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23(18页).doc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23(1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23(18页).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23-第 18 页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南苑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铜变成铜锈,自行车胎爆炸B酒精挥发,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C蜡烛燃烧,苹果腐烂D灯泡发光,澄清石灰水久置变浑浊2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液氮用于磁悬浮列车B二氧化碳固体用于人工降雨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D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硫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PM2.54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蒸馏水B矿泉水C铁水D水银5鉴别氧气、二
2、氧化碳和空气最简单的方法是()A燃着木条B澄清石灰水C带火星木条D闻气味6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氮气可用作保护气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C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7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能生成更多的氧气B加热氯酸钾时误加入高锰酸钾不会改变反应速率C过氧化氢必须加入二氧化锰才能分解出氧气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会发生改变8下列制取氧气的操作,先后顺序不规范的是()A先在铁架台上固定发生装置,再放置酒精灯B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C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入高锰酸钾D先盖上玻璃片,
3、再从水中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9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A液体读数B滴加液体C加热固体D倾倒液体10质量相等两份药品甲和乙,其中甲为纯净的氯酸钾,乙为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分别放在酒精灯上均匀加热,收集到氧气的总质量M(纵坐标)随反应时间t(横坐标)的变化的函数图象正确的是()ABCD二、非选择题11现有木炭 硫 红磷 铁丝 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用序号回答: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产生大量白烟的是12(4分)用数字填空:将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所加的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酒精灯内酒精的体积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mL取用;空气中稀有气体的
4、体积分数是%13(5分)填写下表的错误操作或不良后果:错误的操作不良的后果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管口对着人用合格的量筒量取5mL液体,实际只有4.8mL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使用胶头滴管后,没有清洗就吸取别的试剂倾倒液体时,标签被腐蚀14(7分)如图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结构图(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参加反应的氧气为足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中二氧化锰起作用;(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3)反应完全分解后试管内的剩余固体是;(4)证明有生成的实验操作是;(5)写出生成的实验现象;(6)上述6个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有,属于分解反应的有15(4分)化学概念相互间存在如下3种关系:(1)纯净物与混合物
5、属于关系;(2)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属于关系;(3)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属于关系;(4)有没有一个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如有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6(7分)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有很多,图所示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查阅资料】红磷燃烧的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实验过程】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请完成下列问题:(1)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
6、的文字表达为;该实验中红磷应稍过量,目的是;(2)若将红磷换成木炭,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写出理由;(3)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可能的原因是:、;(4)由本实验还可以推知N2的哪些性质?试写出其中一种;(5)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17(11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氧气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2)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实验结束后小敏发现水槽里的水显红色,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在清洗试管中的残留物时,有的同学发现水溶液出现紫红色,有的发现水溶液呈墨绿色
7、(锰酸钾溶于水所致),且同时有黑色的粉末状固体你对水溶液出现紫红色这一现象的解释是(3)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是利用了氧气的物理性质证明装置D中氧气已集满的方法是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从端(填a或b)进入(4)选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若将B装置改为F装置,优点是若将注射器连接到装置B的导管口处,缓慢拉注射器活塞,若看到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南苑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铜变成铜锈,自行车胎爆炸B酒精挥发,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C蜡烛燃烧,苹果
8、腐烂D灯泡发光,澄清石灰水久置变浑浊【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铜变成铜锈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碱式碳酸铜,属于化学变化,自行车胎爆炸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酒精挥发,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中都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苹果腐烂过程中有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灯发光光的过程中都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澄清石灰水久置变浑浊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判断变化是否属
9、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2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液氮用于磁悬浮列车B二氧化碳固体用于人工降雨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D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液氮用于磁悬浮列车,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固体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10、,故选项错误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D、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是利用了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硫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PM2.5【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分析】空气污染物中,有害气体主要有CO、SO2、NO2等氮的氧化物和粉尘,粉尘主要是指固体小颗粒【解答】解:属于空气污染物的
11、是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以及PM2.5等,各选项中只有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C【点评】本题是考查空气的污染问题,提醒人们要时刻关注环境,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4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蒸馏水B矿泉水C铁水D水银【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解答】解:A、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B、矿泉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C、铁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D、水银是汞的俗称,汞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B【点评】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12、,这是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基础5鉴别氧气、二氧化碳和空气最简单的方法是()A燃着木条B澄清石灰水C带火星木条D闻气味【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分析】区别氧气二氧化碳和空气三种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达到一次鉴别出三瓶气体的目的【解答】解:A、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种气体中,若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则是空气;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种气体,故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氧气均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无法鉴别空气和氧气,故选项错误C、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
13、入三种气体中,能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木条熄灭的是空气和二氧化碳,无法鉴别空气和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D、空气、二氧化碳、氧气三种气体都是没有气味的气体,用闻气体气味的方法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鉴别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要鉴别气体的性质的差别,根据实验中是否出现明显的不同现象判断能否鉴别6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氮气可用作保护气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C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要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解答
14、】解: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正确;B、氧气有助燃性,不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错误;C、氦气密度小,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正确;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7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能生成更多的氧气B加热氯酸钾时误加入高锰酸钾不会改变反应速率C过氧化氢必须加入二氧化锰才能分解出氧气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会发生改变【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
15、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解答】解:A、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B、加热氯酸钾时误加入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生成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能加快氯酸钾分解的速率,故选项说法错误C、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就能分解生成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会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
16、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下列制取氧气的操作,先后顺序不规范的是()A先在铁架台上固定发生装置,再放置酒精灯B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C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入高锰酸钾D先盖上玻璃片,再从水中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分析】A、实验中要根据酒精灯的高度来固定试管;B、为了防止水倒吸入试管我们应该先撤导管再停止加热;C、制取气体时,都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药品;D、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在水中盖好玻璃片【解答】解:A、先在铁架台上固定发生装置,再放置酒精灯时不利于火焰高度的调节,故错误;B、做该实验时如果先撤酒精灯,则会使导
17、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变小而把水到吸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故正确;C、制取气体时,都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药品,否则会浪费药品,故正确;D、先盖上玻璃片,再从水中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可以避免进入空气,故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验基本操作,并且都是些容易犯得错误,所以在平时操作时一定要注意9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A液体读数B滴加液体C加热固体D倾倒液体【考点】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分析】A、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判断;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解答;C、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解答;D、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解答【解答】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2318页 九年级 化学 上学 第一次 月考 试卷 解析 新人 23 1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