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课例研究报告:朗读在诗歌教学中的重要性的体认——《当你老了》朗读法教学实践(10页).doc
《中职语文课例研究报告:朗读在诗歌教学中的重要性的体认——《当你老了》朗读法教学实践(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语文课例研究报告:朗读在诗歌教学中的重要性的体认——《当你老了》朗读法教学实践(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职语文课例研究报告:朗读在诗歌教学中的重要性的体认当你老了朗读法教学实践朗读在诗歌教学中的重要性的体认当你老了朗读法教学实践背景“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诗歌的语言精炼、含蓄、有丰富的意境和内涵,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最纯粹的精神家园。但大多数职高学生对学习诗歌的兴趣不大,如何让诗歌文化在当代中职生的身上也得到传承和发扬呢?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朗读是诗歌学习的重要方法。公开课在即,我决定选取一篇课外的现代诗歌当你老了作为课题,来给学生上一节诗歌欣赏课。选材原因:一、课外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新鲜;二、与爱情相关的内
2、容学生会较感兴趣。第一次授课时间:2011年10月18日下午地点:市职教中心多媒体教室班级:数控10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内涵;学习含蓄表达自己的情感。能力目标:提高朗读能力;学会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目标:体会诗人爱的圣洁与伟大,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涵教学难点:树立像诗人一样崇高而圣洁的爱情观。教学方法:朗读 分析 鉴赏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 具:多媒体课件课堂再现:师用作者叶芝的文学常识导入新课。师配乐范读诗歌(声情并茂,将学生直接带入情境)师:下面大家齐读一遍,思考:诗中的“你”是个什么样的女人,诗人和她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生齐读。(响亮而整齐)生:“你”是
3、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年轻时很美丽。诗人与他是恋人关系。(学生没有按我预想的答案回答,显然他们并没有理解诗歌。于是我将这个凄美爱情的故事背景讲述给他们听。学生听得很认真。然后我带着他们按节分析诗歌的内容,并重点讲解诗中的几个意象的寓意,学生逐渐对诗歌有了清晰的理解。)师:诗人的爱是多么纯洁、忠贞,这首诗既有淡淡的悲伤,又有浓浓的温情,请大家再次朗读,读出感情,把握节奏。生齐读。(较前一次更有感情,但节奏把握欠缺。)师:这一遍大家读的很好,要是能注意一下轻重缓急就更好了。(按照环节预设,下面是完成情感目标的环节,请学生说一些古今中外与爱情有关的诗词名句,老师再在屏幕上补充一些。这一环节比料想的效果
4、还要好,学生发言踊跃,气氛很活跃,还有学生记笔记。临近下课了还意犹未尽。)师做课堂小结,最后在请学生把课文齐读一遍。生齐读。(效果依然欠佳)(下课)听课老师的点评:1.预设的能力目标没有完成,学生的朗读能力没有明显提高。2.教学方法的第一个就是朗读法,从头至尾学生也有三次齐读,形式单一,且读的太少。重视教师泛读,学生一味模仿,没有切身体验。3.将诗文按节割裂开来讲解没有必要,诗意很简单,学生都看的懂,这样反而会破坏诗的美感,为何不稍加点拨,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想象、去感受。教师讲解太多,学生体验太少。4.情感目标完成环节,气氛很热烈,学生很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因为他们对爱情话题感兴趣,可是讨论到
5、最后学生能学到什么有效性的东西呢?爱情是什么?并没有答案。且用时过长。所以,情感目标的完成应潜移默化的融入到对课文的学习中,通过作者的情感去感受即可。自我反思:1.给学生进行的朗读指导太含糊,即使学生想改进也无从下手,应教授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2.对于情感目标的实现方法需要斟酌,表面上是课堂最大的亮点,实际上偏离了教学初衷:让学生爱上诗歌。3.怎样感动学生,老师应从“情”字入手,将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多一些自我体验。第二次授课时间:2011年10月21日下午地点:市职教中心多媒体教室班级:金融11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内涵。 能力目标:提高朗读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诗人爱的圣洁与伟
6、大,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涵。教学难点:树立像诗人一样崇高而圣洁的爱情观。 教学方法:朗读 鉴赏课时安排:一课时教 具:多媒体课件课堂再现:老师用“爱情是什么?”导入新课。(一连串排比,散文诗般的语言将学生们的兴趣提了起来,一开始就进入了情境。)师:请大家先把课文朗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生齐读。(整齐而响亮)师:你们觉得自己读得好不好啊?生:好。生:不好。(下面七嘴八舌的说着。)师:“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呢?请大家从语音、语速、情感三个方面对刚刚的朗读进行点评。生:“好”在声音响亮,读的整齐,语音很准。生:“不好”在没有感情,语速太快。师:大家对自己的朗读点评很客观
7、,诗歌仅仅读准字音是不够的,还要有饱满的感情,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们要穿越文字,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师利用图片和配乐声情并茂的讲述发生在这对男女主人公身上的凄美的爱情故事,并直接告诉学生诗歌的具体写作背景,能感觉到学生已经被故事打动了。再请学生联系诗文,发挥想象,分享脑海中那幅温馨的画面,加深学生对情感的理解和把握。)师:这首诗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生:淡淡的悲伤、浓浓的爱意。师:这样情感应该用什么样的语速呢?生:缓慢。师:大家来试着用这样的感情和语速把诗歌朗读一遍。生齐读。(有感情,语速也慢了下来。)师:这一遍有了很大的进步,你们的声音已经传达出了淡淡的悲伤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你老了 语文课 研究 报告 朗读 诗歌 教学 中的 重要性 体认 实践 10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36834940.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