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专题一 34首必考古诗词曲梳理(十一)春望1(2页).doc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专题一 34首必考古诗词曲梳理(十一)春望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专题一 34首必考古诗词曲梳理(十一)春望1(2页).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专题一 34首必考古诗词曲梳理(十一)春望1-第 2 页(十一)春望(河北2015年已考)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所见。“破”字写出了国破家亡的悲哀,“深”字用草的茂密生长,表现人迹荒芜,百姓生灵涂炭。“国破”与“城春”形成强烈反差,痛彻表达出诗人忧国伤时的强烈感情,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触景生情。“溅”字运用拟人手法,把诗人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与愁绪借“花”表现出来。“感时”“恨别”都凝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诗人采用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通过景物描写,借景抒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
2、家人的深沉感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音信隔绝,久盼音信不至的迫切心情。“抵万金”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了诗人对家人的惦念,写出了战时人们艰难的处境,深化了悲愤之感。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白头”为愁所致,“搔”字是对诗人想要排解忧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更短”可见愁的程度,刻画了诗人满头白发,愁苦不堪的形象。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忧时、思家之情。【本诗主旨】本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生活的愿望,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写作手法】1.化情思为景物,移情入景、情景交融。2.语言精炼、富有
3、韵律美。【高效集训】1(2016沧州13中模拟)诗歌首联写诗人春之所见,其中“_破_”字写出了触目惊心之景,“_深_”字写出了满目凄凉之景。2(2016沧州13中模拟)“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两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抵万金”表明了家书的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_3(2016铜仁中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被誉为“千古名句”,请从修辞手法等方面任取一个角度进行赏析。_示例:这两句诗将花、鸟人格化,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的凄凉,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_,表达了亡国之悲、离别之悲。_4(2016铜仁中考)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_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感。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专题一 34首必考古诗词曲梳理十一春望12页 中考 语文 复习 第一 古诗文 阅读 梳理 专题 34 必考 古诗 词曲 十一 春望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36833407.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