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17页).doc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第 17 页2016-2017学年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九年级(上)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1我们生活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下列生活中的常见变化中,只有物理变化的是()A煤气燃烧B冰雪融化C西瓜腐烂D铁管生锈2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3下列
2、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关系的是()A氧气助燃作燃料B氮气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C铜能导电可作电线D稀有气体通电发光作霓虹灯4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在蓝色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5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6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7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
3、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particulate matter)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起不到积极作用的是()A城市道路定时洒水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C大力植树造林D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8鉴别氧气,空气,氮气最合适的方法是()A分别测定三种气体的密度B闻气味C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9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B蔗糖的溶解C酒和醋的酿造D食物的腐烂10通过燃烧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且不产生其它气体,可选用的物质是()A铁B蜡烛C木炭D红磷二、填空题(本题有4小题,共
4、33分)11在下列物质中:冰水混合物汞食盐水空气氮气5%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碳“娃哈哈”纯净水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属于纯净物的有(填序号,上同)12据报道,2015年4月16日凌晨,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区周边300m范围内弥漫着氯气,消防官兵立刻进行了处理已知氯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氯气还能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生成多种氯化物,氯气早期作为造纸、纺织工业的漂白剂请回答:(1)氯气的物理性质有:(2)氯气的化学性质有:(写序号上同)(3)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3如图所示,将一只小白鼠放在内壁
5、涂有澄清石灰水的集气瓶中并密封,发现小白鼠仍可成活一段时间,且瓶壁逐渐出现白色浑浊回答下列问题:(1)小白鼠能成活一段时间的原因是;(2)瓶壁逐渐出现白色浑浊的原因是;(3)烧杯中导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是;(4)最后瓶内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14(15分)将黑色粉末A和无色液体B混合,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若将淡黄色粉末D放入盛有C集气瓶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一种刺激气味的气体E;加热暗紫色固体F,可同时得到A和C;无色气体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写出A、B、C、D、E的名称A、B、C、D、E、F(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有关的化学反应,并指出其基本反应类型三、实验题(本题有2小题,共37
6、分)15下列是制取氧气及氧气性质实验的一些装置,请回答相关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2)实验室收集氧气可选用E装置,理由是当时开始收集,观察到表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可能原因是:做该实验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原因是:(4)实验室用加热方法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向试管内装入药品塞好橡皮塞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铁夹上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给大试管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熄灭酒精把导管移出水面,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CD(5)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发生装置应选用,(填字母
7、,下同)收集装置使用(6)如图F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a、将铁丝盘成螺旋状目的是b、铁丝末端系一根火柴,其目的是c、实验中集气瓶底预先放,原因是d、箬用E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将细铁丝伸入氧气中,发现没有燃烧,可能的原因有(写一点):16化学教材“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探究小组的兴趣【提出问题】(1)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2)氧化铁与二氧化锰催化效果哪个好?【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 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A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的现象是
8、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察现象试管中均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将实验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 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1)实验中B试管中的现象(2)实验、证明:氧化铁的和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3)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的反应文字表达式(4)实验设计的目的是,若实验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2016-2017学
9、年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九年级(上)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1我们生活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下列生活中的常见变化中,只有物理变化的是()A煤气燃烧B冰雪融化C西瓜腐烂D铁管生锈【考点】物理变化的特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煤气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没
10、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西瓜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铁管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考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本题考査氧气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氧气有两个化学性质:氧化性和助燃性;氧气的化学
11、性质比较活泼,许多物质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说明了氧气具有氧化性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解答】解: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A说法正确;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只能说明水中含有氧气,但氧气不易溶于水;故B说法错误;C、因为氧气具有助燃能支持燃烧,所以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C说法正确;D、根据氧气的性质供给呼吸判断:氧气能提供动植物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氧气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同学们应该加强记忆,综合应用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
12、有关系的是()A氧气助燃作燃料B氮气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C铜能导电可作电线D稀有气体通电发光作霓虹灯【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解答】解:A、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但是不能燃烧,不能用作燃料正确;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用作保护气错误;C、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用来制作导线错误;D、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够发出各种颜色的光,可以用于霓虹灯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4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不正
13、确的是()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在蓝色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铁丝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B、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14、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D、蓝色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5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加一小团棉花,图中装置正确;B、收集气体的导管,要深入集气瓶底部,尽可能的排
15、出原有空气;C、验满氧气,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D、验证氧气的性质,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反应剧烈,故应在集气瓶底部装少量水或沙【解答】解: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图中装置正确,故A正确;B、收集气体的导管,要深入集气瓶底部,图中导气管太短,故B错误;C、验满氧气,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内部,图中操作错误,故C错误;D、验证氧气的性质,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反应剧烈,火星四射,热的溅落物会炸裂瓶底,图中操作错误,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气体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的方法;了解常用气体的收集方式等6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
16、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就能解决这一题目【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所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只要能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再能灵活运用,就能很轻松的解决此类问题7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particulate matter)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
17、质量的影响很大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起不到积极作用的是()A城市道路定时洒水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C大力植树造林D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只要能减少空气中固体颗粒就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解答】解:A、城市道路定时洒水能减少地面上颗粒悬浮在空气中,被人体吸收,故A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故A错;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产生大量的悬浮颗粒,所以对PM2.5的治理起不到作用,故B正确;C、大力植树造林能减少沙尘暴天气的发生,能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物,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故C错;D、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就减少了空气中悬
18、浮颗粒物,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故D错;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PM2.5(particulate matter)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只要能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量,就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8鉴别氧气,空气,氮气最合适的方法是()A分别测定三种气体的密度B闻气味C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依据空气中有各种气体:氧气有助燃性;氮气不易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分析判断【解答】解:A、测密度的方法比较麻烦,再者氧气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很接近,不好区分,故A方法不可取;B、由于三种气体均无味,故无
19、法鉴别;C、带火星木条伸入空气、氧气和氮气中时氧气能使其复燃,氮气能使其熄灭,空气中也有可能熄灭,故C不适合;D、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种不同的气体中,如木条熄灭则气体为氮气,如木条燃烧情况不变,则气体为空气,如木条燃烧更旺,则气体为氧气,故D适合;故选:B【点评】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利用物质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明显差别,完成对物质的鉴别9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B蔗糖的溶解C酒和醋的酿造D食物的腐烂【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缓慢氧化的特点是氧化速度很慢,不容易被察觉,不发光但放出热量,属于化学变化,来考虑本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17页 九年级 化学 上学 第一次 联考 试卷 解析 新人 17

限制150内