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专题一 34首必考古诗词曲梳理(十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3页).doc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专题一 34首必考古诗词曲梳理(十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专题一 34首必考古诗词曲梳理(十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专题一 34首必考古诗词曲梳理(十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第 3 页(十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河北近8年未考)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风狂雪早,边塞奇景。“卷”和“折”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八月”极言雪早,“即”表现了诗人的惊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忽如”写出了胡天的变幻无常,写出了雪之骤和雪之大。“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想象奇特,以春景写冬景,意境壮美。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写出边塞风雪的奇冷,雪天冰寒刺骨。“将军”和“都护”两句巧用对偶,从侧面写出
2、了边塞的苦寒。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承上启下。由咏雪到送别。“瀚海”指沙漠。“百丈冰”运用夸张手法。“愁”和“惨”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为送别营造场景。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开始描写送别。用“胡琴”“琵琶”“羌笛”等具有西域特色的乐器渲染了送别的场景和氛围。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以视觉切入,红白相衬,色彩鲜明。“风掣红旗冻不翻”运用夸张和反衬手法,既突出了天气的奇寒,也表现了边塞将士不屈的斗志。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写轮台送别的情景,依依惜别之情跃然纸上。雪大风狂,友人归途遥远,诗人心中既有惜别的深情,又有隐隐的担忧,感情复杂。山回路转/不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专题一 34首必考古诗词曲梳理十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3页 中考 语文 复习 第一 古诗文 阅读 梳理 专题 34 必考 古诗 词曲 十三 白雪 歌送武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3683362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