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小石潭记》复习导引1(8页).doc
《中考语文文言文《小石潭记》复习导引1(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文言文《小石潭记》复习导引1(8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语文文言文小石潭记复习导引1-第 7 页小石潭记复习导引一、文学常识1、 文章选自柳河东全集。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 之一,人称“柳河东”“柳柳州”。2、“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叙事、写景、状物的成分居多,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和抱负,或阐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二、解释词语1、重点词语:(1)水尤清冽。尤:格外。(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道:道路。见:出现。(3) 为坻,为屿,为嵁。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4)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大约。(5)佁然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6)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清:凄清。居:停留。(7)隶而从者。隶:跟从。(8)
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9)下见小潭。下:在下面。(10)日光下澈。下:往下。(11)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在空中。(1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那样。(13)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14)似与游者相乐。乐:逗乐。(1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凄:使凄凉。寒:使寒冷。(16)记之而去。去:离开。2、古今异义乃记之而去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崔氏二小生(小生,古义:青年、后生;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闻水声(闻,古义:听到;今义:用鼻子嗅气味。)影布石上(布,古义:映照;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不可久居(居,古义:停留;今义:
3、住。)3、词类活用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日光下澈。下:名词作状语,向下。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4、一词多义乐:心乐之 (以为乐) 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似与游者相乐(逗乐) 不可久居 (能)清:水尤清洌 (清凉) 以其境过清 (凄清)二、理解性填空1、侧面写出小石潭人迹罕至的四字短语:伐竹取道。2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3、从听觉角度写流水的四个字:如鸣佩环。4、找出描写潭水十分清澈
4、的语句:下见小潭,水尤清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5、文中侧面衬托水清澈透明的语句: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6、写游鱼静态的句子是: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7、写游鱼动态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8、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似与游者相乐9、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10、小石潭记中表现喜的句子有: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11、“伐竹取道”与上下文中哪几句相呼应:“隔篁竹”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12、文章的点睛之笔是: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13、柳宗元因为变法失败
5、,而被贬到永洲,所以心境悲凉,请摘出文中当时暗示他心境的语句: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三、课文简析:(一)全文共五段: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描绘潭的概貌。第1句交代了小石潭的方位和发现它的缘由。第2句写发现小潭,“水尤清冽”。第3句写潭底。第4句写潭周围的树木。第二段:写潭水、游鱼。这一段既写了鱼,又写了水;明写了鱼,暗写了水。第三段:写潭水的来源,突出溪水的曲折、悠远。第四段:写潭上四周景色给人的感觉,突出凄清、悄怆之感。第五段:记下同游者的姓名。这一段相当于附录。如果仅就一篇游记看,到上一段就可以结束。(二)主题思想: 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
6、,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身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借景抒情,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三)课文理解1、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空间顺序(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潭源氛围)2、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潭中的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么描写的?答:特点:清澈。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3、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在加上拟人的手法写鱼。心情:快乐的心情。4、请说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的妙处?正面写了游鱼,侧面
7、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而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静的优美画面就展现在读者面前了。5、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答: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A抓住了溪流的斗折、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B比喻。C形象写出小溪流的曲折,岸势参差不齐的特点,展现出小潭源的神秘和莫测。)6.小石潭记这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水山游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石潭记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复习 导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