,左顾右盼,扬着手中的试卷当扇子。过了一会儿,他把卷子摊在桌
15、上,指着卷子上的分数,回头和他的那几个好友大声说笑。“我就知道这次我不会考差,看吧,我和第一名只差了0.5分,要不是我粗心把这个字写错,我不就是第一了吗?”他边说边敲着卷子上的那个错字,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其实大家都知道,那是装的,谁相信一贯骄傲的他会对自己如此不满呢?他顶着自己的卷子,一路小跑,提前给老师批改订正去了。 再看看李君,她可不像王君那样大呼小叫,因为老师上午还提醒过她不要骄傲。她默默地把自己的卷子摊平,然后对折一下,再对折一下,又对折一下,每个动作都是那样的仔细,生怕把卷子弄坏。折好之后,却并没有把卷子放进抽屉,而是用语文书压着。她也没说什么,悄悄地离开了座位,走出了教室。我凑上
16、去一看,这才明白她的用意。原来那本语文书虽然压在她的卷子上,可偏偏没有压住她的分数:那分明是一个鲜红的97分(全班最高分)。我的同桌蔡君可不太走运。发卷子时我就瞟到了他的分数84.这可是他有史以来的最低分了,难怪他拿到卷子后一言不发。下课后,他迅速把卷子折了起来,叠成巴掌大的一块,匆匆塞在自己的口袋里,慌慌张张地奔向室外,临出门时还和张军撞了个满怀。回来后,我故意问他:“你考了多少分啊?”他支支吾吾地说:“啊卷子借给后进生订正去了多少分记不太清楚了”说着,他转移了话题,问我:“哎,下节课上什么课啊?”“唉,我都看见分数了,还装个什么劲啊,有什么大不了的?”申君在座位上呆坐着,两眼无神。他先是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阅读 写作 训练 8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